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不活的书店

养不活的书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上周从合肥高铁站坐车,因为时间很充足,就在站内随便逛逛。除了青一色的快餐外,我发现还有一个安静的角落,里面灯光柔和,音乐清缓。是个书店,前言后序。真是惊喜。木质的书架摆满当前畅销书,高脚凳上一个女孩带着耳机摆弄着手机。收银台里面,年轻的店员正在调制饮品,手法娴熟冷酷。搅拌机里研磨的冰块发出好大的声响,跟这个安静的环境有些不搭。我随手拿了本《再见,萤火虫小巷》,看书封上写着这是《萤火虫小巷》的后续,便打算买下。付钱的时候,我问能不能打折,小姑娘说有卡85折,没卡不打折。新华书店的卡也行。嗯,我有新华书店卡,打完折30元。

付完钱我跟小姑娘闲聊两句。

书店开在高铁站我还是第一次见到,真是有创意。生意好吗?

不好。她直接地让我意外。

每天能卖多少本?

正常七八十本。她说。这个店已经算最好的了,其他店更差。都在亏本,也只能靠饮品勉强维持。

为什么呢?我很疑惑。

他们都从网上买书吧,或者他们看电子书,从kindle看的也有,谁愿意花更多的钱从门店买一本书?

回头想想自己,不也是这样吗?100元买几个西瓜,两个人吃个撸串,非常舒爽,一点不在乎,可是去买书,就要仔细想想,如果每一次想去吃喝玩乐的时候,都把钱及时花在买书上,那可是一次不小的投资。

所以,到底是什么让我们不能像吃饭穿衣一样去买书看书,用味蕾的刺激换来灵魂的冲击呢?

犹太人平均每千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人均每星期读书1.4本,我们呢?我们一个行政区能有一个像样的图书馆就不错了,甚至中小学校里的图书馆,藏书都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晦涩的大部头,让喜欢新鲜艳丽色彩的孩子们完全提不起兴趣,我们国家提倡的全民读书,科教兴国的战略又落实成什么样?反正我没有得到政策的福利。

我们实体店的书给人的感觉普遍是贵。精装的舒适感抵不过价格的无奈,所以连新华书店这样的地方都是看书的多,买书的少。

也不是人们不愿意花钱买书,是书还没有重要到跟吃饭穿衣一样必不可少。在吃与书之间选择一个,多数人都选择吃。这跟中国国情中长期以来的穷苦有关,也跟当前社会风气有关。

网上看了个帖子说为什么中国人不读书,说为官的人只要理解上级领导的旨意就能升官,为商的只要能获得政府的决策信息就能挣钱,中国人的奋斗目标多数不就是升官发财吗?所以,读书这种投资长见效慢的活动谁还愿意去参与?

看吧,这功利的世界!连一个安静的书店都存活不了。真让人忧伤。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不活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