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张的新画面专卖店,谁曾欠了谁,谁曾成就了谁

今天,看到新闻,讲《张艺谋状告新画面  讨<三枪>1500万分成》,不免有点儿唏嘘。先不提别的,只随便翻翻张艺谋的个人影史,有十多年的导演生涯都跟张卫平这个名字紧密联系,甚至好不夸张的说,是双张开启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序幕,也是在这两位巨头的操作下,中国电影才具有了真正意义的票房上的成功,也真正有了“中国大片儿”的概念,第一次让国人见识了荧幕巨制是什么样的,第一次让观众见识了什么叫电影营销。(当然,现在这样的手法已经不新鲜了)暂且不论作品的质量如何,单是这一连串的举动,就足以载入影史。

记得看张伟平和张艺谋一起接受访谈的时候,张伟平讲起一件事,说,曾经的张艺谋一门心思就在拍电影上,他有一次走进张艺谋的住处,发现屋里摊开的是分镜的脚本,还有编剧的手稿,后来他才知道,张艺谋很多天都是以吃面条过活……后来,他带张去吃遍了各种美食。这个故事之所以让我记忆深刻,是因为它直接反映了一个搞艺术的和一个做生意的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而且是各自纯粹地存在着。

张伟平据说之前是做房地产的,擅长资本运用,也擅长抓住受众弱点做营销,在他的手中,电影就是生意,就是跟着市场走的。虽然投资张艺谋的前两部作品,都没能赚到票房,但是显然他的生意经不会白白的让资本打了水漂,于是转型之路就这样开启。趁着当年李安《卧虎藏龙》勇夺奥斯卡之势,借着美国吹起武侠风的潮流,作为生意人的张伟平找到了风口,于是运作了《英雄》,一举成名。

对于一个生意人来说,票房大卖当然是最终的目的;而对于一个导演来说,这却不是唯一衡量成功的标志(如果是,冯小刚也不用那么纠结了)。但对于沉寂了六七年,一直鲜有佳作,又遭遇票房滑铁卢的张艺谋来说,《英雄》的成功至少让他扬眉吐气了一把,这对于提升导演的自信心具有绝对的正面作用。

自此,双张的新画面专卖店完美地进入运营阶段,《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陵十三钗》《山楂树之恋》等作品陆续出炉,几乎每一部都在票房上收获成功,至于口碑嘛,大家心里有数。在所有作品中,唯一不赚钱的是《千里走单骑》,据张艺谋称他自己是高仓健的粉丝,这也算是对粉丝的致敬之作吧,可惜观众不买账。其实,从以上的片单看,几乎每一部都是结合市场需求而生的电影,观众在这些作品中已经找不到张艺谋的个人风格,可能唯一相似的就是对画面的处理,毕竟是摄影师出身,对于画面的讲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从一家公司的运营层面来看,双张的合作无疑是成功的,然后一个纯粹的生意人和一个一直试图做回纯粹艺术的导演之间,还是因为主张不同,走向了分道扬镳。甚至两人的决裂,让我们这些看客都有点儿措手不及。而之后,张伟平在媒体上炮轰张艺谋,张艺谋超生等一系列事件,都可以看成是由此波及。如此狗血的剧情延续,不免让人对之前两人的形影不离,兄弟情谊产生感慨。日久见人心,这句话看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如今两人已经到了闹上法庭的地步,合作的专卖店也宣布停止运营,这个曾经被张伟平定位成“只卖张艺谋一个人的电影”的公司,承载着两人的合作历程,其中包含了欢笑和泪水、奋斗和彷徨,在这个载体之上,两人互相成就,可也欠下了此生解不了的怨艾。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张的新画面专卖店,谁曾欠了谁,谁曾成就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