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曾厝垵的雨夜

去厦门的那几天,天气算不得好,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绵绵细雨。

我们坐的是高铁,从深圳北到厦门北,三个多小时的车程。我的位置靠窗,蒙头大睡后,往外一瞟,群山连绵,云雾缭绕,原来火车已经到了漳州。翠绿的一排排的树影匆匆闪过,忽然空出一块漏隙,好似云雾被拨开,天空露出羞涩的蔚蓝色的脸庞,亲抚着大地,可爱极了。

没多久就到厦门了。寻了好一会儿,才找到公交车站。我们下榻的客栈在曾厝垵,去那得先坐BRT快线,在第一码头转车,也可直接坐出租车,就是贵了些。厦门没有地铁,BRT快线就像是行驶在地面上的地铁。排队买了票,抓着绿色的圆形塑料币,过了安检便挤上了车。车身很长,大概是平常城巴的两倍,由于有专道,车速十分快。一路上,我就看着车窗外的景色消磨时间,站了35个站竟然也不觉得累——仰视便是湛蓝的天,俯视便是碧蓝的海,这时似乎天离我更近,而海却远了。白色栏杆与缤纷艳丽的小花映入眼帘,美不胜收。眯上眼,想象着海风吹拂,咸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带着些许慵懒与舒适。

辗转多时,在傍晚时抵达预订的客栈。客栈位置略为隐蔽,需从大路转入小巷子,在巷子的转角处再拐进去,看到一块吊着的用白色油漆涂着“厦大合伙人”字样的招牌,便是了。曾厝垵的巷子里随处可见这样的指示牌,最初以为是揽客的手段,如今想来也是为了方便游客。这一带的客栈都有这样的惯例,游客到了曾厝垵,不知西东,得找客栈老板领路。大概是巷多路窄,客栈小,不好找。客栈老板往往很热心,不作推辞。

小憩后,我们探入了曾厝垵的夜市里。夜幕下的曾厝垵灯火通明,店铺林立,人潮涌涌,五街十八巷,无处不热闹。沿巷而行,卖小玩意的铺子很多,有卖手制香皂的、花香精油的、小陶瓷的、挂扣的,最有特色的要数印章本了。一本15或20元,不算太贵,上面印有厦门各处景点和特色店铺,很多人都买一本,拿去盖章。厦门的店家很友善,即使游客并不买东西,只是想盖个章,他们也会满足游客。

转个弯,又拐进另一条巷子。放眼望去,尽是食物的天下。卖蚵仔煎的小伙子大声吆喝“看一看,蚵仔煎了喂”,我们走上前去,那人便笑嘻嘻地说:“要来一份吗?他可是新东方毕业的!”说着指了指身旁掌勺的伙伴,“不好吃不收钱!”在场的人忍俊不禁。我们点点头,要了一份。卖得最多的小吃是铁板鱿鱼、土笋冻和沙茶面。最有意思的便是土笋冻了,它是闽南冬春季节的一道风味小吃。土笋又名涂笋,《闽小记》有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似蚯蚓,即沙巽也。”其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外有胶质,熬煮冷凝后呈灰白色,玲珑剔透,香嫩爽滑,富有弹性,确实美味。不知汪曾祺先生是否尝过,他写的《初访福建》里并未提及土笋冻。

行至曾厝垵牌坊之下,忽地下起了雨,猝不及防,只好躲进最近的店铺避雨。它是一家精品店,店名不记得了,只记得我们在店里转悠,看看这,瞅瞅那。店面不大,看店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她低着头,挽在耳后的几缕发丝蹭过脸,拂了下来,她并不理会,仍在编织七彩手绳。她也不理会我们,由着我们闲逛。后来,雨小了,我们准备离开。我回头,恰好看见她抬起眼来,对我嫣然一笑,便又低下头去。

我们径直回了客栈,一进门,老板便问去哪玩了,玩得如何,又说下雨了怎么怎么的。客栈进门处是一个很小的客厅,有沙发,有茶几,有盆栽。我们在沙发上坐了一会儿。十点了,老板便去休息了,而后又下楼叮嘱我们:洗漱用品不够可以自取,就在电视机下面。这时我才注意到,客厅正中央,楼梯右边,有一台电视机,下方有个架子,一层层地摆放着各种洗漱用品。这里的门和窗都是透明的,客栈外的景色一览无余,从外头看客栈里面也是一清二楚。夜深了,雨还在下着,滴滴嗒嗒地落在曾厝垵的石路上,不知街上的摊位收了没有,也不知道那位低头编织的姑娘还有没有抬眼。想着想着,便入梦了。

如此雨夜,温柔可爱,令人心醉,令人沉沦。愿在梦里再次邂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曾厝垵的雨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