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养育策略:如果必须和老人在一起,那收下这些相处干货吧

家庭小剧场
就在刚才吃饭的时候,4岁的宝宝不专心,屁股在椅子上动来动去左顾右盼,吃一口玩一下,终于,吃到一半的小碗掉到了地上,筷子、饭菜七零八落。宝妈没有大声呵斥他,平静地对孩子说:“看来刚才爸爸妈妈的提醒和警告对你是没有作用的,那既然这样,由于你自己的不专心吃饭那就要接受惩罚,饭掉了就不可以再吃了,等到明天早上才能吃东西。而且自己去把地上的饭菜用纸巾擦干净丢到垃圾桶里。”这时,孩子已经开始哭了。爸爸接着对孩子说:“哭吧,哭够了就去擦啊。”宝宝又哭了两声,擦了眼泪下来开始收拾。
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等他把地上的饭菜收拾干净后,把小碗放到桌子上,一桌上的爸爸妈妈还有奶奶都看到了其实碗里还有没掉的一小半饭,盘子里也还有菜,那么问题来了,奶奶本能地说出:“把剩下的饭吃了吧。”坐在一旁的爸爸和妈妈对视了一下,然后爸爸对奶奶说:“吃什么吃,不让他吃了。要不总也记不住。”奶奶哼了一声,起身走了,宝宝站在那又开始哭了……

类似这样的事情你家遇到过吗?在家有老人一起帮忙看孩子的时候,我们这一代和老人经常会有育儿观念不一致的情况发生。有人说,老人太溺爱孩子,她们怕自己当恶人就什么事都依着孩子,长大以后父母很难再管理那些被宠坏了的“熊孩子”。也有人说,至少溺爱也是爱啊,这么小的孩子如果父母总是冷冰冰地严肃说教会让孩子心里受委屈。

亲爱的爸妈们,生了孩子势必要面临工作与家庭的抉择,如果有个老人来帮忙,就需要打理和上一代人的关系,如何处理得游刃有余,如何在不委屈自己的同时还能照顾到老人的心理,隔代育儿的过程中怎么才能协商一致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这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小学问。

是当“甩手掌柜”完全丢给老人,还是干脆快意恩仇自己带孩子?
他们都在说“爱与规则”,那到底怎么把握好隔代育儿模式下的爱与规则呢?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到底容易不容易?这中间需要哪些心理上的调节和游刃有余的弹性技巧?

下面就来分享几盘家庭相处干货:

1. 抓大放小,求同存异。在重大的原则上父母要坚持立场不动摇,但是在小的地方也要学着妥协,给老人一些适度的自由,做做主。比如在孩子自信自立的培养过程中,看得长远一些的年轻爸妈们,此时你们的坚持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就很重要。与此相对,在一些其他的小地方,比如晚饭吃什么做什么,问一问老人或者交由老人来安排,让她们做些自己爱吃的,这就是在尊重的同时也给老人一种平等的感觉。而且,只有在很多个小的地方妥协让步了,一旦到了大事上才能捍卫得住。
2.客观评估自己和他人。评估什么,这就要留心观察一下平时生活中,彼此的性格特点和各自擅长的领域。首先,宝爸宝妈们肯定对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有所体会。其次,就是家中老人的日常表现。比如老人性格开朗乐观,那带出来的孩子也喜欢和人交流。晚上爸妈回来了就一起读读书,玩玩具就可以了。如果老人性格沉静,喜欢看书写字画画,那年轻的爸妈就可以周末或者休息的时候多带着孩子和同伴们在一起玩一玩,也可以给老人们放个假。当然这也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段来灵活掌握。
3.识别情绪,注意态度。这一点,最重要也最难做到!有时说的话是在理,但是对方感受到的先是你表达的情绪和态度。即使再有道理,不分青红皂白一通哇啦哇,对方不愿意听了,那也就白扯了。所以,当遇到家庭冲突时,既不能回避(压抑时间久了,会爆发更大的问题),也不能直接脱口而出。年轻爸妈们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毕竟咱们年轻调节能力强嘛是吧,然后想好了怎么说再慢慢地说。而且,不要抱有期待一次沟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可以学习“温柔地坚持着”。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做“情绪的主人”,如果你在管理自己的情绪时遇到困难可以读读这方面的书,或者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还是回到最开始的例子,年轻的爸妈们在孩子面前需要保持一致,让他接受适当地惩罚、承担自己的责任,事情过去之后可以分开沟通,比如爸爸负责和孩子谈谈关于规则,慈爱但不失威严的榜样作用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妈妈呢,可以和奶奶一起刷刷碗,同时安抚一下老人的情绪,告诉奶奶我们都知道您心疼孩子,这一点咱们的立场是一样的啊,可是孩子在幼儿园、在外面怎么办,他还是要学着专心做事,遵守规则不是吗,您也不希望他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不和其他人相处吧……下面就是你自己发挥聪明才智,在练习中总结经验吧。

隔代养育策略:如果必须和老人在一起,那收下这些相处干货吧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隔代养育策略:如果必须和老人在一起,那收下这些相处干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