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当年填过的志愿,后来都实现了吗?

我所理解的“志愿”,就是要立志实现的愿望。

当朋友圈里《各地高考状元的背后,都有惊人相似的家教》的文章刷爆时,我才知道高考分数已经出来了。然后,是不是就该填报志愿啦?

2002年7月8日的晚上,我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校园里。白天,高考已经结束。晚上,大家聚在一起开始对答案。气氛里紧张并不占主导,更多的是兴奋。因为第二天大家将重返教室,集体根据高考答案来估分。我们那时候,是先估分,后报志愿。而报志愿在估分后几天才进行。那被我们称为“第二场高考”。

我报志愿的时候很果决,完全不纠结,不犹豫。不是因为我分估得高,而是因为我志愿很明确——城市,我要去南京;专业,我想学兽医;学校,就是南京农业大学。可是志愿不止一个,还填了什么学校我不记得了。反正第一专业都是动物医学,第二专业都是动物科学,第三专业嘛,应该都是园林。因为我选的学校都是农业大学,我有理由认为在农业学校里园林也是不错的专业。不过后来,这对我来说不重要了,因为我的第一志愿——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录取了我。

何其幸运!于是我高高兴兴地去“立志实现我的愿望”了。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像我这样幸运的。除了我这样的录取,还有种录取叫做“服从调配”。所以开学之后,并不是每个人都兴高采烈,神采飞扬。但是不管怎样吧,既来之则安之,大家还是很快在这个当年相对冷门的专业里,开始了四年的学习。
四年后,大学毕业之际,人生的又一次“高考”再度来临。是考研继续深造,还是考公务员挤独木桥;是找对口单位就业,还是独自勇敢创业;是留在大学所在城市,还是返乡亦或出国……这一次,人生的选择似乎更多。我的选择是——考研,在我深爱的“兽医专业”,并且要攻读临床兽医系的外科。因为外科能动刀子做手术。这才是一个热爱兽医并打算为之奋斗终身的人的不二首选啊!因此在我贡献了四年的青春年华在动物医学这个专业里之后,我又继续奉上了后来的三年。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说“看出来了,你是真热爱这个专业呀”;你也可能说“哇,那你可以开宠物医院了啊,很赚钱的”;你还可能立刻来问我“你是兽医啊?太好了!我们家狗狗昨天突然间吐了而且精神也不好了后来给它吃它最爱吃的罐头它也不吃了……你还知道它怎么啦?” 哈!真是抱歉哈!剧情到了这里有个大转折,那就是当我读到研究生二年级,也就是为毕业论文开始做实验的时候——我无意中在本科生食堂的宣传栏里看到一则招聘“故事达人”的启示——那成了我一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点。因为那则启示,我果断决定放弃“深爱”了六年之久的动物医学专业,转而投身一个全新的领域——故事表演。

当然研究生我还是坚持读完了。从研二下学期开始,我便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状态。直至毕业,拿着农学硕士的学位证,开始在“故事表演”这个新行当里“摸着石头过河”。那一年零四个月的工作经历,或者说成是“学习经历”——为我后来的职业生涯奠定了非常重要、也非常坚实的基础。那份工作所树立的工作态度,所学到的工作技能,所养成的工作习惯,为我的职业生涯开了个很好的头。直到今天,我依然受益于此。

或许很多人认为我“专业白学了”,“研究生白念了”。然而并没有。因为求学,本来就不光是求得学问本身。我唯一觉得愧对的,是那些被我练手“祸害”过的实验动物。本来它们的牺牲是为了培养一名合格的兽医来着……

当然像我这样当初填报的志愿和后来从事的工作相隔十万八千里的人在我们班并不算多。去年大学毕业十年聚会的时候,同学们对各自的现状基本都很满意。不论是当初被调剂到此,却歪打正着,如今成为行业骨干的;还是从始至终,都热爱与此,投身于此的。大家唯一的区别就是,有的人“实现了当初的志愿”,有的人是“被当初的志愿实现了”。

写到这里,我想插一段,说说我当初为什么“要立志实现的愿望”是“成为一名兽医”。记不清是小学还是初中,有过一篇课文,讲的是一个美国女科学家,救助一只狮子的故事。我当时为那么传奇的人生经历所着迷。女的哎,科学家,在美洲还是非洲大草原上,和狮子打交道,不要太酷好不好!于是,我以为报了“动物医学”,我就能成为传奇的女科学家,救助那些不会用人类听懂的语言来表达苦楚的动物病患;我以为我从此将展开我崇高而伟大的人生……喂!醒醒!实际上你若从事本行业,可能是在实验室里用酒精消过毒的双手往培养基上接种某个病毒;也可能是在生产线上检测饲料是否合格;又或许你成为基层兽医站的临床兽医,跑遍所负责区域的奶牛场去给每头奶牛打布氏杆菌疫苗;哦,如果你在城市里的宠物医院,你还会面对因为死了宠物兔子而悲痛到需要你帮她埋葬爱宠的老奶奶,或是因为打了疫苗还感染了疾病而找你算账的狗主人……这还不是最令我意外的。更意外的是我在被狗咬过一次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听到狗叫都发抖!

我的传奇人生呢?我的崇高与伟大呢?

原来,“志愿”有时遥不可及。

不是被心仪的大学或专业录取了,“志愿”就实现了。也不是错过填报的志愿,人生从此就黯淡无光了。“志愿”应该是个动词,会随着你的经历而改变。有的人会用大学、甚至一生的时间去一点点把志愿变成现实;也有的人会用一段时间,去了解自己的“志愿”,并不适合自己。
放弃志愿对我来说是“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决定;而坚守志愿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的佳境。那些曾经填过的志愿,后来有没有实现,并不是重点。只要你过着你想要的生活,或者再退一步说,你还知道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你就有真正值得追求的“志愿”。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当年填过的志愿,后来都实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