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拿来主义”

文/赵海军

“人云亦云、照本宣科”实在是一种让人痛恨的现象,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抹杀了人的思维,抹杀了人的创造性!

时下在学校流行一种书叫<教材详解》,在市面上特别畅销,深受学生喜欢,简直是教材的“百问全解”,对于教材中的每句话都有详尽的解释,对于教材中的每个问题都有详实的解答,实在是教材的“金钥匙”,课堂中学生的“一卡通”。初始,部分学生奉之若“神明”,只要你有找的本领,老师问题一出,立刻行动,立马小手举得高高,被点中者回答的语言精美绝伦、有理有据、流畅无比,不但要比煞费苦心、死上几万个脑细胞的自食其力者要光彩好多,还能博得老师的赞扬和学生的掌声,实在是“妙不可言”!久而久之,善思维者积极性受到打击,逐渐也加入了“找答案”的队伍。再后来,我们的课堂便是一个声音唱到底,“找答案”者妙语生花、大行其道!掌声、赞美声此起彼落,老师、同学皆大欢喜,呈现出歌舞升平、蒸蒸日上的景象。

真的高效乎?非也,这是实实在在的伪高效,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伪高效!

一潭死水迟早会生出异味、会发臭,一个问题,不经过大脑的思维,缺少了思考的过程,缺失了思索的痕迹,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当人成了“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机器,知识成了“看在眼里、念在嘴上、左耳进右耳出”的东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场华丽的演出,成了学生炫耀的物品时,恰恰也成为了知识的一大悲哀,成了教师、学生的一大悲哀,成了教育的一大悲哀。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表达完善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知识只有经过大脑的深思熟虑,经过千磨万凿的研发才会印象深刻、效果长久,否则只能是过眼云烟、海市蜃楼。

正确使用《教材详解》:面对一个问题,久思不得其解,求知若渴,寤寐思服,忽得之,如饮甘霖,如他乡遇故知,如雪中得炭,欣喜不已,其一也!思虑一问题,得之八九,总觉不完善,忽得之,如锦上添花,如猛虎添翼,其二也!

师生欢呼雀跃时,反弹琵琶情更真!遵循知识的学习规律,正确使用教材详解和其他资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课堂上的“拿来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