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局者迷”这病咋治?

“当局者迷”好像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恋绣衾·无题》:我自是笑别人的,却原来当局者迷”。这样一个老掉牙的问题,却是一个繁衍几千年的难题。这病还真不好治,用现在时髦一点的话讲叫“思维定势”,同样一件事,在当事人和旁观者眼中肯定有区别。当事人处于利益相关方,会集中注意力认真对待,压力在所难免,旁观者无利益冲突,轻松无压力。当事人深思熟虑采取行动,前怕狼后怕虎,以防草率造成损失,不敢过于冒进,旁观者不是赌自己本钱,随心所欲指点江山,有可能提出看似冒险的一着好棋。

当事人投入时间精力金钱,也许中途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事情发展不如原先所料,理性处理是放弃“沉没成本”,转换前进方向,但当事人不一定舍得放弃已投入的成本,选择继续做下去。在“认知失调”的情况下,忽视实际情况,坚信“我的做法是正确的”,让想法和行为一致,重新认知协调。旁观者会认为抛弃“沉没成本”是再明显不过的好选择,但当他们处于当事人的位置,面对自己的“沉没成本”,会采取什么行动就不好说了。
特别是“当事者迷“完全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就容易坏菜了:英文有个词叫“rumination”,中文字典翻译成“沉思” —— 但 rumination 可不是普通的沉思,是对一件负面的事情耿耿于怀。你明知道这件事想也没用、不值得再想,可是你无法停止想它。正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越想压制、负面想法就越要出来。看周围都是敌人,看事情都是乱麻,一肚子的委屈愤懑;根本没有理性思维能力。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长期下去,就可能是抑郁症。

这病得治,药方就是“当事者迷”的下一句“旁观者清”,药引就是“自我关怀(self-compassion)这是万惟刚老师的“秘方”:“试着跳出局外,用旁观者的视角观察自己,识别出来这是一个不好的情绪,给它打一个标签。然后你不能回避,你得接受你有这个情绪。然后你可以对自己笑一笑”,“自我关怀就是要像对待自己的一个好朋友那样对待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不要过分自责”;更高级的技术包括冥想。冥想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专注于当下。如果你专注在自己正在做的这件事儿上,工作就全身心投入工作,吃饭就好好体会饭有多好吃,其他的想法就自然就没有了。

把这些东西综合到一起,其实就是我们原创群这些挑战者的精神状态—认认真真、专注勤勉、靠谱有条理、三思后行不冲动、充满责任感。

所以,参加原创挑战看似苦逼,实际上好处极大,至少会远离抑郁症,特别是和一群高智商、高情商的人在一起,偏偏这些人又重情重义,靠谱诚信,那种幸运简直无与伦比!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局者迷”这病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