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0 咖啡

咖啡,这种舶来品,第一次喝是我上大学的时候,十几年前了,还是那种雀巢速溶,实在没有喝出有什么好喝的,而且又贵,所以一直对它都不感冒。当时也追时髦似的买过一罐雀巢金咖啡,冲着喝那种,太苦了,喝了几次之后就放着不动了。而至于手工现磨的咖啡,第一次是在参加工作那年,来到北京,偶尔参加一个书店的体验活动才免费尝了一杯。刚毕业时,一个月也就二千多块钱的收入,咖啡馆里一杯咖啡要二三十块钱,我是断断舍不得的。

大学好友中有一位很爱咖啡,即使是上晚自习也常常要泡几杯咖啡,大学毕业后,我们一起来到北京,她也是热衷于各种咖啡馆西餐厅,我对此不太理解,因为我根本尝不出来哪里好,只是觉得这个姐妹好小资。

工作两三年后,偶尔会跟领导一起在咖啡厅见客户,当时也只是怯生生地跟老板要同样的饮品,美式也好摩卡也好卡布奇诺也好,傻傻分不清楚。

开始频繁接触咖啡是在六年前进入现在的公司,大多数同事都很爱喝咖啡。日本人更是有每天早上一杯星巴克,在外就餐时,午餐后也会要一小杯咖啡慢慢喝。偶尔会从客户那里得到免费的咖啡券,我也是转手就送给爱喝咖啡的那位大闺蜜。公司的茶水间有胶囊咖啡机后来又引入了现磨咖啡机,我都不太用,偶尔用用也是又加奶又加糖,黑咖啡的苦涩还是享受不了,同事说,那是大人的味道。

忽然有一天,自己也爱上了喝咖啡,也可以享受那原本苦涩的黑咖啡,觉得味道还不错,反而不喜欢加糖或者奶,掩盖了咖啡原本的味道,还徒然增加了很多热量。咖啡馆也成了让我心仪的地方。和朋友见面,和客户会谈都会约在咖啡厅,觉得三四十块的成本能够找到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聊一下,还是很划算的。人,终究还是会被环境影响的。

生娃后,咖啡馆更是成了我的避难所,唯有在那里我才能躲得半日清闲,忘记还没有做的家务,撇开淘气的娃,专注地玩会儿手机,看会儿书,写会儿作业。而且发现,似乎咖啡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聚集到这里,又都守着一小方桌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很多时候,咖啡馆里的咖啡是否好喝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时间和这一小方空间。

有一部分是泡在咖啡馆里上自习的,有一部分人是约朋友聊事情的,有一部分人是约客户聊生意的,很小很小一部分人是发呆的。也就是说,对于咖啡馆,对于时间空间的刚需人群还是占较大比例的。因为某家的咖啡特别好喝,所以特别想去尝尝,这种需求估计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北京还不会有太多吧。我不了解开家咖啡馆的成本是多少,但是似乎如果可以,能开家咖啡馆似乎也不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26/70 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