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精神世界为什么和父母一样

我们的长相跟父母一样,是由基因决定的,但是精神世界,包括性格、智商、行为方式和心理状态也和父母一样,却不是基因决定的,而是在父母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我们自愿模仿父母形成的

那我们为什么会自愿模仿父母呢?让我们先来听一个故事,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了一起银行抢劫案,绑匪绑架了四名银行职员当做人质,警察接到报警后就包围了这个银行。绑匪非常残暴,不肯投降,和警察僵持了整整六天,人质随时都可能被杀掉。可是,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人质竟然对绑匪产生了同情。绑匪最后也自愿投降了。在法庭上,人质非但不指控他的罪行,还拿出钱来帮他打官司,更戏剧性的是,一名女人质竟然爱上了他,在他坐牢的时候,两人订了婚。 

这件事听上去有些不可思议,但是,类似的事件非常多,都是人质最终认同了绑架者的做法,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心理学家给出解释,说人质知道绑匪凶残,随时会要了自己的命,时间长了,人质就把命托付给他了。命都是他的了,他给一点小恩小惠,人质就感激不尽了。最后人质就觉得:他明明可以杀了我,却总是给我恩惠,他就是我的上帝啊。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人质,我们出生的时候不会走路,也不会说话,完全依赖父母的照顾。可是,照顾孩子并不轻松,不管是精神上还是体力上,父母都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情绪容易失控,很多父母都有过虐待孩子的行为,甚至对孩子的生命造成威胁。 

对孩子来说,父母就像绑匪,掌握着自己的生杀大权。为了得到父母的照顾和喜爱,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孩子就想方设法地迎合父母。所以,对于父母的行为方式,孩子便自愿地认同、模仿并继承,最好是完全复制。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这就是我们和父母相似的主要原因。 

为了达到迎合父母的目的,孩子通过四种方式来复制父母的行为。它们分别是言传、身教、身份认同和虐待。这四种方式就是我们性格形成的根源。

第一种方式言传,和第二种方式身教大家都熟悉。言传,就是对孩子进行口头教育,告诉孩子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是父母最常用的教育手段了;身教,就是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做个好榜样。父母通过言传、身教对我们的日常行为起到规范作用。

第三种方式是身份认同。有的孩子因为爱父母,崇拜父母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模仿父母,有的孩子则是对父母充满恐惧,不得不模仿父母以博得父母的关注和喜爱。不管出于哪种原因,孩子都非常乐意体验父母的角色。作者奥利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的父亲是一名精神分析学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奥利弗对父亲的身份高度认同,为了考上重点中学,继而考上剑桥大学,成绩很差的他拼命学习,成了书呆子,甚至用大麻来缓解压力。最终,他考上了父亲的母校,也成为了一名精神分析学家。

第四种方式是虐待。身体虐待、性虐待和精神虐待都属于虐待。父母虐待孩子,会加强孩子的后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加强孩子对父母的身份认同。也就是说父母对孩子越不好,孩子越想迎合父母。

有一个案例,皮驰斯和她母亲葆拉都是电视节目主持人,母亲葆拉12岁吸食毒品,和男性滥交,后来结婚生了孩子,她经常虐待孩子。皮驰斯就是受虐待最频繁,最严重的孩子,但她却是三个姐妹中和母亲最像的一个,她和母亲一样12岁吸食毒品,滥交,虐待孩子。最终,她和母亲葆拉一样,都是在单独照顾孩子的时候,因吸食海洛因过量而死。这就是皮驰斯对母亲的身份认同,她们的一生惊人的相似。

父母虐待孩子越严重,孩子越希望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对父母的认同感越强烈。他们认同父母的方法,就是复制父母的行为。

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遭受虐待的时候,皮质醇激素就会升高,大脑遭到损伤。如果父母长期虐待孩子,那么孩子就会一直处于“战斗或逃离”状态。什么意思呢?就是时刻准备着父母来打他、骂他,他们变成了惊弓之鸟,他们的精神世界也就蒙上一层阴影。

孩子的精神世界遭到破坏以后,他们就会变成悲观主义者。为了赶走自己的悲观情绪,他们会重现父母虐待自己的情景,用同样的方式虐待自己或者虐待家人,希望可以看到不同的结果,以此来平复自己受伤的心。

所以,虐待方式会像瘟疫一样传染给孩子。父母平时脾气暴躁,经常做出伤害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也会出现抑郁情绪,做出伤害自己或他人的行为。相反的,如果父母能够控制自己的脾气,保持乐观的心态,那么孩子也会继承父母的健康精神状态,成为一个有爱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的精神世界为什么和父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