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英语思维”

培养“英语思维”这个说法已经流传很久了,培训机构已经把这个作为市场宣传的武器,动辄用“我们这里是‘浸润式的学习方法’,培养一个人的英语思维。”等营销话术来说服消费者。这个词听起来蛮有道理的,但实际上什么才是“英语思维”,靠每个星期上几节外教课就可以拥有吗?

只有真正掌握了英语这门语言,能无障碍阅读英语原版材料,以近乎于母语的流利度去表达交流想法的人,才能体会何为“英语思维”。

百度百科上对“英语思维”的定义是:英语的掌握程度与母语一样,可灵活的使用流利的、纯正的英语表达所思所想,形成本能的、条件反射式的思维方式,让语言回归于实际生活应用。

这个定义总得来说还是比较合适的,也不用咬文嚼字和故作高深了,无非就是像“中文”说话思考一样来用“英文”嘛。

有个段子说,“中国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过了四六级,怎么还是不会说和写”?这句话未免有些以偏概全了,毕竟现在的英语高手已经越来越多。那么为什么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有些人学得好,有些人却毫无长进呢?除了“兴趣”和“天分”以外,很多人是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

一个人说我要好好学英语,一般就是指“我要背单词了”。英语靠背单词就能学好,那还要老师和那么多教科书何用?整天拿着单词表看,却不去语境中理解,怎么可能培养得了“英语思维”,又怎么能真正的掌握一门语言?

用英语写了被外国人誉为中国版《飘》的《风声鹤唳》和《京华烟云》的大学者林语堂对英语学习的建议非常中肯。

“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且仿效要是整句的仿效。学者最重要的,是学时必整句吞下,再整句吐出来。每日选二三句。回环熟诵。”

“认生字,不应凭一次的强记,凡学一事,记一物,必经过相当的期间,丢在脑后,再来得第二第三次的经验,这种经验才不会遗忘。”

“但是所谓精读,也有个方法,不是临时抱佛脚,硬记下去所能成功。有四点最重要:第一就是朗诵及朗诵之变通方式—默诵;第二就是体会;第三就是以成语或全句为主;第四最重要,要明白字的用法。”

看完以上林语堂的英语学习方法总结,我们会发现,那些学了十几年都没学好英语的人,或者是“努力”学了很久“背不出单词”的人,就是以“战术上的勤奋掩盖了战略上的懒惰。”——每天拿着本单词表死记硬背,却极少认真研读一篇文章,或是听一个演讲,更别说反复揣摩意思了。看文章也不会朗读,碰到不懂的语法不求甚解,看一下翻译觉得知道了,就跳过去了。即便是背了单词,也只是片面的强记中文意思,从来不去记用法和搭配。

单词表一般都是罗列单词和对应的中文意思,有些甚至连词性都没有。一个单词有好多个中文意思,有些人记住了一个,就觉得认识了。一天到晚背来背去,结果到了句子里面,又看不懂了,立刻就产生了放弃的心情,觉得自己背了单词没用。原因有二:其一,对照林语堂大师的那句话,“认生字,不应凭一次的强记”,要“再来得第二第三次的经验”。懒惰的人总是想一劳永逸,背一遍就永远记得了,一旦多费一点功夫,就觉得累。其二,只是强记中文意思,却没有在语境中体会,很多时候中文硬翻译是不通的。

举个例子,overwhelm,这个词的中文释义是:压倒;淹没。如果只看中文释义,对这个词的意思可能会理解为中文的“淹没”,其实它更多的是指人感觉压力比较大,或者是受打击的。比如当教授给的作业太多了,学生可以说,“I am overwhelmed.”

再比如介词on, 大部分人都知道,“在……上面”。那么句子:The report on environment conservation has been published. 什么叫“在环境保护上面的报告”?这里的on表示“关于”。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能否真的学好英语的关键就在于是否结合语境体会每一个单词的搭配和用法等。所以但凡是搞英语教学或研究的人都会强调,要多读原版书,多看英文电影。其实就是创造一种语言环境,让人在语境中体会英语的使用。

写到这里,我们梳理清楚了何为“英语思维”以及靠谱的养成办法。但是千万不要一时热血马上去买一堆原版书,结果书都布满了灰尘,还没翻开看过。学习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断层,否则既容易放弃,又可能事倍功半。选择学习材料也是关键。翻开一本书,能够看懂百分之八十左右,还有百分之二十左右看不懂的,则可以买回去学习。用已知的百分之八十去学习未知的百分之二十,所谓“跳一跳够得到”,才能有成就感,也会有后续动力。

关于原版材料到底怎么选择,有哪些材料是系统搭建基础的,笔者将在下一篇文章中详细说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培养“英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