游都江堰

都江堰这个水利工程,最早听说它的大名还是在小学课本中,和都江堰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还有李冰这个名字。李冰在秦昭襄王时期任蜀郡太守,秦昭襄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距今已有近两千三百年,当时不要说郡守,就算是皇帝现代人除了秦始皇又能记得几位,不过李冰这个郡守很成功,名字和事迹一起不朽。俗话说老而不死则为妖,秦昭襄王一定符合妖的条件,比那时人口平均寿命多活了将近一倍时间,就是长寿的他慧眼识珠让李冰治理蜀郡,才有了后来的天府之国,沃野千里。

图片发自App

水在生活中必不可缺,不吃饭还能活七天,不喝水三天也撑不下去,对今人来说水重要,对公元前战国时期的人来说更重要,春秋战国时候水井未必普及,人们只能逐水而居,生活在河边几乎成了唯一的选择。

图片发自App

老子说,上善若水,用水的道理来教育人,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接近于道。不过老子没说水火无情,当洪水泛滥成灾后威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科技发展至今水灾也是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灾害,而李冰在那个年代,他是怎么做到让岷江乖乖听话,水旱从人的?这个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世界文化遗产究竟什么样?百闻不如一见,只有亲身体验才稍稍明白。

图片发自App

在都江堰市乘7路公交车到终点就是都江堰景区,由离堆公园出入口进入都江堰,这个景区入口应该是最佳选择,进景区门后只见人潮汹涌。为了避免看不懂的情况发生,之前在网上预定了电子导游服务,结果它很不智能,几乎没有用处,还不如每到一处看牌子上的介绍直观。相对听人工导游讲解更靠谱一些,不少扩音器声音嘹亮,就凑到附近听一听,貌似比在网上预定的电子导游更方便。

图片发自App

首先在入园通道上看看供游人参观的卧铁,喷泉,古树,李冰石像后,来到伏龙观,根据传说,李冰已经不仅会治水而且能伏龙,李冰父子二人携手将孽龙锁在深潭,造福人民。传说故事,不可不信也不全信。

图片发自App

走过伏龙观以后,正式望见岷江水,离开近现代建造的工程,直接和自然和远古对话。都江堰水利工程大体由三个部分,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组成。鱼嘴昂首于岷江江心,将岷江分为内外两江,从外形来看像鱼嘴,不过我觉得更像是鸭嘴兽的嘴。飞沙堰位于鱼嘴分水堤末端的侧向溢流堰,作用是排沙。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玉垒山岩体的进水口,是内江灌区的天然引水咽喉。

图片发自App

有故事则长,无故事则短,鱼嘴和飞沙堰暂且不述,专说宝瓶口。宝瓶口根据确保平安谐音而起名,开凿山体在那个没有火药的年代里是多么艰巨的任务,李冰如果采取愚公移山的办法,自己修建都江堰的时间延长不说,李冰的儿子可能也要将很多时间耗费在敲石头上。他发挥聪明才智找到了一条捷径,先烧山,将山体温度提升后,再将冰冷的岷江水浇灌在山上,运用热胀冷缩的原理使山石脱落,省去了凿山之苦,快捷不说,同时还节省了几年的人力物力,李冰领导决策英明,百姓少受许多苦役。

图片发自App

有句话叫做水深不语,人稳不言。告诉人们做事沉稳,低调行事,被人看透了也就被人看扁了,要像深深的水那样,保持朦胧美感。都江堰水的深度应该超过浣花溪,因为水是在流动的,仿佛听到波浪和水花在低声交谈,人稳应该少言,水深却未必不语,水的颜色看起来同为蓝绿色,由于地质变化产生了某种物质沉积在河底,给人错觉水也是蓝绿色的。

图片发自App

在水边走过都江堰风景区的前半程,跨过夫妻桥后,沿着山路进入后半程。

二王庙坐落在玉垒山麓,为纪念李冰以及李冰的儿子二郎而修建。传说李冰本来只有两个女儿,没有儿子就由女婿顶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让李冰符合当时完美的人物形象,李冰才有了假子。二王就是指李冰父子,他们当时活着并没有被封王,宋代以后为纪念他的功绩,册封李冰父子为王。我爬了几十个台阶到庙里参观一番,依山而建的建筑雄伟,所见仍旧烟雾缭绕,或许只要摆有香炉,就一定会有烧香的游人,至于拜的到底是哪个王哪个神并不是最要紧的。走马观花看过后二王庙后匆匆离开。

图片发自App

后半程的景点并不多,属于可看可不看,据说此山路是古时候的茶马古道,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以物易物,用茶叶换取马匹,汉人和少数民族进行贸易,路途遥远而艰辛,危险性很高,成都这里大概是起点,路并不算太难走。沿途又陆续看到其他几位治水的英雄,原来除了李冰父子,也有人在治水,不过没有李冰父子那么出名罢了。

跟随着人群从玉垒山出口离开,在出口处,魁星点斗引起我的注意,据说其掌管着人间科举文运,不觉多望了几眼这尊巨大的木雕,对着他按下快门,也许哪天他开心了也会将我点中,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虔诚的走出都江堰风景区。

图片发自App

天上的直升飞机在半空盘旋,直升飞机上的游人眼中,地面上的车辆也就如火柴盒的形状,而游人不过是芝麻粒般的小黑点吧,也正是那一个个不起眼的小黑点,建造了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迹。

抬头望天,发觉自从来到四川盆地以后还从未看见过太阳,难道因为盆地的缘故距离太阳相对比较远,普照困难,四川人民才习惯于多吃辣椒花椒而御寒?

图片发自App

走入南桥旁边的老街,在现代人模仿古人建造的老街里找寻历史的记忆,人都是念旧的,念着从几年前到几千年前的各种经历,古迹既见证了古人的智慧也见证了今人的聪颖,在这里古今一辙,颠扑不破。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都江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