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思考

平瑞青坚持分享第626天(2019.5.15)周三

再读:

一、从认为别人应该改的逻辑,看到自身能够掌控之处

今天又读了这一部分内容,对这一部分内容又有了更深的理解,面对非自愿来谈当事人之所以不改变,常常是因为他认为问题不是他的责任,那咨询师究竟要如何引导当事人负起改变之责呢?

      ①建议咨询师首先对来访者进行理解,共情,接纳认可他说的,做的,并尝试着运用循环问句引导,让他看到两人相处其实是一个相互循环的过程,进而提高当事人改变的动机和对自身负起责任。

  ②继续贴着他,在尊重倾听之基础上,尝试引导其思考别人改变的可能性有多高?如何判断别人可能改变与否?你需要做什么,别人才能够改变的一个系统。

    ③当别人难以改变的时候,咨询师需让他与问题共处,引导他接纳当下,面对当下,思考自己如何承受,如何决定选择一小步的行动是关键。

    二、当当事人坚持不愿意改变时

1.好奇探问,坚持不愿意改变的理由

咨询师在这里深入了解当事人真正在乎的和需要的是什么,与他详细的探讨,哪些是他认为效果比较好的方法能达成目标的,而不是坚持一不改的姿态来完成目标,这里我认为的是,咨询师要灵活的去引导,看到他负向背后的正向期待是什么。

    如果当事人不告诉咨询师理由怎么办呢,咨询师要试着多方思考,同时多方打听,观察与思考当事人不改变的原因。若能猜到当事人的意图与目标时,往往就可以形成辅导上的突破。

2、了解需要改变的底线何在找到突破契机。

    当事人之所以不改,是因为他认为现在还不是需要改变的最后关头,那怎么办呢,与其告诉当事人,何必不见棺材不掉泪,不如试着询问当事人他们认为非得改变的标准何在,最好运用评量问句询问效果好。

    书读百遍,其义之见,多遍读才能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