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头:本文是小石头发表在产品壹佰的文章
(http://www.chanpin100.com/article/104427)转载文章仅供大家习,不作任何商业用途。
从模仿开始,到固化,进而反思,最终创新!
天分:天分很重要,但是对于我们没有到顶级大师级别,天分影响较少;另外以绝大部分人的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轮不到拼天分。
知识:也就是本篇所讲的,从为啥要获取知识,怎么获取,哪些渠道和途径,怎么去建立体系和完善;理论框架建立。
练习:更多应该叫做刻意练习;针对个人知识体系当中的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练习,从而突破盲区;对理论实践操作
1、为什么要建立个人的知识体系?
没有人会为你负责,除了你自己;成长是你应对这个高速发展世界唯一能做的事情。现在绝大部分产品经理都很焦虑,为啥?因为他们不知道未来的方向,产品行业绝大部分人都是在做老板的产品、业务的产品、别人提个需求你去实现,而自我的思考,自身挖掘需求的能力、分析数据、用研、项目管理、战略拆解、落地执行的能力都依赖于他人,没有自身核心竞争力,随着越来越多的变化,当然会焦虑。
工作所能给你的就是薪资+成长;你的薪水只是对于你过去价值的体现,未来的薪水,取决于你当下的成长;换一个例子,90年初的万元户;00年的百万家产,10年的千万房子;如果他们都守着当年的资本吃银行利息、房租等,保持到现在呢???保证资产不缩水的唯一方法是增长,那人不被淘汰的唯一路径就是成长。
知识体系就是你自身成长的路径。定期的复盘、反思,找出薄弱环节做针对练习,并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就是成长的方法。
2、知识体系构建的路径和方法
知识体系建立的路径是:获取->组织->应用->共享->固化->更新/提升
一、先解决知识体系入口问题:
成长是我们个人的大目标,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大到产品的目标实现,小到各功能完善,无时无刻不在思考,如何去做。在实现这些目标和处理问题的过程,就是很好的知识积累的入口。
目标驱动
●Why:为什么做这个事情?目标是什么?带来什么价值?
●Who:谁懂这个事情?有什么好的方法?谁最终解决?
●Which:哪些是相关的?数据是啥?相关人是谁?
●Where:哪里可以找到这个人?哪里可以找到这些方法?
●When:什么时候做?优先级顺序?完成节点是?
●How:怎么去做?有哪些方案?最佳路径是什么?
问题驱动
二、知识获取的途径
知识首先分为四类:
1.事实性知识:就是事实本身;需要去区分事实和观点的区别,现在网络充斥的几乎都是观点,屁股决定脑袋,根据个人倾向性去表述问题;事实和观点的叠加,行程部分事实/部分观点
2.原理性知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原理、定理、科学论证过的
3.技能知识:运用和掌握某项技术的能力
4.人力知识:人脉资源,了解谁知道某些知识,谁能解决什么问题
获取知识的来源:
书本:优势就是成体系的知识,可以参照别人的知识脉络,内化成自己的
导师/领导:导师or领导的行业知识、技能、经验、处理问题的方法,都值得你去学习;遇到问题也不要惧怕跟领导/导师沟通;在公司找一个好mentor是个很好的方法
优秀的人:公司和身边都有很多优秀的人,从他们那里去学习,好的工作方法、技能和经验
学会积累和沉淀:任何沟通、沉淀、交流,都会获取到对方的思路和观点,勤于思考别人的想法和思维路径
各种其他途径:现在各种知识付费、得到app、知乎、公众号;警惕这些大部分是别人为了自身观点而表达,目的还是了解本质
实践后的反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三、对知识的组织:整理、串联、应用
需要对于获取到的信息,整理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当中
思维导图是个很好的工具
《信息架构》信息分类的基础理论,现在很多移动端产品估计都没听过这本古老的书
一些常用的操作:重组、排序、分解、整合、提取、联系、匹配、删除等
四、知识的运用
从模仿开始,到固化,进而反思,最终创新
第一步模仿:不管是书本知识、还是领导指导,一开始不要太多怀疑,从头开始执行,不带偏差的执行;执行过程动作不变形,但是对于执行动作的原因要有深入思考
第二步固化:别人的知识一定有他们成功的原因,起码要做到对于别人知识体系的学习和掌握,深入思考,形成自身知识体系
第三步反思:对于别人知识,一定在深刻理解,固化成自身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是否适合自己、是否适合自己面对的事情,需要做细化的反思;部分地方可以修正提高,部分甚至不适合的需要抛弃,但是抛弃的部分是否需要填补
第四步创新:以上流程形成闭环并不断迭代,自然而然就是创新
五、知识的分享
●P代表个人
●K代表知识
●+代表技术
●S代表分享
分享,加速知识体系循环;每一次分享过程就是一次知识体系反思和梳理的过程
六、与时俱进,不停更新
有了如上的途径、方法、使用、反思总结、创新之后,其实不停更新自己知识体系很容易啦。留意所有的获取渠道,定期读书、定期交流;收获到知识后,不断实践,并根据自身情况作调整,让以上体系形成循环。当然,最重要的是,懒惰是最大的敌人哦!
七、探求事物本质与知识体系迁移
1、为啥要发掘事物本质
要学会去发掘事物的本质,讲烂了的《毛选》伟大的地方在于:凡事就是透过问题看本质
前面讲过,现在是每个人都能发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角度来解读事件和问题的,那如何剥开这些迷雾去探求本质。
大到市场状况啥样,中到客户决策过程,小到用户点击这个按钮时内心诉求;都不是YY出来的,而是去了解真实是什么。
只了解现状就够了么?还得去探求深层次的原因和诉求。比如吃这件事,早就超越了生存;甚至健康、安全已经不是最重要;在不同场景下,更有社交、商业目的、自我价值实现等
2、如何发掘本质
当我们面对问题/目标时,脑中需要慢慢展开一张图,把这个问题定位到图中的某一个位置;去思考它的前后关系、依赖、抽丝剥茧找出问题本质;在探求本质的过程中,你可以尝试的方法有:
●去类比已经发生过的问题,之前是怎么解决的;
●去找寻已经遇到过此类问题的人,看别人怎么解决
●去思考目标是什么,以及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
●去想这个问题目标是否只是看到的这些,是否需要覆盖更多的情况(广度),以及是否需要深入去研究(深度)
●是否需要横行和纵向去对比,突破现有边界
●思考出核心的关联,以及前后依赖关系
●既要关注工具也要看结果,工具和技能是来解决问题的,结果是最终结论
当然,如果你已经出神入化,可以直接脊椎反射般给出方法当然最好啦。我们的目的不就是面对问题时尽快处理么。
3、不同知识体系的迁移
其实不只是产品经理,现代工作中,交叉情况越来越多,边界越来越模糊;同样一个事情,比如竞品分析,绝大部分产品在初期就是看产品有哪些功能,满足用户什么需求;市场也需要做竞品分析,更偏重的商业模式、渠道、盈利等;客服也需要研究竞品,毕竟可以参考和学习对方在用户服务时,是怎么处理和服务的。作为产品经理,当你越来越资深,不需要别人驱动,你会理解产品提供的不只是功能,还有一系列服务。产品对于公司的意义也绝不是满足用户需求,公司存在的本质是盈利,对老板和股东负责。
最近一两年,越来越多的产品说自己焦虑,不知道用户喜欢啥,不知道自己产品发展方向在哪里;那是因为绝大部分产品把自己定义在做功能级别。产品经理没有行业属性,好像每个行业都可以去,但是行业跟行业差距那可不是一般的大;作为一个入行在餐饮做O2O,创业过零售,现在搞教育的产品经理来讲,当初进行行业跨度的时候,虽然在餐饮行业掌握深入理解分析行业的技能和方法,但还是花了一定时间融入教育行业,但是对于深挖和熟悉,甚至成为行业专家,个人觉得还需要很大努力才刻意。
产品经理能否有能力快速渗入到一个行业,并深刻理解行业的模式;不是依赖新接触一个行业慢慢去学,而是在接触第一个行业时,就去积累这个行业的所有知识,并形成探索这个行业常见的商业模式、玩家、渠道、销售模式、用户痛点等,在你进入新的领域时,所有积累的知识体系都会成为你的财富和工作开展的利器。
文章结尾:再次申明所有转载文章仅供学习,感谢小石头老师的分享,如果喜欢我的文章点关注❤️吧!比心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