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一份来自年底的思想清单

2017年12月:一份来自年底的思想清单_第1张图片
列计划、清单

文/释言午

半梦半醒中睁开眼,伸手摸床边的手机,手机开机中,又偷懒睡了一分钟。

睁开眼,九点二十六分,“Oh,my god! ”这可是十二月的第一天哪,一贯早起的我竟然睡到了日上三竿……”接下来就是自顾自地碎碎念,思绪一顿,“昨天好像就是十二月的第一天了……”朝着脑门来一巴掌,感觉自己的脑子最近瓦特了。

临近期末,作业、论文多得数不胜数,前一段时间情绪也压得自己有些喘不过气,心血来潮,给自己列一份年底的思想清单,回首一下2017,展望一下2018。

2017年1月,应该是大二上学期的考试周,因为学校近海的地理位置,我们的寒假总是来得偏早一些,自然每个学年上学期的考试周也来得偏早些。如果你想知道大学生是如何顺利通过期末考试的,那么最后这两个考试周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突击!说实话,这的确不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式,但是十分之八九的大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我是汉语言文学系的学生,也的确有着不可多得的期末突击优势,只要你平时看看书,到了期末,理论性的知识背一背,期末基本是高分,何况平时还有论文作业分,考试中即使是忘记了所背的还可以自由发挥,所以你想挂科似乎都很难,奖学金也不是那么神圣的一种存在。

每天早出晚归是那个短暂时期的常态,记得我曾有过在图书馆一天待上十三个小时的经历,吃饭的的时间由原来的一个小时压缩到半个小时再到十几分钟。其实突击速成的期末复习法,也不是一无是处的,最起码它让我们知道,平时不努力,期末徒伤悲,任何东西只要你需要,就得付出十二分的努力才可以,从来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脚踏实地才是根本

2017年2月,是整个寒假,没有作业,没有高三生升学的压力,没有毕业生就业的压力,逍遥似神仙,每天睡得比狗晚,起得比猪晚,熬成熊猫眼,偶尔看看书,再颓废不过的生活。

2017年12月:一份来自年底的思想清单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年3月,月底开学,我又回到了这个面朝大海的城市,一切又步入正轨。

2017年4月,不知不觉距开学已过去了将近一月,渐渐褪去寒假的懒散,像春天一样,满血复活。开始意识到在成为大三老学姐之前,这是唯一一个可以恣意的学期了,也是亟待积累阅读量的关键时期。所以,给自己列了个简单的读书计划:每周一本书,总阅读书目里,包括古代、现当代、外国文学作品,以及理论性著作、哲学著作,当然,还有我偏爱的现当代散文篇目。做完这项计划,让我意识到另外一个问题,我搁下了这么久的笔,也是时候该拿起来重新写文章了。

4月底,辗转认识了一个刚毕业在教育机构工作的哥,他问我有没有兴趣和时间来代课,我去看了一下直接上岗了。教的是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古灵精怪的,换句话来说,就是调皮捣蛋,不过也算好学听话。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非正式教师生涯,我和我的学生相处得还算融洽,虽然有时候也会没出息地被气哭。

2017年5月,偶然在学校图书馆公众号上看到了一篇“读书活动日”征文的推送,只看了一眼,但是说实话,我放在心上了。

大一的那个暑假,逍遥地度过了,所以到了大二的暑假,就有了一份不得不做的作业:社会实践,前期的策划、准备阶段也如期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了。作为带队的队长,赶策划、招队员、定选题、准备PPT、答辩。即使有了队员的帮忙,我依然忙得不可开交。家教那边,学生的作业越来越多,我教课的时间也越来越长,整个五月份,我忙得心力交瘁。赶在五月的尾巴,我在征文截止的最后一天赶了一篇文。

2017年6月,最大的惊喜是来自那篇文章,获奖了,得到了些许认可我很开心。时间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你看不见的日日夜夜里,它永远都走在你的前面,当你反应过来的时候早已望其项背。一转眼,又到了期末了。这个学期,有最喜欢的老师为我们讲课,有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我们一起度过。文学课、文论课是必不可少的,编剧课无疑是最有意思的,在这方面,我们都是小白,可是却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或许,每个中文人心里都有一个编剧梦吧。

六月份,还有一件我最放心不下的事情,那就是高考。其实准确一点说是,我弟的高考。家有正待高考的弟弟,倒感觉更像是自己生活在了焦急忧虑中。考前你要关注他备考的状态、情绪,同时安抚好自己的紧张担心,为他准备好最有力的鼓励措辞;考完后,你要胆战心惊却不露声色地陪他焦急地等成绩。

渐渐地,在教育机构待的时间越来越长,作为一个老师的身份的认知越来越重,后来,晚上九点上完课回到学校一度成为常态。这种生活从五月底一直持续到现在,自己睡觉的时间似乎越来越少,每天除了赶论文、备课、复习,就是上课。也许,这注定是一个如火的马不停蹄的六月。

2017年7月,我弟的高考成绩出来了,我在查他的成绩时,手是颤抖的。看到他的成绩的那一刻,我忽然就哭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哭,或许是因为成绩大体还算让人满意,或许是因为自己最近累得像条狗忽然找到了情绪释放的接口,也或许只是想要休息了吧。

复习周一过,考试周就来了。最后一周的考试,是连考。心虚的我,每天晚上从九点回到宿舍熬到凌晨一点多,第二天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考场,这着实让我有些吃不消。最后那门考试没有撑下来,勉强答完了卷子,我安慰自己说,这也算基本圆满了。

7月中旬,暑假来了。

2017年8月,做完社会实践后,我回家待了十天左右,当时的我对于各种实践经历都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新鲜感,所以我再度回到了学校,找了一份私人家教。我还有一个舍友没回家,在宿舍码字写小说,就这样,我们俩开始了每天订外卖的蜗居生活,我下午出去上课,她一整天都在码字。受她影响,我也偶尔写几篇文章,碰碰运气投投稿,阴差阳错中得了两笔意料之外的稿费。晚上,我们就抱着西瓜聊聊各自虚度的这二十年,才发现原来虚度的青春都是大同小异。聊得累了,我们就挠着蚊子叮起的大包,在深夜里徐徐睡去。

让我的情绪走到低谷的事情终于来了,我弟的录取结果出来了。由于志愿填报不甚合理,取到了一个二流本科学校,计算机专业。当初报志愿的时候,我给了不少建议,正因如此,这样的录取结果就像是给了我一记沉重的耳光。我安慰不了自己,因为我想不开,放不下那种深深的自责与愧疚感。接连几天,失眠,沉默,流泪。白天掩饰起情绪出去上课,上完课回来就是一个人沉默。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插着耳机,看着窗外,出神。有一次上晚课,两个小时的课程结束后已经是八点半了,我独自一个人站在公交站等回校的末班车,忽然就下起雨来了,我忘记了带伞,公交车还坐过了站,回到学校的时候我已经变成了一只落汤鸡,说不出的狼狈。

后来,自己忽然就想明白了。弟弟也坦然接受这个录取结果,他说自己本来考得也不是很好,大学只是一个敲门砖。

后来,我写过一篇题为《六月闹》的文章来纪念那些高考,那些成长。有些成长,有些经历,有些选择,是必然,也是幸运,不需要后悔。

2017年12月:一份来自年底的思想清单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2017年8月底,我们提前回校,准备搬宿舍,搬完宿舍我们就大三了。

2017年9月,我大三了。大三的计划很简单,看书、上课、自习、码字。开学伊始,我染了栗棕色头发,剪成了锁骨发,朋友说我越来越漂亮了,我说明明是越来越老了。值得一提的倒是,折腾了几个月,我的体重终于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两位数。

9月底的最后一个周末,我接连上了两天自习,准备教师资格证的考试,也在无意中邂逅了以男女之情的方式喜欢的第一个男孩。

2017年10月,这个月里最耀眼的只有一个他,一场初恋,其他的不多说,我很感谢这段惊艳的时光带给我的一切。

2017年11月,对别人来说,这个月里最热闹的是双十一。于我而言,铭心刻骨的却是11月12日,相遇不易,好聚好散,道过安好,各自天涯。一场失恋,再平凡不过。

2017年12月初,我在这个面朝大海的城市已经迎来了两场雪。此刻的我,在键盘上敲下这些文字,这是我列给自己的思想清单,也是我对自己的一点交待,或许看起来平淡无奇甚至有些虚度光阴,但这是我自己的成长。它们告诉我,原来我也曾这样努力过。

2017年12月:一份来自年底的思想清单_第4张图片
风中凌乱的雪景

距离2018年还有不及一月,寒假正式开始之前,我答应给自己一场旅行,目的地是北京,也许它会是梦想重新升起的地方,也许它会是执念放下的伊始,具体决定,不宜过早。

这个寒假,是准备考研复习前的最后一个假期,玩过、闹过、忙过、爱过、失恋过、心酸过、泪流过,我依然期待,依然想看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坚强独立、明媚温和、坚韧不改、永远向上。虽然现在的自己还没有达到理想中的状态,但初衷不改、希望不减,迟一点又何妨呢?

这本就不是一个伤春悲秋的年纪,这该是一个永远年轻、永远向上、永远热泪盈眶的年纪。



                                                                        写于2017年12月2日烟大学生宿舍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年12月:一份来自年底的思想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