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的文化快餐

“老公,您辛苦了,请换鞋,我已给您放好热水,请去泡澡。”说话的同时还附带一个大于10度的鞠躬。

听到这样的话,毫无疑问,你来到岛国日本了。

接下来你也许会听到:“泡完澡后,请看会电视,饭菜稍后就好。”

这样的场景,在电视剧里经常会看到。作为一个男人,觉得娶妻如此,夫复何求;作为一个女人,觉得为妻如此,不如早死。

乍一看,觉得这日本人的文化还停留在中国的封建文化,事实是否如此呢?

2018年,公司组织的日本“游学”之旅,定在元宵节这天出发。称之为游学,是有原因的,相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日本的景点真的太平常了(国内随便一座名山大川就能秒杀他们),所以就以学为主游为辅了,这更多的是一次文化旅游,感受一下日本当地的风土人情。

岛国的文化快餐_第1张图片
远拍日本的圣山——富士山

首先说明一下: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我无法绝对客观,肯定会掺杂一些主观因素,作为一个中国人,希望大家能理解。

男权社会

日本不仅仅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也是一个男权主义社会。大部分日本女人婚后只能被迫(父母是不会帮忙给子女带孩子的)选择做一个家庭主妇,家庭主妇是一种职业,为丈夫服务是应该的,一定程度上来说,这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男主外女主内。

而这种男权主义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有了变化。作为一个日本女人,在做家庭主妇的同时,她可以不用担心任何生活问题,比如说没零花钱,无养老、医疗保险等等,这些担心都是多余的,家庭主妇们所有保障费用都由她老公的公司负责缴纳(国内公司能做到,那就能把公司当家了),工资卡也交给妻子掌管,也就是说当一个家庭主妇,到了一定年龄后照样可以领到退休金。

日本女人作为家庭主妇,她们觉得家务是自己的本职工作。如果丈夫帮她们做家务,她会觉得丈夫侵犯了她们的工作权利,反而会觉得不高兴。这要是在中国,如果丈夫能帮妻子做家务,那妻子还不得乐开花。

日本女人的家庭主妇化,造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夕阳红离婚,到六七十岁时,丈夫退休了,天天待在家里,完全打乱了家庭主妇们已经习惯了的生活,相互看着不顺眼了,夕阳红离婚率陡增。

相反,要是在国内,少年的夫妻老来的伴,这个观念深入人心,要离婚趁早离,夕阳红离婚少之又少。

岛国的文化快餐_第2张图片
仿我国唐文化——清水寺

思想西化

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吃的是美国的“救济粮”,所以思想“西化”也很严重,最明显体现在“AA”制。

日本男生与女生谈恋爱,男生的成本很低,男女约会吃饭,也是“AA”制,结账的时候,服务员直接会换算成两张账单,分别递给这一对男女,各自结账走人,免去了桌上凑钱的尴尬。

朋友聚会也是“AA”制,甚至男方请未来岳父岳母吃饭都是“AA”制,这要是在中国,你这辈子就别想娶媳妇了。

这种任何消费都“AA”制成了日本男权社会的“封建”残余势力,我们的封建社会,也算是男权社会,几乎所有事情都是男人大包大揽,而日本的男权社会里,“AA”制竟然能活这么久,也算是个奇迹了。

后来经过询问导游,导致“AA”制盛行的原因是,日本贫富差距小,工资相对来说也不是很高,而日本的消费却不低,一个月的工资真不够请吃几顿饭。听到这里,瞬间感觉中国的幸福指数倍增。

岛国的文化快餐_第3张图片
日本人民智慧,白川乡的合掌村里的合掌屋(屋顶呈合掌状)

四个“jing”

所谓的四个“jing”,就是干净、安静、尊敬、求精。

不得不承认日本人是属“处女座”的,他们有着固有的洁癖,这种洁癖是怎么得以延续的,无从追溯。

日本的户外,很少有垃圾桶,在街道上走一圈,也许你连个垃圾桶的影子都找不到,所以,只要去日本旅游过的人,导游都会告诉你:把垃圾用垃圾袋装好带回酒店,扔到酒店房间里的垃圾桶里,然后由酒店的保洁给垃圾分类。

日本的垃圾分类很精细,其目的就是有利于垃圾回收再利用,日本目前垃圾回收再利用达到70%以上,世界领先。举个例子:在日本便利店买一瓶绿茶,喝完以后,丢垃圾要分三类,瓶子外面的塑料薄膜撕下来算一类,瓶盖算一类,瓶身算一类。

再去逛逛超市,在超市、街上等公共场所,都出奇的安静。我特地注意了街上汽车,几乎没有汽车按喇叭,我乘坐的这辆大巴车,竟然在这六七天里都没按过一次喇叭,这不得不使我佩服。

超市里也一样,大家都闷着头挑选商品,没有人大声喧哗,就这样,安静也成了日本人的一个标签(后来觉得这种安静,与日本木制建筑的隔音效果差不无关系)。

我甚至被这种安静的表象欺骗了,直至周六晚上去一家中国餐馆吃饭,餐馆的老板是东北人,我就跟老板聊天,问他来这里吃饭的是不是大多数都是中国人,因为在这餐馆里我看到了中国饭店的情景,热闹非凡,并不像之前公共场合那么安静,结果老板的回答令人意外,去中国餐馆吃饭的主要是日本人,他们也喜欢中国的美食。

后来跟导游聊天,讨论一下日本人为什么一喝酒就“原形毕露”,后来想想导游说的话,也不无道理,日本人工作压力很大,周末时各个餐馆、居酒屋是他们释放压力的场所,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吐槽”。

再来说说尊敬,日本人整天点头哈腰的,这是他们的文化,见到领导、同事、朋友等都得鞠躬,尊敬程度越高,鞠躬的角度越大,不管他们在酒后如何吐槽,场面上的礼节不能少。

上班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早上好,请多多关照”,然后是一个大于10度的鞠躬。下班的时候,要是先走得说一句“我先走了,您辛苦了”,也还得鞠躬。尊敬在日本也是一种文化标志。

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岛国,资源匮乏,大部分原材料只能靠进口,所以技术输出成为了他们的主导产业,对于日本的技术求精,不得不承认,确实值得我们学习。

小到日本的电子产品,包括元器件,大到汽车、造船等,日本由此也铸就了许多知名品牌,在此不一一列举。

我们不闭关锁国,妄自尊大,对于别人的先进需要学习,但不能完全照搬。历史总是波浪式地往前推进。

抗震

日本属于岛国,处于地震带上,几乎每天都有地震。于是,日本没有几十层的高楼,而且都是木制结构,抗震等级都是十级以上,所以日本的地震死亡率很低。

再回归到日本人的安静,这种木制的房子隔音效果相当差,如果再大声喧哗,那将是一种什么结果?

此外,日本这种木制结构的房子,木头的使用年限肯定没有钢筋混泥土使用寿命长,还需要不时更换保养。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祖宗的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日本的各种特点也只有在符合日本国情的基础上实行,同样我们的发展也要符合我们的国情,没必要去崇洋媚外。

对于中国地震死亡率,这让很多国人觉得羞愧,其实没这个必要,我们国家地震没有日本频繁,也不是完全处于地震活跃带上,如果我们全部按照这抗震等级十级以上来修房子,无论是从成本还是实际操作都是不可行的。

和服

和服对于日本人意义,就像唐装对于中国人的意义。

日本的和服源于中国的吴服,受我国唐代文化的影响很大,唐代以前的和服色彩比较单一,唐代以后,和服颜色逐渐多样化。

现代,日本的和服文化盛行于京都,在日本其它地方很少看到穿和服的美女上街,只有在京都才能看到大批穿和服的美女,穿和服的美女在京都的街上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京都的一张名片。

但是,穿和服在街上晃悠的大多数都是外国游客,租一套和服,上街走一圈,拍些照片,留作纪念。怎么判断穿和服的美女是不是日本人是个技术活。

穿和服本国的“花姑娘”和外国的“花姑娘”主要通过走路姿势区分,日本本国人穿“人字拖”拖鞋长度往往比脚要短,脚跟要在鞋跟之外,走起路来是踮起脚尖走路的,于是就有了那种小碎步的走路姿势,左一扭,右一扭,比较优美。此外,走路时双脚呈“内八字”,造成内八字的原因是,她们长年累月跪坐在脚后跟上。


岛国的文化快餐_第4张图片
穿和服的“花姑娘”

少子高龄化

日本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少子高龄化,这是日本文化“西化”造成的。跟随我们六七天的大巴车司机,目测年龄在65岁以上,要在中国,这年龄早就退休了。

日本没有计划生育,福利待遇也很好,生孩子几乎都由国家抚养,这种听起来让人羡慕不已的条件,对提高日本的生育率却没有任何贡献,恰恰导致了日本目前这种少子高龄化状况。

日本老人是不给儿女带孩子的,所以日本女人一旦结婚,生活就面临天翻地覆的变化。首先,日本女人结婚就要跟着丈夫改姓,所有与姓名相关的信息都要改一遍,如果离婚的话,那所有的信息又得改回来;其次,生完孩子的女人得自己带孩子,不要期望父母给你带,这也是日本女人结婚后成为家庭主妇的一个重要原因,孩子没上学之前几乎没时间去工作。

看到这里,相信国内的女同胞感觉自己幸福指数倍增。

日本人平均寿命87岁,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他们饮食中少油、少盐、少糖,再说他们也不帮子女带孩子,也没有劳心劳力这一说,所以寿命长。

日本人也没有养儿防老这一说,他们的福利体系健全,老了也不靠子女,医院也不允许家属陪床,所以他们很多人都不结婚,或者就算结婚也不生孩子,这也是文化西化造成的。

在这种环境下,有多少人愿意生孩子,给自己带来无尽的“麻烦”?

相比之下,要是在国内,中国的传统文化起了重要作用,我们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结婚不生孩子,抑或是不结婚,那不得被唾沫淹死?

结束语

通过此次旅游,我重新理解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

同时我觉得自己更爱国了,要想更爱国,首先得出国体验一下,体验完发现,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还是自家的幸福指数高。

对日本的景点,我实在不敢恭维。另外,由于时间较短,对于文化,我的理解也不能面面俱到,很多细微之处无法一一述说,比如日本洗手间都有两卷纸(一卷备用,表现了日本人的严谨),酒店的拖鞋不分左右脚(他们习惯了机械化、程序化,反倒少了点人情味)。一家之言,难免有不到之处。

你可能感兴趣的:(岛国的文化快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