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和哲学,谁更惨?

“你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吗?”

这是每一个学心理学人都将面临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则长期盘踞着“十个气死心理学家的问题”的榜首。

大众对科学是无知的,但大众却能知道自己对量子力学的无知,却不知道自己对心理学的无知。心理学的书目长期与读心术、星座、励志、心灵鸡汤、成功学书目摆放在一起,大众不是对心理学有一个错误的印象,就是以一种大师的态度对待心理学研究,好像自己是个有心理的人,就能懂心理学了。只是,他们自己是个有脑子的人,却为何不懂脑科学呢?不知道否定后件能不能推出否定前件。

作为严肃学术研究的哲学,命运比心理学也好不到哪里去。“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种保安三问长期被认为是哲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哲学书目也常和心理学书目一起,被摆在读心术、星座、励志、心灵鸡汤、成功学书目的旁边。公众对哲学的无知,也未曾被他们自己所知。雅典人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无知的无知,才遭到苏格拉底的鄙视。可现实总是残酷的,“烦人的”苏格拉底被民主投票处死了。不少中国大陆人长期受到官方宣传教育的影响,更是对哲学有一种完全错误的观念,还好中国没有民主投票的制度,否则当我指出公众的愚蠢时,还真要担心是否会被投票处死呢。

心理学事实上是什么样呢?

心理学是个年轻的学科,与所有学科一样,它脱胎于哲学。1879年,冯特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的诞生。不过冯特当时的身份,依然是莱比锡大学的哲学教授。心理学经过130多年来的发展,已经愈发成熟,它渗透进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心理学研究人类的行为与心理过程,其下细分为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人格心理学、异常心理学、演化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等诸多领域。每个领域或依据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或依据自己具体的研究对象而设立。因为心理学本身不如物理学那般硬科学,所以对实验的挑剔程度格外的高,生怕遭到生物学的鄙视。通过对心理学的认识,你不仅仅能收获一些有趣的科学知识,更是能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特别是对实验方法的理解。实验这可是科学进步的最大动力,通过实验,你能在纷杂的世界中找到有用的数据,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加工,你更是能找到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甚至因果关系。一旦我们洞悉人类行为或者自然现象背后的规律,我们对它们就多了一重理解,也便能更好地预测未来、控制环境。

哲学事实上是什么样呢?

哲学是一个相当古老的学科,源于2500多年前的希腊。但我这话说的其实有点不严谨。因为当哲学出现时,它其实不是一个专门的学科,而是所有的学术工作都被看作是哲学研究。对大自然的研究被叫做自然哲学。所以牛顿那本标志着近代科学诞生的书叫做《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但哲学发展至今,却不想其他学科那般愈发壮大,反而越来越小了,这使得霍金发出了“哲学已死”的论断。

哲学作为一个学科母体,当子女慢慢长大时,她本应感到骄傲。但子女长大后,却对母亲有着一种鄙视的态度。现在学科如此之多,细分领域的研究又如此之深。大部分科学家都不知道彼此在做什么。哲学这位老妈妈也是如此,到了今天,她的工作也不为自己的子女所知晓。

哲学就是通过概念分析来澄清思想。按传统的划分,哲学下有形而上学、认识论、伦理学三大领域。现代多以哲学研究的具体对象划分、比如科学哲学、心灵哲学、语言哲学等。作为一个闲扯(思辨)的学科,它对论证的严苛程度更是无以附加。每一个概念都要得到清晰的定义,每一个论证都要经历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们的拷问。他们的思维遍布各个领域,从人生的目的到语言的意义,从科学的本质到美好的生活。哲学家们不断发问,不停地思考着我们所关心的一个个“大问题”,他们不仅仅在做一个高难度的智力游戏,而是在各个领域,提供一些闪光的洞见,同时也拷打着那些自以为是的人们。

随着信息的爆炸,垃圾信息的绝对数量越来越多。浏览垃圾信息的最大坏处,并不是浪费了我们宝贵的生命,而是用错误的信息占据了我们的头脑,让我们会做出种种愚蠢的行为。心理学和哲学是我最爱的两个学科,但它们也是饱受误解的两个学科。普通人对学术研究的无知,不仅仅使其不能享受这些知识成果带来的好处,更是让大众在日常生活中犯下一些本可以被避免的错误。

心理学和哲学,就像是象牙塔里的窦娥,不断经受着来自公众的误解。比起那些公众们不了解的物理学与化学,它们更急需科普工作者的普及。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和哲学,谁更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