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文化——石林的生命力 ——参观云贵湘札记之十二

4月18日,我们参观了云南石林县石林景区,真是大开眼界,把我一下子带到石林的世界。我仿佛溶化到绚丽多彩的石林中,变成了它们的一员傲立其中,而感到高兴。广阔的石林景区使人心胸开阔,各式各样的石林景观使人遐想翩翩,异光多彩的岩石形象使人幻然猜测。总之,这里凝固的世界变成了鲜活的世界,这可能就是石林的文化吧!你看这么一个死的世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到这里参观,谈吐他们对石林的心声,摄影、作画、写诗、篇篇都在歌颂石林。交通、商贸、服务业文化产业,都围绕着石林活跃起来。也就是一个石林景区把整个石林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搞活起来,可以说把死的石林,变成活的石林啦!石林不仅伫立在大地,而且已走向大千世界,这是何等的绝妙啊,石林由死变活,给百姓带来了效益。这里原来是个比较贫穷的县,现在已大有改观,使人们看石林的希望。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8亿同比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达3.5亿元,同比增35.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收入18300元,同比增17.3%;农民人均纯收入5748元,同比增20%。全县接待游客35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收入4.2亿元,旅游业综合收入20亿元同比增12.8%,文化产业增加值3.69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01%。我举出上述数字,并不包括近两年的数字,但可以看到参观石林的人员呈大的上升趋势,使石林改变了面貌。若讲原因,那就是把石林文化推向市场使石林文化变成了软实力,这种软实力又促进了硬实力的发展。

当我步入“石林绝景”景观时,看到林立的石像中有“石林”两个棣书红字横刻在最鲜眼的石柱上。从展示牌得知,1931年,当时的云南省主席龙云到石林考察,被石林美景所陶醉,欣然命笔题下“石林”二字,后此二字被刻在巨大石柱上并成为石林的标志之一,“石林”也成了景区的正式名称,并在1931年成立了石林公园管理处,标志着公园史的开始。当我们看到现时的景象时,不能忘记龙云的功劳,是他启始了石林景区,他书写的“石林”二字,不仅显现出石柱上,而已经广泛应用在商贸、文化产业上,到处可看到他书写的“石林”二字,这两个字已经成为了石林市乃至云南的名片。

我游荡在满山遍地的石林里,观看着各种各样的石柱、石像,琢磨着它的含意,好像是现实人间生活的摸拟。它的千姿百态,犹如大地挺立的诗歌。我站在石林景区最高处,登高望远,林海松涛,柱石参差,漫步山间柱隙,有游仙石之意。景点中有海洋生物化石记录着2.7亿年前石林生机勃发的海底世界,地壳变动时形成现在的石林。最著名的“石林胜景”,由密集的石峰组成,直立突兀,线条顺畅,呈现出淡淡的青灰色,最高大的独立岩柱高度超过40米。这里有“莲花峰”、“剑峰池”、“象距石台”、“凤凰梳翅”等典型景点。望远处的群岩柱像“众仙拜佛”、“童子放羊”、“群羊沃野”、“莲花映水”、“众仙集会”、“夕阳梳岩”……。作为个体形象更是富有诗情画意,耐人寻味。如“唐僧取经”、“大象踟蹰”、“神舵漫行”、“李白行吟”、“阿诗玛化身”、“灵雀”等等。各各活灵活现,形象逼真,简直是人间社会的大组合,只不过是石岩柱石岩柱组合而已,但留给人们却是无限遐思,这就是自然转化为文化的无比力量,自觉地用文化去寻引人们的言行。

这里的村庄就是用石林文化哺育出的寨子,有一个村子以“明代的藤子哨,清代的石古城”闻名,整村都是清一色的石头垒成的房子,可称为石房。石房和石林相互映辉形成鲜明的特色。其中的“阿诗玛文化传习馆”,充分展示彝族传统文化中有关文学、艺术、宗教信仰、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将成为世界人类民俗学联合大学的一个考察点。另一个村子叫玛诗寨子,高高的青松长满了山岗,秀竹和果树掩映着彝族撒尼人红墙碧瓦的村庄,满村都是苹果树,全村皆办“彝家乐”,全寨人乐在其中,石林文化照亮了彝族人的光辉前程。

2012年9月14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石林文化——石林的生命力 ——参观云贵湘札记之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