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一生(五)

王华状元及第,在京城站稳脚跟之后便让父亲王伦过来同住,在“水漫金山”之地围绕着王守仁发生了一系列的故事,随后王伦祖孙就出发前往京师了。

王伦祖孙抵达京师之后,王华便马上安排老人养老,安排孩子上学 王守仁虽然顺利入学,但身上的那种属于诗人的“豪迈不羁”的习气总是让王华不安,但祖父王伦不以为然最理解他。

可以想象,王守仁十一岁之前一直在家乡余姚生活,受祖父的自由率性的气质感染,突然迁至京师,和一些自幼学习儒家经典的高官子弟们在一起,自然会显得有些不合群。但王守仁如果真的是个神童的话,那么以上的问题就都不会出现。果不其然,在王守仁身上发生了一桩奇事。

有一天他正在集市上玩耍,和一名卖雀儿的小贩起了争执,应该是讨价还价吧 有一位相士看在眼里,于是对塾师说:“这孩子将来会官至极品,创下非凡的功名。”随后相士为书塾里的其他学生也都相过了一面,后来竟一一应验。

但也有另一种记载,《年谱》是这样记载的:王守仁和同学走在长安街上,偶然被一名相士看出异状。相士对王守仁叮嘱到:“我送你几句话,你今后一定要记住:须拂领,其时入圣境;须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须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

这件事的真实性很让人怀疑,因为前者记载于黄绾《行状》,后者记载于《年谱》。《行状》撰于《年谱》二十几年,黄绾是王守仁最亲近的门人,怎么会不知道这件事?而是要等到二十年后钱德洪撰写《年谱》的时候在提出这件陈年旧事呢?这应该是为了推崇王守仁而添枝加叶写出来的。

但《年谱》记载的这件事的大意是说:胡须长到衣领的时候,就开始进入圣境了;胡须长到丹台的时候进入小成;胡须长到丹田(也就是小腹)下的时候就会修成正果。其实这一句话看着非常唬人,但其实很好懂。

这件事给王守仁的小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始终纠结在“圣”这一个字。自此以后,他在读书是常会“静坐凝思”。也许他只是在模仿道教修炼的吐纳功夫或者其他,我们不得而知,但也有可能是在思考人生的重要问题。随后发生的事情证明了这个孩子静坐思考的问题确实宏大。

他问塾师:“什么才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

塾师不假思索:“当然是读书登第。”

王守仁显然不满足这个答案,迟疑着说:“登第恐怕不算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人生一等一的大事应该是读书学圣贤。”

王守仁的这句话为他后来创立阳明心学的初衷不谋而合,也算是为后来的事做的一个伏笔吧,当然,这是后话。

但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蕴含了儒家思想的核心矛盾。儒家认为君子不应该毛遂自荐。毛遂自荐从今天来看显然是个褒义词,但在儒家看来确实一个贬义词。你作为一个君子你参加科举考试把自己想要当官的愿望表达出去了,颜面何存!读书不应该“为人”应该“为己”,就应该为了学习圣贤而读书以后成为圣贤。至于小人,就随他们去吧。而在当时的明朝,大部分的儒家学子显然没理解到这个概念,“为人”而学习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王阳明的一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