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读书笔记

暗时间

思考多的人,往往心理年龄更大;

善于利用思维时间的人则能够在重要的事情上时时主动提醒自己,将临时的记忆变成硬编码的行为习惯;

能够迅速进入专注状态,以及能够长期保持专注状态,是高效学习的两个最重要的习惯;

抗干扰是高效学习的一个重要习惯。

设计你自己的进度条:

1、过早退出的原因往往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对于投资时间最终无法收到回报的恐惧,感受到的困难越大,这种恐惧越大,因为越大的困难往往暗示着这个任务需要投资的时间越多。所以其实我们都是直觉经济学家,当我们说“畏难”的时候,其实我们畏惧的不是困难本身,而是困难所暗示的时间经济学意义。

如果遇到困难,不放用一用互联网,用一用群体的智慧,看看别人当时是怎么想怎么办的,绝大多数情况下你并不孤单,你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遇到过,你踩过的坑里尽是前人的脚印。“过早退出是一切失败的根源。

2、兴趣遍地都是,专注和持之以恒才是真正稀缺的。

区别他们的并不是兴趣的有无,而是他们的性格里面有没有维持兴趣的火种一直燃烧下去的燃料。

3、生活中的选择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多,细微的选择差异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自尊心受到打击算不上实质性的损失。

信心,是这样一种奇怪的东西,就算你没有确切地证明未来会更好,你也会坚持下去,你不会过早退出循环;而来源于过来人的信息则是信心最靠谱的保障。

想想看,试一下,是不是真得没什么损失,还有可能得到巨大的回报呢?

反思是让人得以改进自己的最重要的思维品质。

如果你有一些钱不知道花在A还是B上,你先不作决定,没问题,因为钱还是你的,但如果你有一些时间,不知道花在A上还是B上,不行,因为过了这个时间段,这段时间就不是你的了。

一生的知识积累,自学的起码占90%。

如何有效地记忆与学习:

你所拥有的知识并不取决于你记得多少,而在于它们能否在恰当的时候被回忆起来。

如何让知识学以致用:

1、养成习惯,经常主动回顾一段时间学到的东西;

2、创造回忆的机会(经常与别人讨论,或者讲给别人听;整理笔记;书写)

3、设身处地“虚拟经历”别人经历过的事情(你无法真正遍历每条人生路径会发生什么,取而代之的是你只能通过别人的‘替代经验’,自己的“虚拟经历”,来获得尽量多的信息。)

学习密度与专注力:

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强烈的热忱,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追求,这时候从表层意识到深层意识都关注在这件事情上面,脑细胞高度活跃,才能创造最大的效率。

要使自己能像小的时候一样对喜欢的事情投入最大的专注,除了克服焦虑的负面影响之外,还有另一个条件就是享受苦难。

一直以来伴随我的一些学习习惯:

1、学习与效率:使用Google&Wikipedia;看书挑剔,只看经典;做读书笔记;利用走路和吃饭的时间思考;多看心理学与思维的书,因为它们是跨学科的;学习中设想自己正在将东西讲给别人听,需要讲给一个不懂的人听,养成反驳自己想法的习惯,时常反省和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

2、时间和效率:趁着对一件事情有热情的时候,一股脑儿把万事开头那个最难的阶段熬过去;重要的事情优先;重要的事情要营造比较大的时间块来完成;同时也要善于利用小块时间;重视提前积累的强大力量;时不时抬起头来审视一下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制定简要的阅读计划;

3、学习一个东西前,首先在大脑中积累充分的“疑惑感”。

作者的大学生活总结:

1、遇到任何事情,找书去就行;

2、遇到麻烦和困难从不放弃;

3、如果觉得做不下去了,就硬着头皮坚持做,然后就类似于麻木了,适应了,那种望而却步的感觉会逐渐自动退去;

4、看一个人,只要看他读的书和见的人。

亲身经历了就一定明白吗?

很傻很天真的条件反射:没有得到好的结果并不代表你的过程就错了;结果正确也并不代表方法就一定正确;有一种认知偏差叫,将失败归因于外界因素,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耐;

打破偏见的唯一途径就是开阔视野,多积累知识,以及和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讨论。

遇见20万年前的自己:

我们的大脑中同时存在着远古的自我和现代的自我,两者并没有完美协调;我们对于很多事情的决策判断都刻画在天性里面,然而同样也正是这些天性在很多时候会让我们陷入困境(我们能存储能力就尽量存储能力的食物摄取天性虽然适合远古社会,然而在能量充裕的现代社会却导致大量的超重;我能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娱乐,是因为能立即获取愉悦且不会导致立即的损失。)

上帝给了我们一个过了时的原始大脑,但同样也更新了我们的新皮层,能否不被20万年前的自己绑架,取决于你是否认识到关于大脑的进化历史,和能否正确使用你的理性大脑。

理智和情感:

只要一种解释是对自己有利的,我们便不想去推敲和反驳,再漏洞百出的事情看上去也不无可能,而且只要一种解释是有可能的,我们就认定其一定是的。

客观意味着承认存在未知信息的可能性,理性意味着能够从对立面的视角去看问题和思考。

学会质疑自己的判断,假设自己是站在对立面的立场上帮他说话,往往能够发现很多意料之外的东西;即便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试着去理解错误的一方为什么会错,为什么会有那样的看法和认识,也往往能够得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你也许会发现自己的正确其实常常也只是碰巧站对了队伍,而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来自于严密的逻辑和不可辩驳的证据。

与其让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不如自己试着去发现自己的错误。

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习惯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

能够改变既有的习惯,依靠的不是自制力,而是知识。

棉花糖实验中,有的孩子成功地讲强大的刺激源从原始大脑面前移开,并且通过让自己忙于干一些其他事情来让大脑处于“忙碌”“被占用”的状态,阻止原始大脑老去往棉花糖上想。

通过学习一些基础的心理学知识,我们也能够后天地获得这些方法,而通过这些方法,我们便更可能成功地绕过甚至克服我们大脑天生的缺陷。

书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

书写是思维的备忘;书写是对思维的缓存;书写是与自己对话;书写是与别人的交流;有时候,语言自己也会思考;

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让别人发现漏洞,则是对自己知识体系的善莫大焉;如果你逼着自己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写下来,看着自己写的内容,试着进一步拓展他们,就有可能在理性的道路上走得很远,很远。

自利归因:把一件事情发生的原因归结为对自己有利的情况,用大白话说就是不能给自己难堪,不能让自己下不来台,功劳都给自己占,责任都给别人担。

如果你想改变客观现实,那也是用自己的行动,而不是抱怨。

困难的路越走越容易,容易的路越走越难。

什么才是你的不可替代性和核心竞争力:

1、专业领域技能;2、跨领域的技能;3、学习能力;4、性格要素(专注、持之以恒、自省、好奇心、自信、谦卑)

你可能感兴趣的:(《暗时间》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