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种族歧视的意思,我们都是可爱的同胞们。
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北广上,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人想跻身北广上。
生活这面围墙,把里面的人往外面赶,外面的人想破脑袋要进来。
北广上,名校毕业是起点,二本三四本的孩子,都不好意思说出口,关于职业,名校的孩子大多拼的是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环境,社会资源,毫无准备的进入一线城市,勇气可嘉,可见也是要摔大跟头的。我见过一个朋友,7-8平米的租房,只有一张宿舍床,为了节省房租,寻找陌生同性一起分摊床位费,就是一人睡一半床。房子、户口、单位、体制这些上代人认为一眼就望到头想拼命逃离的体制,曾经被认为是人生之四大枷锁,在这里年轻人的时代,却成为了艳羡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上代人在某个职业熬年头,到了年纪就可以分配个房子、职位啥的,甚至计划经济时代,体制内的辞职是很难的,这种不上不下的中年危机,稍有激进意识的都想辞职下海,但是自由谈何容易。
我们这代市场经济,自由是自由了,选择多不代表能打一手好牌。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了找工作,这个月指标达成了,本来有所进步了,放在上代人那应该找几个哥俩一起撸个串庆祝下,现在哪里有这闲功夫,下月BOSS制定的指标是提升10%,资源是稀缺性的,即使你老板没有要求,但是你的决定不单单是自己的决定,还有你的家人的期望,甚至竞争激烈的不上维持现状都是极度危险的,所以你不知不觉把自己训练成一个不断转动的陀螺,提升10%是肯定的,但是要求自己提升12%。然后做完这12%,下下月还有新的增量12%以上。
所以,没有自知之明,跑去北广上,实际上只是给人老板打工去了,被资本利用不断地榨取自己的剩余价值。榨干自己,满足资本的需求,同时自己收获某宝上的数字增加。
当下的社会,其实是很缺乏人文关怀的。一线城市,多的是为了生存挣扎搏斗的人。也有不断跳槽的人,反正也不可能当上中层或者有创业的机会,便一直在基础岗位不停的切换,跳的标准是谁家的工资高,缺乏规划的年轻人,可能会一边又拿着5000左右的月薪唉声叹气,一边又无力改变现状。这样的人很多,我以前专业上的同学,这几年来一直拿着人资专员的工资在不同的单位之间跳槽成王。这个会在自己的履历上给HR留下不忠诚、不务实的印象,可能除了你有特别客户资源或者能力特别棒,但基本不会有终面的机会。
但是如果在一家单位待超过3年,5年,10年就有出头之日吗?熬年头的时代早已远去,现在的年轻人能真的沉下心来在一个行业待上2年已经相当不错,所谓跳槽穷一年,转行穷三年是有道理的。你需要半年时间去认识这家公司和这个行业,调整自己的状态,半年后你才能真的进入状态干点事情,而后一年里才能积累出一点点经验或者小成就。而过早的跳槽,只会让自己更加迷茫。但是超过3年,5年,可能又会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价值,因为还没有人来挖自己,而自己也会被系统内化成为一个螺丝钉。
我们这一代人的焦虑来源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
一是缺乏清晰的自我认知。大多数跳槽的人不知道自己适合干什么,能干什么。有的因为读了专业,就死磕下去了,也不反思适合不适合自己。我有位朋友学电信工程的,在体制内从本地调到外地,工资不变,依然4000左右,5年了还是坚守岗位。
二是缺乏独立思考。有了自知之明,但不够务实,不够脚踏实地,眼高手低,看着这山望着那山高,三心二意,总想着什么都想要,却什么都要不到。机会成本是经济学的概念,为了得到某个东西所要付出的代价。换句话说就是你拿什么去交换。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也是被成功学和心灵鸡汤害苦了的一代,所到车站、机场的书店、社区的书籍推荐,来来回回都是这类书籍,坏事了每年换一个成功学大师接着吹,我们被动地接受着主流价值观,成功学读多的人总是自命不凡,或者说,如果定义自己是一个普通人是一件非常可耻的事情一样。但是似乎也很少有人去思考这里面的商业逻辑,只是做书的商人为这些期许短时间内割个韭菜的、自命不凡的人设计的价值观,见到读者们苦大仇深了,就开始上心灵鸡汤,这个精神按摩,于是乎,你像上瘾了般,不时要给自己吸上一两口成功学心灵鸡汤的鸦片。这是一个很怪的旋涡,你或许精神上会很满足,但是你的生活没有任何实质上变化。
缺乏独立思考的根源是缺乏知识结构。
我们曾经心目中神圣的大学,那么难考,趋之若鹜。但是现在大学也挺商业化,我们做个假设:一个专业100人×年学费1.5w×5个专业每个系×10个系×4个年级=3亿。这就是3个亿一个教学项目的运转了,我们还忽略了国家的教育支出,不同院系的收费标准,学校设施、教师队伍水平等等变量。而大学院校如雨后春笋,这是市场经济的结果,这是教育强国的政策。
不断地扩招,教育是普及了,公平上去了,但是效率却降低了,但以后慢慢会好。10年前热门专业里有个锅炉专业,现在也几乎消失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大学教育着不知道是什么的专业,帮助你来解决不知道是什么的未来。但不管自己是学什么专业的,大学教育的目的应该是让你具备理性,有自行组建“解决现实问题”的知识结构的能力。你得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所以从心理学、哲学知识出发,你得了解社会和世界运转的规律,所以从政治、经济、自然科学的知识出发,你得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的本质,所以从社会学、人文艺术学科出发,最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从你选择你细致问题出发。
你要说,学习能力是人生底层能力,也对。
学海无涯,精力有限,每一个知识领域如何缩小到自己想要的,学术研究上的方法是从学科的概论出发,你可以系统收获该学科基础的百科常识,实践的方法是从你的问题出发,你想解决什么问题,那就去收集资料。知识是靠检索的,随用随扔,随用随检。但是当你连学科都不认识的时候,你连怎么检索都不会。所以有知识的人会越来越有知识,没知识的在学习曲线上维持较平的缓慢上升。
三是缺乏长期的规划。我们有了自知之明,也建立了相应的知识结构,但许多人缺乏长期的规划。未来不确定性太大,所以我们需要相应的计划来维持一种确定感。或许你不会完成你清单上的所有事项,但是它将你的思考做在前面,行动的时候才能正中靶心。有目标,才能有机会中红心。有的人连目标都没有,又怎么能要求射出的箭能有所收获。目标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工具,而生产率水平决定了你的收入水平。生产率等于投入产出比。有的人没有做出过投资,一直都在消费。投入不一定会产出,只有不断的规划和实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生产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做出一点点的成绩。这种苦哈哈的活,也不是大多数人能忍受的。很多半年内起来的独角兽,其实是资本运作的结果。首先通过资本招募到最专业的人员,设计出最专业的产品,以最专业的公关和市场营销,快速占领市场,占领市场后再不断做细分或者深耕,把品牌做大或者上市,之后管道才慢慢疏通,才能慢慢地回收资本。没钱、没背景和资源,只有苦哈哈地干着,训练自己的敏锐的判断力,价值观正确,不败之地才能维持一点点。活着,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四缺乏生活的滋养。艺术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有趣,有一两个,或者广泛的兴趣,可以陶冶情操,让苦哈哈的人生,有了一丝丝诗情画意。一线城市除了中产以上,基本是不养人的。三四线的城市慢下来的节奏,最适合滋养人。热爱着生活, 不管是一线还是二三四线城市,放下自命不凡,接受普通人的身份。不是非得借助名校、名企这些品牌来堆砌自己的品牌。而是你自己就是一个品牌,有的人经营得好,有的人经营得不好。
也还有来自人际关系的压力,还有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
不管你居住的是三四线城市,还是一二线城市,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是一线人的素养,还是三四线的素养。
逃离北广上,或许是普通老百姓最适合的发展,但在没有那么紧凑的竞争中,如何激励自己依然保持一线精英的水准,而不是三四线城市那种提前退休了的生活,值得深思。
宁做三四线城市的一线人,不愿做一线城市的三四线人。
热爱生活,做个快乐且优秀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