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04 - 关于“良质”的随想

看到题目,可能很多人会疑惑,良质是个什么东西?这个概念其实来源于《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以下简称《禅》)一书,是假期间得到APP《李翔知识内参》10月3号的一个主题内容。

No.004 - 关于“良质”的随想_第1张图片

“七十年代的梭罗”

说到《禅》,其作者罗伯特·波西格的人生经历转折之大,令人感叹又发人深思,被称为“七十年代的梭罗”。1928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双子城,大学学习横跨化学,哲学,传播学;并曾到印度伯纳雷斯印度大学学习东方哲学,并担任修辞学教授。因东西方文化根基的分裂让他陷入焦躁,1961年被诊断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和临床忧郁症,多次入院治疗,1963年起接受了多达28次的休克疗法无果,而后转而通过写作来思考并表达自己想法。在经历1968年与长子克里斯一起骑着摩托车从双子城出发,一路横跨中西部旷野,洛矶山区和西海岸,途中经过复杂经历与深刻的反省思考,终于恢复自我的完整。简而言之,这是一部“可能自我治愈”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真实经历,而作者也通过这趟浩瀚的旅途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的思想哲学体系。

良质,佛与道,临在

而“良质”(Quality)是理解波西格哲学的关键。波西格说:世界分为良质,心和物。良质是二元世界之外,也就是心和物,理智与情感之外的第三种元素,是能够把二元世界同意在一起的元素。怎么证明良质的存在?波西格认为,要证明一个东西的存在,可以把它从环境中抽离出来。如果原先的环境无法正常运作,那么它就存在。比如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把空气从燃烧蜡烛的瓶中抽离,蜡烛就熄灭了。

同理,如果抽离良质,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便失去了美好的面目甚至消失。譬如市场会发生变化,只会买卖一些最基本的商品,酒,咖啡,烟草都会消失。诗歌也会消失,因为诗歌没有没有实际价值。进而,抽离良质的社会,就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奥威尔的《1984》,只剩下单纯的功能和实用而已。

如果这么说,一般读者可能觉得“良质”是特别高层建筑的概念,与一般人的生活似乎并无联系。但波西格说:“良质就是佛,是老子说的道。” 因此,良质应存在于日常的事事之中。 如何能分辨出一件事中是否存在良质?波西格又提出了另一个与良质息息相关的概念 - “关心”,“如果一个人在工作的时候,能够看到良质,而且感觉到它的存在,那么他就是一个懂得关心的人。如果一个人对自己所看到的和手中所做的都细致入微的关系,那么他一定有某种良质的特性。”

读到这段话,让我想起以前很喜欢的埃克哈特·托利(Eckhart Tolle)的系列书籍《当下的力量》《新世界:灵性的觉醒》,书中也在探索世人如何处理自己与自己的内在世界,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书中也提出一个概念:一个人的“临在”(being),指人与生俱来的能无时不刻关照自己思想与行动的内在觉知。在我看来,波西格的“良质”与“关心”,与埃克哈特的思想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有对生活的一事一物,付出足够的关注,而内在又能保持足够的清醒与专注,也就是时刻保持“临在”的状态,才能达到对一事一物足够的“关心”,最终才能达成“良质”,也就是埃克哈特说的人生而来的“自在而完美”的状态。

进一步来说,为什么波西格会说良质是咱中国人说的道,也是在说,因为做事的过程倾注了关心,符合了事物本身的规则,最终展现出了事物本来美好的自然品质,而并不是额外创造了什么更加厉害的性质。也如王阳明所说,此心俱足,不假外求。于是说来,此次阅读最大的惊喜,是看似某个新的概念,其实背后的道理与自己所知所信道理其实是想通的,因此更加坚定之前的信仰。

在睡眠中寻找良在

然而惊喜之余,却另有种捶足顿胸的懊悔之感。为何,因此当时当刻看到那篇讲述“良质”小文的自己,其实正陷在为了工作上一个难题深夜辗转反侧无法入眠的状态。身体躺在床上,设好了第二天的闹钟,脑袋却不愿沉睡,勉强听着得到APP的音频便觉失眠也不那么浪费时间。但反省这样的状态,岂不是与文中提及的投入关心,达到良质的状态相去甚远么?谁说睡眠可以马马虎虎应付,不应该也在睡眠这件事情上寻找良质吗?

想到此,身体内突然升腾出一股放松之感,四肢也突然变得舒展而微微沉重,卧室窗外的夜似乎也突然有了深邃的颜色,如墨水般突然浸透了世界。隐隐约约,似乎感受到了睡眠本身之于生命的某种重要的意义,必须慎重对待。于是想着,若能在睡眠这样的每日之事中也寻得良质,那如一呼一吸,一言一行,也必能有一种带着“良质”的更为优美的行事之式,而生活本身也会因为认真而更具有美感吧。 这也许便是偶遇“良质”这个概念带给自己生活最大的启示和期待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No.004 - 关于“良质”的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