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魂》最终读后感

总得来讲,这是一部超越了历史学科局限,兼具开启民智意义的作品。既有趣又严谨,前几章写得像侦探小说一样,情节层层推进,然后鞭辟入里,最后两章包括译后记很牛逼。

《叫魂》表现了更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中,运用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

最精彩的部分是  孔飞力对于江南的表述。乾隆以及满清统治者对江南既欣赏又戒备乃至敌视的心态描述      底层群众在牢狱里不停翻供也很精彩

记下一些不错的论述。

1.1768年大多数行政长官,都有一定的司法经验,这通常来源于他们进入官僚圈的按察使一职。大多数人在司法上并不具备坚定的自我意识来抗衡与其职位相随的政治压力。取悦皇帝是贯彻司法的中心环节。

2 山东的刑范又遭受一顿皮肉之苦,并改变了他们的故事。

3 法律规定不准对妇女用刑,但狱卒们并没有因为她们的性别和高龄而待她们好些。

4 乾隆奏折批语“知道了”,略带赞许。“览”是批最无聊奏折的用语。

5  宫中陛见制度

人君借助自己的眼光而不是固定呆板的评语。雍正具有品鉴人物的卓越能力,即便是很简短的交谈,他也能写出犀利的品评鉴语,这是盛名君主品鉴人物能力的证明。

虽然弘历的评语相对来说简短温和,但对官员的仕途具有同样的褒贬力量。

6 谢恩表是一种极为卑屈的文字,表达了极端的个人依附。士大夫性格特征的“高贵气节”荡然无存。

7 政绩(做过的事)作为一种机会,不仅可以为一个人带来幸运,也可以同时服务于上司和下属的需要,并编织起个人得以在公共生活中立足的人际关系。

8 术士的妖术,汉文化的蛊惑

术士们窃取人们的灵魂,腐败的汉文化窃取满洲的品德,哪一种危险对他们更为真实。

9 乾隆代表满清帝国的制度,君主专制。或者说乾隆皇帝是这种制度的人格化。

10 黄飞宇寻找的是  中国历史文化同中国现代性不相容之处。

孔飞力追索的是  中国历史文化同中国现代性想通的地方。

两者都属于“历久不衰并不断再现的共同关怀”


《叫魂》最终读后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叫魂》最终读后感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叫魂》最终读后感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叫魂》最终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