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知识变现之乱谈

一、财经类知识市场

2016年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报告里,发布付费文章的认证账号行业分布中,财经、体育、健康行业分别占据前三名,并且财经的比例大概是第二名的两倍,所以我们今天在讨论知识变现的时候,更加有价值、有深度、专业的内容领域,用户的付费意愿要比其余领域高很多。泛财经领域所提供的知识,可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你口袋中的钱,内容从接收到发挥实际作用,链条短,见效快,会给人一种感觉,付费买的不是知识,而是“直接收益”,能直接感受到知识变成财富的这个过程,有极强的学习动力和付费意愿,比如你花2999买的财经内容,大多数都是建立在你觉得你能挣29999的基础上,所以财经领域的知识变现市场,客单价高,用户付费意愿强,但是目前在这个市场上,很少有做得好的平台服务方,去撮合二者的交易。

二、财经类网红群体

现在在财经这个知识变现的市场中,只有懂得营销和包装的“财经网红”才能挣到钱,但是这个前提是你得肚子里得真正有货,只有货不会包装自己,没有能力通过新型的信息传播媒介来展现自己的能力,那么在目前这个号称“文艺复兴”时代的知识变现市场上,大概率是赚不到钱的,传统的写书、教学、工作等方式依然是这些人知识变现的主力战场。

我感觉这其实也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在说知识变现知识变现的,但是也没见哪家就真正把知识变现做起来了的原因,核心在于稀缺性。因为值得付费的知识肯定都是要有专业价值的,而能在垂直知识领域产出专业知识的群体,在今天可能还是传统领域中各个知识分子,还是原来博客时代有产出能力的那群人,虽然互联网催生出了很多新型的网红,但是在今天,可能传统领域的那群人依然是目前有知识可进行变现的主力群体,这群人本身就少之又少,还要让这群人适应新型信息媒介的方式,用营销的方式包装自己,有这个能力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另外,知识变现跟现在这种网红式变现,完全是两个不一样的范畴,大概说来就是影响力变现可复制性低,不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市场,而知识表现相对而言可复制性高,能有更多有专业知识的人参与,强大的影响力不是其变现的强制前置条件。

三、财经类变现方式

前面强调了知识变现和影响力变现的区别,在财经领域目前来说,主要还是影响力变现,如果你没有影响力,请先去积攒影响力,影响力获取的方式还是传统的流量获取方式,比如公共号微博头条号知乎等等,但是这个方式在跟随内容媒介的升级,也在不断转变,比如从传统的博客到微博,从图文到短视频,从短视频到直播。

如果用户原本已经有了一定的影响力,那么现在只是开始提高对粉丝群体进行影响力变现的效率,传统的影响力变现方式是什么呢?抛去信任关系,简单粗暴的引流,“流量+转化率”的玩法,举一个不是那么恰当的例子,可能你是一个财经界的大V,有几百万粉丝,想要变现,放了一条冰丝内裤的链接,让大家去买,效果肯定不会好。所以变现的方式一定是跟其专业知识相关的,根据粉丝群对自身的信任点,进行精准化变现,提高变现效率。

所以在今天,财经或其他垂直类知识变现,肯定是要提供和受众人群属性匹配度高的商品和服务,进而实现流量变现(关键点是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和受众的兴趣、关注点及人群属性有较高的匹配度),那么所提供的这些商品和服务,从收费方式上来说,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户进行付费,一类是商家进行付费。

财经类知识变现之乱谈_第1张图片
财经类大 V 变现方式

在用户主动付费这一变现方式里,付费视频和调仓售卖对于粉丝群体,是接受门槛最低的两类方式(付费群本质上就是直接推票),对于稍稍有学习需求的小白群体,看一篇视频的门槛,比看长篇大论的分析文章肯定要容易接受的多,所以付费阅读这个变现方式在财经这个领域里,可能相对而言不是那么适合(摩尔金融做了那么长时间也没做起来...)。这两类向用户直接收费的变现方式中,第二种的调仓售卖模式,也就是实盘直播模式,虽然模式最直接最简单,但是因为监管原因,这条路注定是走不通的,反倒付费视频这条路,可能相对而言是一条可进行尝试的方向,股市里很多分析是要结合 K 线图说的,K 线图的形态和走势,通过图文是很难准确形象的描述出来的,而视频这种形式就比较适合在股票、期货、外汇这种强调在软件工具中操作分析的领域中,进行较为高效的知识输出。

而商家付费这一变现方式里,传统的方式都是大 V 在文章里写篇软文发个商品链接,不仅对于大 V 的软文能力要求极高,并且这种方式付费转化率较低,而现在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电商直播,直播的时候直接放出商品的链接,看直播的人可以直接在直播中点击商品去购买,这种方式是在一个场景感较强的环境中作出付费决策,优势就是如果直播内容和商品是强关联,通过视频更加直接的感官刺激,个人猜测付费率应该是会好一点点(为什么电视购物节目到今天还能活下去?),但是缺点就是不利于传播,文章利于传播,一篇好的软文可以源源不断持续带来分成收入,而直播偏于一次性。

接下来我们着重讨论下财经视频中 - 财经直播这个方向。

四、财经直播

市面上现在大概有30多家做财经直播的产品,我们先来看下目前玩的比较好的一些市场玩家

财经类知识变现之乱谈_第2张图片
财经直播平台

目前市面上的财经直播平台,有尝试对直播内容进行收费的平台有牛股王和知牛财经,付费内容主要集中在交易策略和理念、以及行情分析解读。整体体验下来我有如下几点体会:画面抖动、老师声音不清晰、有一些老师方言还特别重,观看体验很差,更是有一些平台引入一些妹子来依靠颜值蹭流量,解决冷启动。。。虽然这样,但是粉丝的学习热情都很高,一旦你跟着一个老师挣过钱,那种信任感是很强的,无论他说什么,直播什么内容,你都会特别相信,并且愿意持续为其打赏或付费。

另外,类似于知牛的这种财经平台,大 V 的获取价格也越来越高,从官方纰漏的新闻稿里,挖一个大 V 的单价可以达到几百万,东方财富网也是宣传拿出10亿来吸引大 V 入驻。

下面是知牛财经上目前入驻的老师类别,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财经类知识变现之乱谈_第3张图片

跟传统券商合作,获得更多投顾类用户资源,进而基于直播平台开展更多监管合法的服务,也就是将传统的投顾服务模式,搬到了直播上,直播只是一个高效开展投顾服务的工具。

财经类直播平台,如果只是单纯的只是一类直播的工具平台,那么是没有任何竞争力的,原有财经类产品,引入财经直播,反倒是比较适合的,因为财经直播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那这种服务如果要和受众人群尽可能的相匹配,前提就是老师和粉丝之间已经建立了很强的关系,已经有了很强的信任感,如果平台不能提供以下两点:

1、依靠专业的优质内容输出形成流量入口,并建立中心化的信任关系,能帮他们积攒信任感(直播内容不像文字无法传播,单独一个泛工具类平台很难建立信任感,通过回看之前播出的 xx 个直播成本太高)

2、依靠社交平台帮他们沉淀与自身所输出内容相关的社群关系,也就是粉丝群。

那么财经直播的知识变现,也就满足不了提供和受众人群属性匹配度高的商品和服务,进而帮助主播实现进一步的知识变现。

目前在财经这个领域,符合1和2,并且已经有一批影响力用户的平台,大概有雪球和微博,在财经金融类领域,信任关系的积累真的是平台最值钱的一项财富。

五、泛财经类直播内容细分

目前泛财经领域,播主可以讨论的大概可以具体细分为以下几个领域,下图中,是按照对应受众群体数量排序的,由多到少,股票类目前仍然是受众群体最多的行业,目前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各类财经直播内容,也主要的是集中在股票这个领域,很少有涉足图中下面几类的,并且在股票类直播中,目前还未出现一大独大的局面。

财经类知识变现之乱谈_第4张图片
泛财经类直播内容细分

六、泛财经类直播玩法

下面列举了一些泛财经领域直播的玩法,能进行变现的也只有三、四类,目前市面上主要集中在第三类上,第二类主要是针对机构这一群体进行变现,但是他们主动进行变现的动力不是那么强。

财经类知识变现之乱谈_第5张图片
直播平台玩法

七、创新与监管

待补充

你可能感兴趣的:(财经类知识变现之乱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