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它总绾中西交通的“咽喉之地”。敦煌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它在欧亚文明互动、中原民族和少数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佛教兴起之后不久,便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公元4~14世纪,古代艺术家们在此建造了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肃北五个庙石窟、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一系列石窟,统称为敦煌石窟,其中尤以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最为典型。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敦煌应该是所有美术爱好者的心灵圣地。在大学期间,很遗憾没能到敦煌考察学习,但是专业课上已经对敦煌石窟壁画略有了解(通过老师讲解、学院展览、书籍、网络等学习)。昨天带着对敦煌文化的敬仰与期待跟同事来到了敦煌圣地。
我们等人报团坐大巴早上六点半从金塔出发,到敦煌下午两点多,吃过饭后,一起进军鸣沙山·月牙泉,走进鸣沙山,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滩,像油画一样呈现在眼前,当你的手抚摸着黄沙的时候,会发现,那并不是黄沙,而是由五种颜色浑然一体(黄色)的彩色细沙,它的细微程度可以将你手机的扩音网塞住,听地方工作人员与导游一再强调,小心手机与相机,可见鸣沙山的沙漠颗粒有多细微,当脚踏进沙漠时,像沙子在按摩的舒服由脚传递于全身,本来想着自己爬上去体验一下茫茫戈壁滩的雄厚,但是气候干燥加上体力有限,最后我等决定乘坐骆驼上鸣沙山体验丝绸之路的艰辛与幸福。
也是第一次骑骆驼,好奇的问工作人员骆驼寿命(30年)左右,原来骆驼就生活在沙漠,骑着骆驼进军沙漠,体验古代人开辟丝绸之路的艰辛与喜悦,有种“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万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的意境,这种体验很难忘。下鸣沙山,到了月牙泉,月牙泉是环抱鸣沙山的一泓清泉,东西长242米,形如玄月,故名“月牙泉”,因“泉映月而无尘”、“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奇观。 月牙泉是敦煌诸多自然景观中的佼佼者,古往今来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也就是沙漠第一泉这一奇观。
晚上九点,我们观看了王潮歌导演《又见敦煌》室内情景体验剧。
排了好长的队,终于进场,哇塞,在现场颠覆了我的视觉与感受,这部剧太震撼了,独特的开幕与真实的剧情,据了解王潮歌导演百分之百的还原敦煌剧情,就连服饰都是百分百还原,不一样的开场,不一样的情景体验,在前一小时我们像穿越了一样,行走在剧里,跟剧中的王道士、飞天、壁画中的神仙一起感受1000多年前的敦煌,剧中也出现了常书鸿,他不仅仅是敦煌研究院的校长,在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美院前面就有他的雕像,他曾任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今天在剧情中,他出现了。
观《又见敦煌》后大受脾益,让我真正理解了1600年前,乐樽和尚看见三危山的佛光,开凿了莫高窟第一眼石窟,千百年来,有多少匠人艺师涉过千山万水来到莫高窟,用千万人的心血造就了莫高窟的辉煌。现如今又有《又见敦煌》这样一个讲述敦煌历史的演出,讲述敦煌的文化。讲述莫高窟的文化,我不知道在这个过程中,支撑他们穷其一生的信念是什么呢?那么多的文物艺术精品,来自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不同的艺术手法,是何种原因导致它们从四面八方汇集敦煌?这个世界上难以解释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我们不可能也无法找到答案。我们只是敦煌的一群过客,我们来了又走了,留下几声惊叹,带走一些小纪念品,匆匆奔向下一个目的地,而莫高窟永远属于敦煌。《又见敦煌》也属于敦煌。
《又见敦煌》这部剧分为五个情景剧, 讲的是莫高窟壁画中的人物,人物生平事迹和敦煌千年的历史,由于长期不专业的的保护和过度的开放,造成壁画被氧化变黑的历程。 又见敦煌 在还原了这个事实之后,呼吁大家保护莫高窟,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第二天早上我们参观了敦煌文博会,亲身体验了他的雄伟壮观,参观了国家领导见面的贵宾室,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敦煌的文化底蕴。
带着敬仰与期待,在11点我们进入了莫高窟数字影城进行深一步了解莫高窟。
带着这份敬仰与神秘,我们终于来到了莫高窟,莫高窟坐落在一条毫不起眼的土黄色山脉的腰间,稀疏的树林掩映着一个个洞窟,一条早已干涸的河床在它脚下横亘着,荒凉极至,萧瑟极至,却又神秘极至。莫高窟又名千佛洞,不是有一千尊佛,而是以千来计数佛像洞窟之多。
敦煌莫高窟位于戈壁深处,鸣沙山与三危山环抱的绿洲之中。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历经千年不断的开窟造像,至14世纪形成了庞大的石窟群。敦煌莫高窟迄今在1700多米长的断崖上保存了735个洞窟,壁画45000平方米,彩塑2000余身和唐宋木构窟檐建筑5座。除此之外,还有藏经洞发现的5万多件文献及各种文物,其中有上千件绢画、版画、刺绣和大量书法作品。敦煌莫高窟是中国规模最大、历史延续最悠久、保存相对完好的佛教历史遗迹之一,代表了我国在4~14世纪佛教文化艺术的最高成就,是丝绸之路上中国古代多民族文化及欧亚文化汇集和交融的结晶,被誉为“东方艺术宝库”、“世界最长的画廊”和“墙壁上的博物馆”。
虽然敦煌除了莫高窟还有鸣沙山月牙泉那样的千古奇观,但敦煌无疑是因为有了莫高窟而成其为敦煌。这里汇集了太多的文化积淀;收藏了太多的历史画卷;也凝聚了太多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走近莫高窟,仿佛就是走进人类文明的时空长廊,使你在人类伟大与渺小的纠缠中不能自拔。莫高窟相传始建于前秦,号称一千个洞窟,其实大概五百多个洞窟。我们在门前交了相机(相机不许带入莫高窟),跟着走进了一个个黑暗的洞窟,踏进了历史的长河。
为了保护洞窟里的绘画和塑像,莫高窟所有洞窟都没有装灯,每个洞窟里都装着先进的电子监控设备,确保文物受到保护。而且,每个洞窟都是加锁的,讲解员手里拿着一大把钥匙,打开洞窟,带着游人进去,出来后立即锁上,哪怕后面一批马上就要进来参观也照锁不误。
在讲解员人员身上,还有一件必备之物,那就是手电筒,这是参观时照明所用。在黑暗的洞窟中,人们跟着讲解员深一脚浅一脚往里走,导游打开手电筒,照亮一片精美的壁画,开始他们早已烂熟的讲解。他们肯定对此已经漠然,讲解中并无多少感情色彩和抑扬顿挫,对人们的惊叹声也不以为然,但参观的人们却经历着内心的某种激动和思考的冲击,那小小的手电,照亮了前人的伟大,也照出我们的渺小。
参观一个洞窟接着一个洞窟,所有洞窟没有名子只有数字符号:"330窟,350窟,220窟" 它们就象 历史长路上的里程碑一样,记录着人们走向文明,创造文明的历程。也记录着一个个朝代的风貌。唐朝无疑是最杰出的,在所有洞窟中,唯有唐朝的内容最丰富,手法最高超。而到了清代,则明显看出些许衰败,壁画塑像的神韵全无,干巴巴的千篇一律,就象导游说的那样,所有人物的表情特征都象慈禧太后一样。
有了莫高窟才有了敦煌,而有了藏经洞才有了莫高窟。那个难以评价的王道士就是在这里打开了敦煌之门,莫高窟一万多件难以估价的珍贵文物,也是在这里被外国人掠走。那个被王道士发现的暗门至今仍打开着,里面什么也没有,使人难以相信,在这个简陋的洞穴中,曾经存在过那么丰富的文化矿藏;使人难以判断,这个简陋的洞穴,究竟是一个民族的荣耀还是耻辱。
今天我遇到了自己的学生,在我上大学的时候,自己在学习之余,开设艺考班,带了几届美术高考生,就当我们正要进入洞窟之时,身后一句老师,当时心里的自豪与幸福感溢满心房。
他叫李康敏,是14届美术高考生,15年努力勤奋的他考进了西北师范大学敦煌艺术学院,这是我带的第二批艺考生,四年前我是他的老师,四年后的他是我们的老师,三年期间,他处身于在敦煌石窟研究壁画,已经是一个满腹学识的大三学生(大三的他在敦煌石窟实习讲解员工作),对石窟壁画与佛像已经研究的甚是透彻,为这样的学生点赞。
此次敦煌之行,收获颇多,窟在无声无息中给人带来了震憾和冲击。进入每一个洞窟细细品味每尊佛象和雕塑的韵味,仿佛展现在面前的不是那冰冷的山石,而是活生生的历史。我更惊叹这鬼斧神工,俨然置身于美伦美奂的世界中,置身于“飞天”、“反弹琵琶”的丝路花雨中。莫高窟的规模看似并不是很大,但是要想品味到它一点一滴的内涵,不仅要花费许多的时间,更要倾注些许精力。初到这里,虽然是“浅尝辄止”,但我确为云岗宏大的气势、精湛的雕工和绚丽的彩绘所叹服。可惜有相当部分已经被风化和破坏,1600年的风霜,洞窟没办法守住永恒,但正是这一切才组成了现在的充满了苍桑感和成就感的莫高窟。站在深遂的洞窟中,我苦思冥想:历史是什么?少不更事时以为是文字图片,再以后就以为是经验教训,现在才知道它都不是,也都是。有莫高窟一样经过沉淀的事物都是历史。洞窟的佛像站得高,见得多,可是它却在历史的过往中保持着一贯的沉默,象尘埃一样,淡化着自己的存在,在更为深远的历史长河中显现着不可磨灭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