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小控班-152-家乡的粯子粥

年近半百,一晃在外奔波已经三十年了!

人到中年,格外在乎自己的身体。隔三差五总要去做个体检,发现自己虽然清瘦,却已是三高人群,免不得对照医嘱,审视自己的饮食习惯。这两年,饮食上是有点变化了,尤其原来每日必备的粯子粥,现在越来越少了。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女儿外出上大学,两个人在家感觉煮粯子粥太麻烦,图省事,慢慢改变了饮食结构。  

60/70-小控班-152-家乡的粯子粥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粯子粥可以说是我们泰兴媲美于银杏的另一特产。粯子通常是指元麦(即裸大麦,又称“裸麦”、“米麦”,大麦的变种)细磨后所得粉末,呈灰白色,俗称大麦粯子。在锅里加入适当水(冷热皆可),并放入些许米粒(可生可熟),文火慢煮,待水沸米熟后,将凉水调拌成糊状的粯子倒入其中,搅拌,继续煮至粯子散发出浓郁的麦香,继而可加入稍许食碱(碳酸钠),清甜可口的粯子粥即成。粥成红色或浅褐色,爽口滑溜,口感非常好,营养丰富,四季均可食用。

60/70-小控班-152-家乡的粯子粥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是从小喝粯子粥长大的。小时候,家里人就把此粥当做主食,通常早晚均食。那时食品还挺缺乏,大米十分紧张,煮的粯子粥又很稀很稀,大米是放在纱布袋里。粥好了,提出纱布袋,解开口,把里面的大米倒在瓷碗里,给我一个人吃 ,大人们只能吃粗粮。粯子粥稀得可以照见人影,用我奶奶的话形容:两个人合(读ge歌)一碗粥。我记得奶奶煮粯子粥不是把粯子打成糊状倒入锅里,而是直接用瓢把粯子“扬”在滚开的水里,同时不断地用铜勺搅拌。奶奶个子不高,我经常看到她是站在一个小板凳上完成一锅粥的制作,可能是高度越高,扬下来的粯子越均匀。一直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雾气笼罩下奶奶“扬”粥的样子。

60/70-小控班-152-家乡的粯子粥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离开泰兴,在外的头几年,我几乎喝不到粯子粥。后来,爱人带着女儿来到扬州,一家子住到一起,生活逐渐稳定下来,粯子粥又上了我家的餐桌。这样的光景一直持续到前两年 ,爱人几乎每天都煮粯子粥。盛暑时节,喝一碗自然凉的粯子粥,瞬间就能冲洗掉身体的狂热, 而且又不伤胃,胜过所有的冷饮;寒冷冬日,喝一碗热腾腾的粯子粥,能暖到心里,仿佛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了。现在条件好了,粯子粥依照个人的习惯,想稠就稠,想稀就稀。粥里面还可以添加许多东西,或是煮上几个红薯,或放入几个手捏的米粉疙瘩和小汤圆,相比与原来,几乎是奢侈品了。夏日里,我们还经常煮玉米粯子粥,不过这种粥难以制作。稀了,清汤寡水,喝起来没味;稠了,又很容易变成面糊糊。尤其温度不同,其稀稠度不断变化,能煮好还真是一门技术。 爱人倒是烧得一锅好粥,外面应酬回来,不管吃过多少菜,喝过多少酒,她必留一碗粯子粥给我。大鱼大肉觥筹交错以后再喝粯子粥,几乎找不到与之媲美的琼浆玉液了。

60/70-小控班-152-家乡的粯子粥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家乡的条件好了,老家的人是否每天还煮粯子粥,我没有问过。但每逢我们回家,无论是到母亲家还是岳母家,她们每天早上还是会煮满满一锅粯子粥,辅以包子、烧饼、花卷,还有下粥的各式小菜和咸鸭蛋,或是一碗冻鱼。虽然她们一再说,现在没有柴灶也没有铁锅了,粯子粥没有原来的味道纯了,不知为什么,我一直不需要什么下粥的菜,一口气能喝下两大碗。这两年女儿外出上大学,我们两个人吃饭。清晨,爱人想早起烧粥,我总劝她享点清福,睡个懒觉,两个人的早点就将就将就,或到外面买点什么。慢慢的,粯子粥越煮越少了,夏日下班后喝碗粯子粥的场景就更少了。替代它的,是各种饮品,花样百出的零食。貌似生活水平提高了,我们也变成“三高”了!

60/70-小控班-152-家乡的粯子粥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再次回想起粯子粥,一是健康意识的唤起,更多的是一种思乡情结。粯子粥,就是母亲粥,就是家乡的味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60/70-小控班-152-家乡的粯子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