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忆:宁静而珍贵的七月

夏天好像常常是我的转折点。

2017.07


似乎每一段生活,都有它的味道。

但是很久都没有过像最近这般的生活了,或许甚至可以说,从没有过。

其实也并不如何丰富多彩,晚上12点睡,早上8点起,仍然还是徘徊于几点一线。南京的天气闷热逼人,提着不轻的电脑包走在路上,汗珠子能一颗颗地滚。蝉鸣声特别响,我很喜欢,因为只有这样才符合记忆中盛夏的模样。食堂的菜换来换去还是几样,随便两个菜就七、八来块,不过倒还是碰上一两样有着不错的味道。

区别在什么地方呢?在于心很静,这段时光宁静而无纠缠。没有乱糟糟的deadline,没有让人烦心又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只是静静地,不紧不慢地向前走。

不得不说,我已经很久没有找到这种感觉了,一点一滴从零开始,没有任何外来的强制力和意识形态,很快乐。为无知而快乐,为新知而快乐。现在还是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在大家为项目进行讨论的时候。一开始它只是选修课上自己的一个想法,我可以轻易选择舍弃选择淡忘,而如今却有一个专门的地方,一段专门的时间,几个人一起围绕它讨论着,学习着。

几种不同的因结出最后的果。每一段时光都非独立,它们像根须一般交错缠绕,彼此继承却又自发新枝。来自不同段时光的难忘衍生出新的热爱,不同的味道夹杂酵出新的味道,这种近似酿造的过程熏人颠倒。对于“过去的一切塑造出现在的我”这句话,现在我又有了更多的想法:在包容和原谅过去不堪片段的基础上,更应该去注意美好的那一部分,看它如何在偶然和必然的催化下生根发芽。

又一次觉得,一个人能有那么几段时间,做几件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是太好了,虽然说有选择必定有遗憾。

休息的时候看《夏目友人帐》,那种清新的感觉同这段时光的味道如此接近。其中道:人有人的时间,妖怪有妖怪的时间,兽有兽的时间。没错,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时间,有自己的路线,但是再短暂的擦身也绝不是毫无意义。记忆是有味道的,关于人的,关于往事的,关于每一段时间的。就算有终点,也只愿抵达之前能好好保护这种味道,这样在抵达之时可以毫无遗憾,在抵达之后还能从珍藏的回忆中取出细细回味。

这种宁静的味道,好好品尝。

2012.07 《这种宁静的味道》


人生真是很奇妙的,某些时刻会让你觉得全世界所有的不幸和痛苦都比不过你的,某些时刻又会觉得世界上有太多美好的东西快要装满你的心。

明天就要坐上火车回家了,已经来回数次,仍有兴奋紧张的感觉。在学校多待了一个月,却感觉这学期像过了一年。也许会有漫长难熬的一段,但更重要是因为这半年满满的收获。

待在南京的这最后几天,天气晴朗极了。虽然气温也高得可怕,但我最喜爱的大风又出现了,下午靠在宿舍落地窗的门框上,吹得人全身衣服(即使是短袖)猎猎作响,远处水波荡漾,粼粼映在玻璃上,细细看越发觉得和某些地方晚上的造景灯很像。天刚黑时,月牙很细但却很亮,倚在栏杆上,还看得见几粒星星。每当这种美好情景,总会希望有人能在一旁,静静默默地,一起欣赏。

不过美景那么多,哪能每次都能找人共享呢?从另一角度想,美景这么多,总有那么几次不会独享吧。这样想想,就很释然了。这个世界的神奇美好太多太多,穷尽无数人无数辈子也不一定遍历得完哪!人生中一点点缺憾,不也浪漫异常?

说到这,想起来我从不敢动笔写有实实在在情节的故事的原因,一是阅历太浅无法控制,二是觉得写故事是一种对抗的过程:提笔从零开始,行下去将碰到无穷的可能性,而作家的任务就是从这“小径分叉的花园”剪出一条唯一的确定路线,企图对抗无限,对抗可能性,这是何等的难以控制!

前几天看到一张十几年前的照片,变得奇异的色调中仿佛能看清时间在上面流动的痕迹。人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懂得缺憾的美的呢,真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对于个体来说,当懂得缺憾的美时,他实际上就已经触到了生命的天花板,再一经触动,便能理解到万事万物的局限。

《夏目友人帐》是个好故事,故事里其实一直渗透着这种面对“局限”的观点。其实到目前为止我看过的比较好的与鬼怪打交道的作品,《通灵王》与《阴阳师》中都渗透着这种观点。毕竟生与死是所有生命都无法挣脱的局限,而人与鬼怪则也有各自的局限。或许我想得不够正确,这是不是佛教中所谓的“业”?

引用《夏目》第四季最后一句总结性的语言(最后一个画面也是一张照片)来结束这临行之夜的闲谈吧,“难以忘怀的,宝贵的每一天”。

2012.07 《难以忘怀的,宝贵的每一天 》

你可能感兴趣的:(旧忆:宁静而珍贵的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