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进化者,即以教师作为传播媒介的地球文明。全书一共三个章节,分为两篇故事,作为大刘的第一本少年科幻类短篇小说,内容虽然简短但并不匮乏,除了科幻色彩外书中融入了更多的人物写实和情感刻画。同时为了更好的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书尾部分加入了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李淼教授对本书的权威解析。正如自序所言,本书是一部科学的“引子”,简单而不失营养。
故事一中使用冬眠技术将前两个章节串成了一条长达百年的时间线,这段漫长的时间线环绕着地心探索的主题,将献身科学的沈华北及儿孙三代的故事昭然于世。
带上她的眼睛
第一章处于整段时间线的中部,孙女一个人被困地心,利用中微子传感眼镜,随同主人公一起,开始了最后一次地面上的旅行。一个是被工作淹没的工程师,另一个是多愁善感的好奇女孩,旅途中两个人共用一双眼睛,却看到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女孩的朝气像一枚种子深深的埋进工程师的心底,历久弥新,并最终点亮了他的生活热情。
“生活”是本章重点着墨的对象,作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大刘在书中没有给出过于直观的置评,而是将现实映射在故事里以读者的视角呈现出来,朴实无华却直击人心。
抬起头,我仿佛看到了
马路上迎面而来的冷漠;餐桌前各自端坐的手机;角落里饾饤堆砌的外卖;
这些堂皇而自然的画面每天都在身边上演。
很多时候生活会被工作挤的东零西散,体无完肤,我清楚的记得加班后的焦躁和空虚,深夜里倒在床上迟迟不肯入睡,一边撑着倦眼在手机上漫无目的刷视频,一边告诉自己花更多的时间刷手机是用来弥补对生活对自己的亏欠。
生活应当是多元的,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工作占据了大部分的视野,生活是被取代了?还是被遗弃了?
我常听到“忙”这个字,别人在说,我也在说。
忙碌的时代,文明在进步,国家在发展,企业在竞争,人们要房,要车,要结婚生子,忙碌早已变的约定俗成且合理合法。
“忙”字,拆开来就是,心,亡。
读起来六月寒,听起来扎心凉。我们都很忙,可是忙也分很多种,很多人上班忙着工作,下班忙着刷手机,同样也没闲着。
生活究竟是被工作取代了,还是被自己遗弃了?
前些时候“刷手机”时看到这样一段解释
行为习惯源于不平衡的生活节奏,白天工作学习的巨大压力,导致内心的孤独、压抑、匮乏,找不到排解的出口,而虚拟世界,手机成了最好的依赖。
佛说众生对世界的认识建立在,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之上,我们称此为现实。但虚拟的网络却只需要色,法,二尘,人们所谓的现实的边界已经开始模糊了起来。
本章被拆开来独作首章,涵韵着大刘特殊的情感,或许有怀念,有悲悯,有一种道不明的寄托,期望新一代的孩子可以看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色彩缤纷的,真实的世界。
地球大炮
地球大炮章节稍后跨度120年,并将前一章的剧情接入进来组成完整的故事体系。
本章是以“糖衣”技术为依据衍生出来的未来世界。沈北华通过冬眠先后经历了三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妻子去世了,儿子继承并实现了他的理念却被世人唾弃,孙女被困黑暗的地心失去联络。这是一段极度悲惨的经历,但是故事中的沈北华更关心的却是为人唾弃的地球隧道,他对于科研的执着和狂热已经占据了大部分的心房,余下的位置少之又少……
这种执着在大刘的其他书中也多次体现,冰冷,却也令人生畏。
乡村教师
中国很大,很辽阔,也藏着很多不为人知也不敢想象的秘密,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它的时候,或许就像南方人第一次见到雪时的震撼,但震撼不单单只有喜悦。
即便21世纪已经很多年了,西北山区依旧贫困着,那里土地贫瘠,交通不便。
当我们在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之间奔波的时候,有人在四面透风的教室里围着烛光仰望着黑板。当我们盯着股市对着百万房价呻吟的时候,有人围在灶边,看着菜面糊糊在大铁锅中翻腾。。。
本章是一个心痛扼泪甚至使人窒息的故事,它来自于在西北山区中一个的贫困山村。那里贫瘠的不只是土地,村民们迷信迂腐不思进取,源源不断的为“贫瘠”提供着养分。在这样的愚昧迷信环境中,一位小学老师用一生来维系着文明的火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故事时间轴以两个纬度同时进行,一边是乡村教师的故事,另一边是星际文明大战。
大刘将两个马牛其风并且反差极大的故事完美的关联在一起,分别集写实与科幻,微小与宏大一体,从贫困落后的山村到灯红酒绿的城市;从西北山村中的一间透风教室,到波及整个银河系的星际大战。刻画细致入微,既有西北高原的黄土气息,又不乏绚丽飘渺的科幻色彩,手法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同时美轮美奂的画面和对比落差给读者强烈的视觉震撼,胜过好莱坞3D电影。
故事简单的回顾了李老师的一生,始于恩师的启蒙传教,终于病床前的最后一课。高原的黄土味无声的诠释着外星文明的震撼。
他们有一种个体,有一定数量,分布于这个种群的各个角落,这类个体充当两代生命体之间知识传递的媒介。
你是说那种在两代生命体之间传递知识的个体?”
“他们叫教师。”
“教——师?”
当李老师临终前要求娃儿们大声背诵的牛顿定律回荡在宇宙当中时,我端着手机涕泪横流,对于此时的大多数人来讲,乡村教师都是一个遥远而不敢想象的世界。
当初升的阳光驱散了黑暗再一次洒满眼帘,不会有人知道不久前一位乡村教师临终前的最后一课拯救了整个地球,这是个秘密,尔时,他孤零零的躺在山里一个叫李老师之墓的土包里,善战者无勇功无智名。
科技飞速发展引发的时代洪流冲击着一切传统的东西,社会压力也同样作用在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身上,太多的功利和非议,无论是世人的认识还是教师自己的认知都在潜移默化的变化,但孩子们是无辜的
老师说
不管他们是走出山去还是留在山里,他们的生活同那些没上过一天学的娃总是有些不一样的。
书中引入了鲁迅全集中一段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即便是摩擦力巨大的山村,一样有教师在用生命维系着人类的传承。
感谢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