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会演讲的造反派

  第四节:会演讲的造反派

  时间快得像闪电,距离《凡尔赛条约》签订和希特勒出道已经过了3个年头。1923年11月,此时的希特勒已经把"德国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它有一个更加响亮的简称:"纳粹党"。

  有意思的是,"民族社会主义"在德文中的意译其实是"纳索斯(Nasos)",它与"纳粹(Nazi)"的读音有点像,而"纳粹"在巴伐利亚语中的意思是"头脑简单"。其实"纳粹"这个词最开始是希特勒的对手们赋予"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的贬义称呼,结果用起来反而更有知名度,于是干脆就不改了。

  "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依靠贬义成名的名词。"

  "什么名词?"

  "屌丝。"

  希特勒已经成为"纳粹党"名副其实的领导者,受到他演讲天赋的蛊惑,他的党派已经拥有3万5千余人,这在巴伐利亚地区已经是数一数二的大党了。就连一战中最出色的陆军指挥官,兴登堡元帅的得力助手,希特勒曾经上级的上级----鲁登道夫上将,都被希特勒洗了脑,加入了"纳粹党"的阵营。

  希特勒手里可是握着好几张王牌了。有一支带有武器的武装冲锋队;有一张宣传纳粹思想的《先锋报》报纸;有一个军人地位很高的上将;如果再来一个政府高层的支持,他就可以凑成"炸弹"了。正在这时候,国际上又发生了两件事情,给他创造了"叫地主"的机会。

  "《先锋报》在创办初期为了吸引广大青少年购买,居然大幅刊登带有政治讽刺的黄色漫画。"

  "真是供求营销学的经典案例。"

  第一件事:1922年,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领导了一场"罗马进军"的政治运动。这个运动也是相当的简单粗暴,意大利法西斯政党的领导人墨索里尼在报纸上发表一篇《革命宣言》的文章,然后号召全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者挺近罗马,向政府要权。

  贝尼托·墨索里尼是正宗意大利人,靠着多年的摸爬滚打,成为了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党魁。当时的意大利同样面临着党派纷争的问题,法西斯党便靠着打击社会民主党发家,迅速以燎原之势占据了整个亚平宁半岛。

  墨索里尼振臂一呼,

  "法西斯蒂!向罗马前进。"

  紧接着就有10万法西斯党员分四路向罗马挺近,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面对向罗马逼权的法西斯,刚刚上任的意大利总理鲁伊吉·法克塔缺乏人格魅力,有点人生地不熟,居然没有第一时间到军方拜码头。一向高傲的意大利军方自然就不卖他的帐,直接拒绝了总理要求镇压法西斯党的要求。拉着一副囧脸的法克塔双手一摊"该怎么的就怎么的吧,我不干了",灰溜溜的就下台了。结果不费一枪一炮,意大利当时的执政党就投降了,直接把政权让给了墨索里尼,真是如意大利整个二战历史一样具有戏剧性。

  第二件事:1923年初,因为魏玛共和政府实在顶不住各方的压力,整个德国金融业开始崩盘,政府不得不多印钞票来榨取国民收入,于是,通货膨胀就停不下来了。其实这也挺难为魏玛政府的,生产资源(主要是煤)被外国(就是法国)控制了,海外殖民地被没收了,生产原料紧缺,富人纷纷选择跑路。工厂普遍倒闭,国内党派争斗又不断,还有一笔巨款要赔付,怎么可能不崩盘,怎么可能不混乱。不过,面对日益失控的通货膨胀,魏玛共和政府的态度却很暧昧。他们认为这未免不是一件好事,因为德国的通货膨胀必然也会影响到周边的国家,到时他们的商品就无法销往德国国内,必然会引起贸易顺差。

  "这就相当于本国造出的商品卖不出去,只能销往国外,而外国的商品销往德国国内又不赚钱,这就产生了贸易顺差。"

  此时的魏玛共和政府其实还赚了一些小便宜,通货膨胀可以让货币贬值,赔付给战胜国的金钱就相当于"减少"了;贸易顺差则相当于从周边国家吸钱,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不过,这些都是国家层面的事,好处却没有进到德国人民的口袋里。魏玛德国缺乏调控经济的手段,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贬值根本刹不住车,德国市场上一根法式硬面包的价格由年初的165马克涨到年底的10亿马克,一年翻了600万倍,那些靠工资吃饭、养老金养老的中产阶级瞬间变得一无所有。

  "去买面包的时候,我们德国人是不会排队的。如果第一个人用100亿马克可以买10个面包,那第十个人的时候估计就只能买9个了。"

  "所以,笔者呼吁大家少存钱,因为存钱有时候就是存纸。"

  法国最郁闷,因为他正是德国经济危机占便宜占得最多的国家。现在德国又说还不上钱了,立刻就进入了翻脸模式,任何赊账的机会都不给,直接联合比利时组成7万大军开过莱茵河,占领了德国经济的心脏---鲁尔重工业区。这无疑给困境中的德国落井下石,也难怪17年后德国把法国往死里整,这都是报应呀。

  墨索里尼的成功和魏玛政府的失败,让希特勒热血沸腾。他开始在心里进行比较,别人一场10万人的党员游行,轻轻松松就拿下了整个意大利。我有3万5千人,不说拿下柏林,难道连一个巴伐利亚州都搞不定?还等什么,武装起义,就是干。

  现在,他手上有了三张王牌。再凑齐一张,就必定拿下巴伐利亚。能够拿下巴伐利亚,柏林肯定就不远了。这最后一张王牌便是"政府支持",而这张王牌其实由三个"冯"组成。他们是冯·卡尔委员,冯·洛索夫将军和汉斯·里特·冯·赛塞尔上校,分别代表了巴伐利亚州德国政府、军队和警察的最高权力。

  "德国人怎么那么喜欢'冯(von)'这个中间字?因为只有贵族才能用这个字,这也是德国贵族封号的一种形式。"

  "我就说冯巩的后台绝对不简单。"

  "………"

  于是,一场武装政变的阴谋在希特勒的心中开始酝酿,而且并没有酝酿多久,他就决定付诸行动了。

  "傻瓜的标准配置:行动永远在思考前面。"

  1923年11月8日晚上,阴谋就这样开始了。又是在啤酒馆,又是社团活动,但这回却是冯·卡尔的主场,他与其他两位"冯"正在进行民主党派集会。

  台上是讲的口水横飞的卡尔,台下是听得掌声雷动的民主人士,然后希特勒就出现了,他身后跟着25名身穿褐色制服的冲锋队队员。希特勒跳上啤酒桌,对空鸣了一枪,大叫道:"这个大厅已经由六百名有重武器的人员占领,任何人都不许离开大厅。巴伐利亚政府和德国政府已被推翻,临时全国政府已经成立。陆军营房和警察局已被占领,军队和警察正在纳粹旗下向市内挺进"。这句话基本就是用来唬人的,整个大厅只有25个人是属于希特勒的。巴伐利亚和德国也还好好的,军队和警察他连一个人都没控制住。至于其他的纳粹党人,只是在他的命令下到各个交通要道集合,与当地警察对峙罢了。

  这说明了什么?已经拥有3万5千人的纳粹党头头去搞武装政变,居然只带了25个人。而且还是到人家的集会场所去,那里少说也有三百来人,真要打起来可是以一挑十呀。

  "希特勒如果当不了元首,当个铜锣湾扛把子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很明显,当时的纳粹党还没有做好准备。要么是没有动员,要么就是动员效果不佳,笔者估计这3万5千名纳粹党徒,真愿意跟着希特勒搞武装政变的还不到2000人。

  然后怎么办呢?希特勒的幻想估计是:拿着手枪比划几下,三个"冯"就倒戈了,然后把巴伐利亚交给希特勒,死心塌地跟着希特勒打天下,最后进驻柏林控制整个德国。这简直是一场没有技术含量的政变,三个"冯"好歹也是军政一把手,难道就这样没见过世面的?

  果然,他们三个摆出了一副"我们绝不和你一起搞政变,你要是不高兴,就一枪打死我"的态度,希特勒瞬间就变得束手无策起来。难道还真打死他们三个?三个死人怎么控制军队和警察?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浪费掉了。最后他不得不叫来了纳粹党的名义主席--鲁登道夫上将,而鲁登道夫上将却是一副头都快炸了的表情。因为希特勒搞政变,压根就没告诉过他,没错,居然没有告诉"形象代言人"。

  酒醉骑老虎,酒醒接着装。这鲁登道夫上将也是见过世面的人,难道跑过去对着希特勒一个耳光,然后对着三个"冯"道歉:"不好意思,我们党派中出了神经病。你们就当什么都没发生,明天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哈"。

  事已至此,只有一路走到黑了。鲁登道夫上将不得不加入了希特勒的阵营,劝说有点交情的三个"冯"投降。三个"冯"也因为老上将的面子,勉强答应跟随纳粹党进行政变。这简直就是玩过家家嘛,希特勒要是早点把鲁登道夫上将搬出来,这么重要的事情不就早解决掉了。

  这又说明了一个事实,当时的纳粹党高层存在分歧。武装政变这么大的事,都不叫上形象代言人,别人怎么可能卖你的账。很显然,希特勒是想突出自己,他想让自己成为这次政变的带头人,从而弱化鲁登道夫的作用。连要挟军政一把手都不请他,事后发现自己魅力不够完全搞不定,才屁颠屁颠赶快跑去请,真是让希特勒这个党首丢足了面子。

  看到三个"冯"被鲁登道夫说服成功,希特勒还是小松了一口气,起码政变的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于是他离开啤酒馆,把三个"冯"交给鲁登道夫上将,自己上街号召他的纳粹党员去了。有趣的是,憨厚并且富有正义感的鲁登道夫转头就把三个"冯"给放走了。老头子,他们就口头说会支持你政变,你就信了呀,何况你还拿枪指着人家呢。

  果不其然,三个"冯"逃出啤酒馆以后,迅速组织军队和警察防御慕尼黑的各个交通要道。他们又立刻给柏林发出了一份电报,第一时间获得了柏林关于打击纳粹党及其颠覆政府行为的正式文书。当这一切已经完成,注定这次政变将要失败的时候,希特勒才刚刚"检阅"完冲锋队,回到空荡荡的啤酒馆。此时整个啤酒馆里只剩下一脸茫然的鲁登道夫上将,三个"冯"早已消失无踪。

  "你这头蠢猪,我们都被你给毁了。"

  我想当时希特勒是这样对鲁登道夫上将咆哮的。要说到最后政变失败的原因,鲁登道夫在放走三个"冯"的事情上是要负主要责任的。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干政变这种大事,可一定要精诚团结啊。

  "我们组成人墙,向政府迈进。我相信,政府是不敢开枪的。我相信,人民是支持我们的"鲁登道夫这样对希特勒说道。

  这应该算是计划B吧,如果三个"冯"誓死不与希特勒合作的话,这应该就是政变的最后方式。是不是感觉就是墨索里尼"罗马进军"的翻版?抄袭,这绝对是抄袭。

  于是,在慕尼黑的街头,几千纳粹党人在鲁登道夫和希特勒的带领下,像游行的学生一样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向慕尼黑的广场舞集会中心……哦,不,是象征城市中心的音乐厅广场走去。如果说这场政变和普通游行还有什么区别,那就是纳粹党人还带着几把枪。

  队伍的前列都是纳粹的中坚分子,除了鲁登道夫和希特勒,还有三个非常重要的人需要说明一下,他们在将来可是纳粹党的中流砥柱。

  赫尔曼·威廉·戈林上尉。一战战斗英雄,王牌飞行员。他曾经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红男爵"飞行小队的指挥员。

  说到一战时期的飞行员,最出名的当属德意志阵营绰号"红男爵"的里希特霍芬了。在那个飞机刚刚出来的年代,可是只有长得帅的贵族才能当飞行员的,所以大家可以脑补他们在腐女心中的地位。里希特霍芬也不例外,他出身名门,在整个一战中,开着一架红色涂装的飞机横扫空战战场,杀得英军战斗机片甲不留,许多英军甚至在自己的飞机上涂上了"一定打下红男爵"的字样。不过,这依然阻止不了里希特霍芬的空中屠杀。整个一战,里希特霍芬共击落敌机80余架,这在战斗机还未批量生产的年代,可谓是极限记录。可惜,最后他还是折戟沙场,被一发从地面射来的步枪子弹击中了心脏。

  "这几乎不可能的子弹,也让我对抗日电影中用步枪击落飞机的桥段,又增加了少许信心。"

  里希特霍芬死后,接任"红男爵"飞行小队队长的便是戈林。在一个拥有如此多传奇经历的人身后补位,戈林其实也很纳闷的。即使干得再好,也要被人拿着与前任进行比较,怎么比都是输的。也幸亏里希特霍芬英年早逝了,否则,这个小队长还轮不到戈林,那二战时的德国空军总司令的位置也自然就轮不到了。不过,只要是英雄就有宣传价值,戈林成为空军总司令后,便将德国第一支组建的战斗机联队命名为"里奇特霍芬队"。

  "你英年早逝,我英年早胖。"

  墨索尼里:"英年早秃………。"

  戈林在一战中一共击落了22架敌机,和红男爵比的确是弱爆了,这或多或少给他造成了一点心理阴影,一战结束后的戈林便深陷颓废不能自拔。同样是贵族出身的他,整天在慕尼黑无所事事,天天买醉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最后竟不知什么原因招惹了德国共产党,被人狠狠的揍了一顿。拥有一颗贵族飞行员自尊心的戈林毅然投入希特勒的怀抱,积极参与反犹、反共的事业当中,成为一个彻底而纯粹的纳粹党徒。值得澄清一下的是,因为负伤后依赖吗啡的缘故,留给他的影像资料大都是他体态臃肿的样子,其实他年轻的时候很帅,比壮志凌云中的阿汤哥还要更有飞行员的范儿。

  "所以,吸毒不一定使人变瘦,还有可能让你变胖,但终究还是变得丑陋。"

  海因里希·希姆莱,一个普通宫廷教师的儿子。

  希姆莱出生的时候,身为宫廷教师的父亲为他请来了自己的学生--维特尔斯巴赫·海因里希亲王,并希望亲王能够成为希姆莱的教父,亲王看在自己恩师的面子上应允了,于是,希姆莱获得了以王族姓氏海因里希做名字的权力。

  "注意是以姓为名,认个干儿子就赐姓?那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现在那么多高学历教师抢着去贵族学校教书,随随便便就能认一个王室贵族做自己下一代的干爹,这种'荣耀'可不是随便有的。"

  "亲王是我干爹,那作为干儿子的我,怎么能给干爹丢脸。"

  成为一名德国军官,便是希姆莱的终生目标,但造化弄人,羸弱的身体和不济的运气让他离军官的梦想越来越远。一战结束后,身心疲惫的希姆莱不得不接受了父亲的安排,成为一个养鸡场的老板。一次希特勒的演讲,彻底的改变了这个比希特勒年轻11岁的小伙子,并很快让他成为了恶魔的忠实粉丝。希姆莱后来成为屠杀犹太人的最大刽子手。

  这个时候的他还太年轻,只能默默的走在队伍的后列,但10年之后,他便成为了纳粹党中的核心人物。

  鲁道夫·赫斯,一个出身在埃及亚历山大港的德裔商人。

  这个受过良好教育,毕业于慕尼黑大学的商人之子,对经商居然没有什么好感,对物理和数学却情有独钟,但他没有成为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的志气,大学毕业后,依然投身军旅参加一战。

  前面曾说过,在一战期间获得"二级铁十字勋章"是烂大街的荣誉,1325万参战德军发了约400万个,几乎占了1/3。赫斯就获得了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为此他两次身负重伤,差点提前去见俾斯麦。不过,他始终未被授勋"一级铁十字勋章",即使"一级"的授勋率也高达1/90。可见赫斯在一战还是混得不怎么样的。

  在那个年代,要想在军队里混的好,权力第一、金钱第二。贵族出生的戈林是个上尉,商人出生的赫斯就是个中尉了,这让明显比他们两个"玩命",却没有权钱交易的希特勒下士很丢面子。

  "世事不公呀。"

  "有啥子不公的,我们现在不都成你小弟了?"

  回到政变现场。终于,游行队伍与拦截他们的警察在音乐广场的统帅堂相遇了,已经接到上级明确命令的政府警察是绝对不会放这些纳粹过去的。

  "乡亲们,都回去吧,不要闹事了,回去好好过日子。"

  "日子过不下去了,赶快投降,投降,投降。"

  "砰....."不知道谁放了一枪。

  "靠,纳粹开枪了,还击。"

  "靠,警察开枪了,还击。"

  于是,冲突就在这糊里糊涂的第一枪后爆发了。"砰。砰。砰"如鞭炮般的枪响声充斥了整个音乐广场,到底由哪一方先开的枪,已经不重要了。在枪声响起的那一刻起,鲁登道夫和希特勒就已经明白,政变已经彻底结束了,自己手中的冲锋队是一些什么货色,他们还是很清楚的。打打群架,挑衅下共产党人还是可以的,要和正规警察进行对抗,那就有点扯谈了。

  都参加过一战,也都明白枪声的可怕,纳粹党的两位核心人物却做出了不一样的举动。希特勒第一时间趴在了地上,这让他躲过了第一轮射击的子弹,虽然形象与意志背道而驰,但起码保住了性命。而鲁登道夫上将则傲然挺立,面对呼啸而过的子弹,面对正朝着他们射击的警察,泰然自若,以一个真正军人的步伐走了过去,穿过警察方阵,来到统帅堂前。

  "真是酷毙了,比好莱坞电影中背对汽车爆炸点烟的镜头还要酷上一百倍,这种真男人才是军人的风范。"

  希特勒呢?别说希特勒了,就连一个纳粹党徒都没敢跟在鲁登道夫上将后面,人与人之间的素质此时立见高下。为了挽回点颜面,希特勒在事后反复解释,其实是因为挽着自己手的戈林中枪倒地后把他给拽倒了,自己的手都给拽脱臼了。

  "你说是不是,是不是,戈林?"

  "是………是………"

  戈林这锅背的,也是毫无破绽。

  政变的游行队伍简直不堪一击。一轮枪声响过以后,一切就成鸟兽散了。鲁登道夫向警察投降;希特勒用兔子般的速度跑了;戈林一只脚被子弹击中,一瘸一拐的逃到了奥地利;希姆莱则跳上最近的一辆救护车,一溜烟的不见了;赫斯紧随其后,也飞快的逃到了奥地利。

  希特勒的武装政变就这样草草的结束了,没有一丁点可歌可泣的地方。如果说有什么让人感到惋惜的,那就是18个人成为了这次冲突的牺牲品。14人是希特勒的纳粹党员,4人是警察。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四节:会演讲的造反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