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cking comfort

今天早上公司一销售发我微信,让我处理一个工作问题。我说我在医院看病,对方问,病的重吗?我说,很重才来医院的。对方突然感慨了一句,太拼了。看到这三个字第一反应就有了不好的情绪。我生个病跟我太拼了有什么关系?难道所有生病的人都是拼出来的病,不拼就永远不会得病吗?他对我的所有的了解,就是我的朋友圈,而我每天在朋友圈更新公众号,这就是他所理解的拼。

当情绪过去之后,我运用了我的元认知能力思考两个问题:

1.我需要拼吗?

2.我为什么不喜欢别人说我在拼?

我需要拼吗?这个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有那么多地方,想要改变,我肯定不能让自己停滞不前,形成一种心理惰性,因此我必须要保持一种动力,拼上所有的力量朝着我希望的方向不断发展。

伯凡老师说,每个生命体,每个组织,只要它存在,它就处在一个看不见的传送带上。就像我们人一出生就站在了一个传送带上,传送带的尽头是火葬场,我们唯一能做的事就是意识到这个传送带的存在,和意识到这个传送带的方向。

人以各种努力,尽可能的朝传送带的相反的方向跑,跑的结果当然不是最终逃离火葬场,它只是延缓我们走到那个终点的时间而已。

任何组织也一样,不管你现在是多么的繁荣昌盛,风光无限,这个组织必须意识到,如果不做任何努力,也会很快地到达那个终点。想想当年的诺基亚就是一个案例。

华为目前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5200亿,在大家都说生意不好做的今天,华为仍然保持年增长率百分之三四十,但是任正非却让华为保持警醒,防止懈怠。

《孟子》中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的天性就是追求安乐,现在的种种科技发明都是在帮助人类朝舒适的方向发展。但是舒适又是滋养惰性的温床。我也可以拒绝学习,拒绝改变,选择舒服,一旦惰性成为惯性,舒适区就成为了我人生最大的枷锁。当我再想逃离舒适区的时候,我可能几乎动弹不得。就像很多成年人,当他们离开学校,很久不学习后,就再也不想学任何新的技能。

要想不断学习和改变,就必须让自己离开舒适区。人的身体和大脑都有偏爱稳定性的倾向,一旦达到稳定,我们就会感觉舒适。但是在舒适区止步不前,你就永远不会进步。就像你在健身房锻炼,如果能轻松拿起10公斤杠铃,教练马上会帮你加码到15公斤,这样虽然你会感觉到肌肉的疼痛,但是在每一次疼痛中,你的肌肉才会变得更结实。

相反如果你永远都在10公斤的力量上重复练习,你的身体就会习惯了这个力量,慢慢地不会有任何感觉,形成了一种习惯,你是舒服了,但你想要的好身材也永远不会有。

伟大的谷歌公司在2015年成立了一家母公司Alphabet,他们也在他们的官网上给出了解释。简单地说,Google现在变得越来越越臃肿,现在要按照业务把子公司全部独立开来,目的是让每个部门都能清晰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这样更加有利于创新。在公告中还特地加了一句“Push yourself out of the fucking comfort "! 如果让我翻译成中文,我会说,去他妈的舒适区!

第二个问题,明天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Fucking comf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