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足矣!

(0)

最近搜集的学习材料越来越多,让我在感慨自己的无知的同时也有些许无能为力的惶恐。但一件偶然小事给我提了醒:前两几天某著名的网盘宣布即将停止服务。于是赶紧鼓捣着把里头的东西下载下来,里面攒了不少珍贵的视频教程。以前讲书非借不能读也,现在是网盘不停视频就不着急看。

(1)

很多视频都是一时兴起就存了,之后再也没有看过,这次的整理才发现视频里有一些是高晓松的《晓说》和《晓松奇谈》。娱乐圈不是很熟。但是听说高晓松是这个圈子里一个比较有文化底蕴的人,懂的东西很多。但是我对这些人做这种文化历史类的节目不是很感兴趣,因为早年看过一些,觉得他们会夹杂更多的个人见解,也会根据主题需要取舍,使人不能全面准确的了解原貌。仿照当前流行的玩法造个词叫“知识洁癖”,通俗点就是“吃别人嚼过的馍不香”。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足矣!_第1张图片

(2)

前一阵子,于丹又一次被拿出来在网上供粉和黑互相斗,而且斗得非常火。粉认为是通俗易懂,黑觉得是糟蹋经典。虽然我对这样的节目不感兴趣,但是我还是很愿意见到这样的节目出现。至少这些节目让很多人避免了把时间浪费在打麻将、玩游戏、聊八卦上。(我也不反对打麻将、玩游戏、看八卦,只是这些活动很让人放松,搞不好就把大把的时间放松掉了,怪可惜的……)从“广义科普”的角度上讲,XX讲坛、养生堂这样的节目都是非常有意义。之前有很多批评国人文化素质不高的文章中,总是拿中国人的每年读书数量少作为噱头。也不知道是哪个机构统计的数据,不知道背景就不好评论。但是随了这两三年智能手机和4G网络在中国的高速普及,公交、地铁甚至马路上,到处都是低头族,国人捧着手机看这种视频也应该算是一种读书的表现。而且从于丹的黑粉大战中也能看出来,看这些视频的人很多。所以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足矣!_第2张图片

(3)

还回去再说说高晓松,当年存在网盘上的时候空间免费,完全不考虑质量。如今下载自己的硬盘上,硬盘空间有限,就不得不审视一下这些东西有没有存留的价值。打开看了一两集,跳着看的。刚一开始,根深蒂固的文化洁癖还是让我有点不太舒服。高晓松确实比较博学。但是这不等于他在每个领域都很强,有个别的某一个细分领域,有可能我比他知道的多,这个时候我就会看到他说话中的漏洞,尤其是他故意显摆的时候。我以前非常不能容忍这种事情。例如,书中文中多次有了这样的内容,我基本上就会放弃继续看下去。也因此错过了很多很精彩的东西,毕竟不是每个作者都在细节上那么严谨,但是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还是有干货的。最近在朋友的提点下,开始改正自己的这个错误。因此耐着性子看完了两集。其实,高晓松在节目中也明确说了,这种艺术类的节目是一个艺术人的眼光看待世界的节目。因此,用严格的科学眼光去评价它本身就是不科学的。营养配餐做的多么均衡,也不能阻止大家去吃快餐。这个节目幽默的风格和开放的思维使他获得了大量的关注,在创造经济价值之外,也是创造了很好的社会价值,这就很可以了。

(4)

如今生活节奏明显快了不少,人们都想看书学习却都抱怨没有时间。所以,各种拆书阅读、转述大为流行!大概从两年前开始,大咖经验分享类的产品火爆出击,无论是之前积累深厚的专家还是思维敏捷的网红一股脑儿粉墨登场。人们发现可以用很低的成本得到以前难以想象的知识,于是开始疯狂吸收。运气好的个人得到提升就大赞互联网新模式造福大众,运气差的吃多了不消化就狂骂鸡汤有毒胡批乱讲。没必要啊!有的母鸡下蛋有的拉屎,你只要捡起鸡蛋洗洗就好了,何必要求她们只下蛋不拉屎呢?那反而不科学。

每个知识分享者都很辛苦,你只要取走你觉得有用的就好,不要苛求!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足矣!_第3张图片
—  END  —

你可能感兴趣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