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常规的小手术
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吧~
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因患鼻窦炎多年,实在难以忍受疾病困扰,接受了医生的建议去做个手术来根除,这个手术危险系数并不高,但是在手术过程中却出现了一些意外。
实施麻醉之后,医生要把喉罩放到患者的嘴里,但却因为她下颚骨肌肉过于紧张,一直无法放进去,医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像加大肌肉松弛剂的剂量、换上更小型的喉罩,但都无济于事,就在医生思考怎么放喉罩的过程中,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患者进入昏迷状态但没有氧气供应,心率越来越低,情况越来越焦灼。
这时还有一种方法可以解决,那就是气管切开术,不通过口腔来供氧,但是医生们的注意力都被喉罩限制住了,就连护士出声提醒可以用气管切开术的方法也被无视。
等到医生们把血氧饱和度恢复过来的时候,一切都太迟了,患者在极度缺氧的状况下度过了20分钟,已经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后果——患者脑部出现了毁灭性的损伤,进入了ICU。
术后主刀医生对家属说,“麻醉过程中出了一些问题,这种事情在所难免,麻醉师已经尽力了,但于事无补。这是个偶发事故,我们感到非常抱歉。”
最终结果则是,患者在历经13天的昏迷过后,离开了人世。
你看完故事之后是不是有这些想法呢——那些医生在搞什么?为什么无视护士的提醒?他们也太不专业了,事后怎么能那样对家属解释?这明明不是偶发事故,这种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啊!
先别着急谴责他们,上面这个故事是马修·萨伊德在他的著作《黑匣子思维》中的一个案例,书名取自飞机上的黑匣子,黑匣子可以记录事故发生时飞机上的真实状况,为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做最客观的证明。
书中也对比了医疗业与航空业对待失败的态度差别之大,来教我们如何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失败,以及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失败这件事。
闭路循环
上面的案例也可以算作一次医疗事故了,医疗事故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角落。
1999年,美国医学研究所发表了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美国每年死于医疗事故的患者在4.4万到9.8万之间。而另一份报告中,哈佛大学教授指出,每年仅在美国就有约100万患者因诊疗失误而受到伤害,12万人因此死亡。
这个数字简直触目惊心!为什么医疗行业的事故率如此之高?
往往因为疾病产生的原因太复杂,而医生又必须在严重的病例面前迅速做出抉择,有时就算最后做出的抉择是正确的,但因拖延反而已经酿成了大错。
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恰恰是医护人员以一个医疗从业者应有的勤奋和道德标准来要求自己才发生的。这听起来有些荒谬,但事实确实如此。
医护人员的心理负担极大,他们经过社会长期的栽培,他们就是完美的象征,不容许错误的发生,社会各界都对他们有这样的期许,令他们本身也非常抗拒错误的发生,他们很难接受自己犯错,认为犯错等于无能。
在这种行业的观念引导下,他们会本能的去掩盖发生的错误,即使他们自己意识不到。
意识不到自己犯了错,就无法从错误中寻找原因吸取教训,这就陷入了闭路循环。
在开头那个案例里,事后经过调查,当事医生的注意力就是完全被喉罩限制了,在一个人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时候,是感觉不到时间流逝的。在他们看来,事实就是患者体质特殊,他们已经按照规程操作,但最终还是避免不了悲剧的发生。
闭路循环这种现象在社会各界都存在着,甚至在你我身上,也都存在闭路循环的影子。
认知失调
黑匣子思维中,还讲了一个有趣的邪教故事。
上世纪50年代,有一个名叫基奇的人,她声称自己接触到了外星的神,神告诉她世界将在12月21日毁灭,于是相信了这个预言的人纷纷离家出走,搬到基奇的家中,等待末日前外星宇宙飞船的救援。
结果可想而知了,荒诞的预言并没有成真,世界并没有毁灭。
然而当这个预言破灭的时候,追随者们不但没有对此提出质疑,还纷纷相信是他们的诚意感动了上苍,令神明改变了毁灭世界的决定,更加剧了他们的信仰,甚至还要奔走相告,去招募更多的信徒。
先别忙着笑,这个故事并不是要表明邪教成员多么可笑,而是从这件事上就能体现出人的本质。
在面对我们深信不疑的信仰遭到质疑甚至有直接的证据对信仰造成挑战时,我们往往会按照自己内心偏向的方向对这些证据进行修饰,去篡改、解释这些证据,而不是选择转变我们的信仰。
这是认知失调的表现。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聪明的、理智的,做出的判断都是对的,尤其是地位在团体范围当中处于比较高位置的人,这种情况下,当他搞砸了一些事情之后,就更不愿意去承认他错误,往往会找无数的借口来粉饰错误。
承认错误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伤自尊的一件事,但是如果这种自尊如此脆弱,需要无数借口来粉饰,连一次失败都无法面对,那么去保护它又有什么意义呢?
试错策略
了解了闭路循环和认知失调的可怕后果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那就是主动对抗认知失调,学习”开路循环“的思维模式——直对失败,主动试错。
首先,彻底改变我们对错误的认识,我们要直面自己犯的错误,才能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分析我们为什么会失败,找出表象下的根本原因,就能对症下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同时,我们也需要对抗失败的毅力,无论一个人的天赋有多高,如果在遇到问题时轻易放弃,那么进步的过程就会被破坏。主动去试错,坚持不屈服于失败,往往成功就悄然而至。
贝克汉姆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足球明星,然而大多数人只看到了他在球场上光鲜亮丽的一面,却很少人了解他在场下的艰苦训练。他从六岁的时候就开始练习颠球,一开始他只能连续颠5、6个,经过半年的练习,他可以颠50次,到9岁的时候,他已经可以颠2000次了。这时小贝克汉姆才开始了下一项新技术的练习:任意球。一直到他走上球场,历经了无数次失败得出经验教训之后,才成就了现在的贝克汉姆。
这就是从失败中学习带来的结果,积累到达一定量的失败之后,量变引起了质变,最终取得了成功。
拥抱失败
《黑匣子思维》在最后列出了两种思维模式,固定型和成长型。
现实生活中,那些总是受到表扬,没有经历过一丁点挫折,认为成功是由天赋决定的人往往是最脆弱的,一次失败可能就会让他们一蹶不振,他们害怕失败,害怕被别人指责,他们是固定型思维模式。
而成长型则是认为我们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过努力得到提升的,他们把每一次犯错都当成是进步的机会,越挫越勇,从失败中学习。
当然思维模式不是二元对立的,毕竟大多数人都相信成功是天赋与努力共同合作的结果,但这两种思维模式则代表了内心的真实倾向性,这种想法往往决定了他们的行为。
其实,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都会遭遇很多次失败,只是有些人视失败为洪水猛兽,避之不及,在遭遇失败之前就早早为自己找好了借口;而有些人则视失败为朋友,从失败中获取进步的机会,一点一点走向成功。
这本书让我对失败有了改观,认识到失败的真正意义,尽管要学会正视失败可能有一定的过程。
同时,也希望看到这里的你,能够学会直面自己的失败,理智地克服对失败的恐惧,从失败中成长,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