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时交易

这篇文章来自于是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

市场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我是价值投资者,看的是长期价值,所以我不需要择时。

其实,全世界最坚定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他其实是择时的高手。你猜猜看,巴菲特一辈子收益最高的时候是什么时候?很多人没有想到,是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当时危机过后,满地狼藉,因为巴菲特的公司对流动性一直控制得很严,他的安全线是账上有200亿美金,最底线是要有100亿美金的流动资金。在那个时候,只有他的账上有钱,所以完美地抄底。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之内他就赚了700多亿美金,差不多占他一辈子赚的钱的20%。

所以你看,即使是最坚定的价值投资者,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入场和离场。

实际上在股票投资上,最重要的两种能力,一个是选股,第二个就是选时。

关于选股,在前面课程里我们讲得很多了,我们可以寻找那些基本面很好的,价格低于价值的股票,也可以选择小盘股或者现金流特别稳定的价值股。

昨天,我们讨论的是择时能力是不是存在与否的悖论。很明显,正确地择时,对投资者而言确实是有巨大价值的。昨天我们也知道,正确地择时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所以今天,我要从大盘和行业两个维度,来给你说两条,我们普通投资者择时的原则。

一、大盘上的择时

首先我们来看,在大盘上怎么择时。

在理性预期的框架底下,我们的投资决策应该是对未来的判断而进行的。但对未来的判断是怎么来的呢?其实肯定是从历史数据,或者是从历史经验里面来的。你想一下我们自己,或者家庭的任何一个投资决策是怎么做的,是不是根据历史记录来的。

这是非常典型的直线思维:在股市上涨的时候,我们普通人的投资意愿就变强,如果股市低迷了一段时间,投资者就倾向于变现,不再追加投资,或者是赶紧离场。

在2013年的时候,我记得,有一个财经电视台的编导曾经告诉我,他们的股评节目已经屡创了收视率的新低,因为当时熊市已经好几年了,要是牛市再不来的话,估计整个栏目都要关掉了。

我曾经盯过一个数据——A股市场每周新开户人数,非常明显,前一周股市涨得多,下面一周开户的人数就增多。要是暴涨,开户的人数就暴涨;要是股市暴跌,新开户的人数立马下跌。

这个规律不仅在中国有,美国也一样有。所以说,根据历史回报来决定我们的资金投入情况,这是人类的天性。

那么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呢?一个美国很有名的机构投资者,他很好奇,去研究了一下数据。他把标准普尔的指数从1871年到2001年的年份按照年回报率的大小分了一个组。回报率最高的就算是牛市,回报率最低的就算是熊市。

他发现,和中国的经验一致,美国人民也喜欢在大牛市之后入市。但是,如果有聪明的人,会在熊市之后入市的话,他发现,这些人的收益率就会高很多。这100多年的数据显示,在熊市以及熊市下一年入市的人,比在牛市以及之后一年入市的人收益率高了整整一倍。

这个研究出来以后,就受到不少人的攻击,他们说,1871年那时候的数据质量太差,美国市场到50年代以后才逐渐走上正轨的。

研究者又去重新验证了一下他的研究,发现无论时间轴怎么拉长、缩短,这个规律都不变,熊市之后入场比牛市之后入场的收益率要高得多。

有的同学说:我做长线投资,风物长宜放眼量,哪个点上入场不要紧。这个研究就告诉你,还真不是这么回事。

在熊市之后,启动长线投资,平均每年比牛市之后启动投资要高两个百分点。每年高两个百分点,累积10年,在其它什么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两者中间的收益差距就能达到22%,所以不是一点点的差距。

所以,普通人在大盘上择时的第一条原则:在熊市之后入市。

在巴菲特的一本书里面,他就写过,为什么熊市来的时候你们都要悲观?对我来讲,我看到了遍地黄金的机会。

二、行业上的择时

除了大盘上的择时以外,行业板块上的择时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我们正常的思维是什么?肯定是选择那些表现特别好的行业。可是同样,也有人做过研究,在历史的任何一个时点,你去将前三年表现特别好的板块组成一个组合,然后将前三年表现不好的板块组成一个组合,比较下来,很让人大跌眼镜。那些表现最好的板块比表现不好的板块在未来的回报上要差很远。

那为什么选择业绩最优的板块反而不好呢?这有两点原因。

1.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行业分为顺周期和逆周期的行业。你看像机器装备这样顺周期的行业,在经济上行的周期里面就会表现很出色,一旦周期波动,收益率就会显著下降。而像一些日常消费行业,它和周期的相关比较弱,在经济下滑的时候反而会表现更耀目。

平时听到的行业轮动,也就是说前一阵子表现好的行业和未来表现好的行业是不一样的。所以,你去挑选历史表现特别好的行业,不一定是普通投资者的最优策略。

为什么在宏观分析中,对经济周期的预判特别要紧呢?原因就在于,因为这涉及到我们对行业的择时。

2.情绪会导致行业的价格偏差

一个行业特别好的时候,一定会吸引更多的资金,然后就会把这个市场的价格往上推,收益率就会往下降——这就像一个金矿一样,挖的人越多,利润最后就会被摊薄,一直摊薄到市场的平均收益为止。

所以,除非你对某个行业真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否则你在行业最热的时候进入,你所面临的市场转向的风险是很不小的。

尤其是市场进行调整的时候,这些炙手可热的行业受到的冲击会最大。

比如说2016年和2017年,人工智能行业被炒得特别地热,所以价格也被拉得特别高。而在2018年,在金融去杠杆,宏观面疲软的情况下,这些行业的价格调整就变得特别地严重。

所以,这是我们普通投资者在行业择时上的原则。除非你有极强的行业背景和嗅觉,否则,要避开那些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时间段。

三、择时与“追涨杀跌”的动量交易

好,说到这里的时候,我想我们一般人已经可以总结出两条了。

[if !supportLists]· [endif]第一,要在大盘上择时,你应该在熊市后入市,以便于拿到最好的价格。

[if !supportLists]· [endif]第二,在行业上择时,要避开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时间段,避免当接盘侠。

有细心的同学可能会产生疑虑。在前面课程里,我们不是讲过动量交易,也就是追涨杀跌吗?这是不是和我们今天讲的内容矛盾呢?

理解更透彻的同学,可能又已经反应过来了。你看,前面课程里我们讲到的动量交易,更多的是针对“个股”的交易策略。而今天讲到的择时,是择的“大盘和行业”的时,也就是整体市场情绪的时,讨论的是入场和离场时间,两者并不矛盾。

比如说你如果在熊市之后入市,然后选择股票价格开始反弹的点位去建仓,这就是既择了大盘的时,又遵循了动量交易的策略。两者一点也不矛盾。

所以,说到底,不论是动量交易也好,还是择时也好,你会发现,投资在很多时候都是一个反本能的游戏,你要克服自己本能上的很多倾向,去作决策。



下面是我看了这篇文章的感想:我们都知道在股市里面有趋势和周期,这些基本的概念,原理也就是高买低卖,而择时就是在周期的地点,趋势在准备由低向高反转的时候的买入,在到达顶点的时候卖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需要通过各种现象和数据去判断推理,现在是在周期的哪个位置,让我们决定是否应该进行交易。

你可能感兴趣的:(择时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