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解读听后有感(2020-02-03日记)

两个月前去敦煌参观各类佛教石窟,石窟里的壁画、雕塑、佛学故事是那么震撼,不禁心驰神往,想要多学习一些佛教的东西。但昨天深夜听了万维钢解读《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觉得这本书有些地方的逻辑似乎有些怪怪的。

万维钢的解读分三个部分(可能原书也分为这几个部分吧),第一部分解释“苦”是什么,第二部分介绍应对烦恼的方法“冥想”,第三部分说修行的最终目的“色即是空”。

首先作者认为“苦”就是不满足,并从心理学角度去论证:自然选择给我们的心理做了三个设定。第一,完成与传播基因相关的事情(吃饭、生孩子、竞争、获得声望),你就能获得快乐;第二,快乐是短暂的,自然选择希望生命重复地去做这些事情,而不是只做一次;第三,对于前面这两个事实,大脑应该专注于第一点,而忽略第二点。如果大脑明确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它可能就会放弃追求快乐,开始怀疑人生。接着作者的逻辑就是跟着基因传播的天性,人的一生永远在追求,偶尔得到了,也是短暂的快乐,真正做成之后,又感到空虚,这就是苦,人永远都不会得到真正的满足。而佛学希望大家脱离苦海,就需要冥想,最终达到“色即是空”的境界,取掉了有色眼镜,降低了感情,才感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

让我觉得奇怪的地方首先是自然选择对我们的心理做的设定:大脑专注于获得快乐,但让人忽略快乐是短暂的这一条真的适用于人类吗?“快乐是短暂的”这个概念古今中外并不陌生,“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楼塌了”,感觉初中生作文都可能出现“快乐是短暂的,痛苦才是永恒的”这种标题,这自然选择对我们心理做的第三条设定仿佛并不适用于现今的人类社会。于是作者的逻辑链条在这里就断掉了,那些已经意识到“快乐是短暂的”,不想去追求的人们是不“苦”的吗?他们是已经达到佛学最终的境界了吗?显然未必。

然后是对于“色即是空”的解释,说是随着冥想练习的深入,你对世界的“色感”将会下降,感到万事万物都是空的。之前看到一个视频,拍的是科研人员研发出了一种可以通过刺激色盲人士的大脑细胞,让他们感受到颜色的眼镜,一个从小色盲的学生带上眼镜,开心地笑了,但下一瞬间他又忍不住哭了。所以没有色感真的是绝对的好吗?再者,很多时候感情会是理智的干扰,但也有些时候,感情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催化剂,正如这次冠状病毒疫情,那么多英雄般的医护人员和好心人都在奋力抗争,凭的是一腔热血;武汉红会爆出那么多恶心的丑闻,人们的愤怒问责也会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吧。所以排除主观的感觉真的是绝对的好吗?

听完解读,并没有觉得这本书可以回答“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个问题,反而产生了很多疑惑,不知是解读篇幅不够的原因,还是这本书本身逻辑就不顺,没办法产生同理心的原因。

想到之前在敦煌,几天时间听了各个洞窟里的佛学故事,有些很惨,像是《未生怨》、《以身饲虎》,但故事最终都有希望,得道的信众最后会前往西方极乐世界。敦煌游回来后,喜欢和同事们开玩笑说,现在心态都变平和了,因为正在虐我的客户可能上辈子就是我的苦主,我现在是在还这因果债。虽然是玩笑,但心态确实平和不少,也挺喜欢这个心态。

想到这里,就觉得《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这本书(或者说我听的解读)没有办法说服我的正是它企图用科学(心理学)的方法来论证宗教。就我现在的认知而言,我以为佛教和基督教的一个无法绕开的概念就是人有下辈子。人不断修行得道后,就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人做好事不做恶,死后就可以去天堂。这可以说是宗教在信徒中种下的一颗种子,也是让人最初追随这宗教的原因,它看上去是实实在在的好处,所以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也会愿意去信仰它。而如果想要完完全全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宗教,对这颗种子完全避而不谈,那就很难将这科学的逻辑理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佛学是真的》解读听后有感(2020-02-03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