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听过这些说法?
鲜奶比常温奶新鲜,营养价值更高、口感更好;
常温奶的保质期很长,一定是添加了防腐剂;
……
这些都是真的吗?别再纠结啦!我们请来了资深营养师,今天就好好聊聊两种牛奶。
——
鲜奶更营养?
其实,这完全是误解。
由于常温奶多经由超高温杀菌,而鲜奶的杀菌温度较低,很多人都会认为常温奶的营养流失会很严重,鲜奶更有营养。
其实,加热虽然的确会破坏牛奶中的一些营养,但它造成的损失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大。
现在我们就带大家按照营养成分找寻「真相」!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牛奶并非获取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首先,加热会损失一些维生素,但损失程度比我们想象得要小的多。
常温奶相比与鲜奶的维生素含量,损失只有 15% 左右。最容易损失的维生素 B1,损失量也不到 30%。
而且,牛奶并非维生素 B1 等维生素的良好来源,含量本来就少,损失了也没什么可惜的,还不如多吃点豆类、坚果和粗粮呢。
还有些人担心牛奶加热会损失维生素 C。但牛奶中的维生素 C 实在太少,获得维生素 C 最好的来源其实是蔬菜和水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牛奶中的钙加热后几乎不会变化
至于牛奶中的钙,它是一种无机盐,怎么加热都不会变化。
虽然经过超高温加热后,它的溶解状态可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这也不会影响人体的吸收。
▎蛋白质变性反而有助于吸收
还有人说 「高温会导致牛奶中的蛋白质变性」,这就完全是在忽悠老百姓了。要知道,我们吃的任何一种熟食,其中的蛋白质都会经过充分的加热变性,比如鸡蛋、肉和豆制品,不变性几乎无法吃。
实际上,加热变性不仅不损失营养,反而还有助于人体的消化吸收。所以,根本不用害怕蛋白质变性。
总结一下,牛奶只是人们日常众多饮食中的一种,它的优势在于提供优质蛋白质和钙,而这两种成分几乎不受高温的影响。
所以鲜奶和常温奶,他们在营养方面的差异其实不大。针对这点,并不用过于纠结该如何选择。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
鲜奶 VS 常温奶,
有什么区别?
▎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的杀菌方式
刚挤出来的牛奶是可能携带细菌的,不能直接饮用,需要进行杀菌后才能喝。
现在牛奶的杀菌方式通常有三种:
低温巴氏杀菌法;
高温短时巴氏杀菌法;
超高温瞬时杀菌法。
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下图的详细介绍哦
前两种方法统称为「巴氏杀菌」,生产出的牛奶就是巴氏奶,俗称「鲜奶」。它们需要配冰箱,保持低温冷链配送。
为什么呢?鲜奶的杀菌温度低,这样的杀菌条件可以杀死牛奶中绝大多数的致病菌,但仍然有一些微生物没有被杀死。但当温度升高时,他们就会疯狂繁殖。
第三种方法简称为「超高温杀菌」(UHT),生产出的牛奶被称为「常温奶」,常温即可很好地储存。
由于 UHT 能彻底地消灭牛奶中所有的有害细菌,在密封包装后,常温储存时间最长达半年以上,根本不需要加防腐剂。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不同的口感也是它们之间的一个区别
奶源品质(奶牛产地)和加工工艺的不同都会对口感产生一定影响噢,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不同的产品!
——
为什么会有
不同的杀菌方式存在?
供应需求。
对于长途运输来说,实现全程冷链确实有些困难。在这方面,常温奶就有自己的优势,它们不需要严格冷链也能保存较长时间。
——
选常温奶,还是鲜奶?
我们平时在选购食品的时候,不能仅仅考虑好处,还需要考虑价格、安全性和便利性等问题。
因此,在选择牛奶的时候,建议:
1、如果可以保障全程冷链配送,那可以买鲜奶(尽量选择正规品牌噢)。比如小区可以每天配送到家,送到后就在家喝,喝不完可以放冰箱,那么选鲜奶是可以的。
2、如果要出行,那么建议还是选常温奶。毕竟携带方便、不用冷藏,也不用太担心放坏了。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最后,至于「95% 的外国人都只喝鲜奶」「外国人不喝常温奶」的一些说法,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历史形成的习惯,跟营养什么的没啥关系,外面的各种谣传听听就好。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阮光锋营养师(ID:ruangf_nutrition),谢绝二次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原作者
·
·
排版 小土豆责编Emma
封面图来源站酷海洛
参考文献
[1]陈美霞.不同热处理条件下牛奶中热敏指标与功能性蛋白变化规律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2]杨怀谷,郑楠,王加启.巴氏杀菌乳和超高温灭菌乳营养价值及卫生安全对比研究[J].中国乳业,2016,(7):62-67. DOI:10.3969/j.issn.1671-4393.2016.07.020.
[3]何玉成,曾南燕,郑娜.中国液态奶消费市场特征分析[J].当代经济,2010,(8):15-17. DOI:10.3969/j.issn.1007-9378.2010.08.004.
[4]A.E. Labropoulos, J.K. Palmer, A.Lopez. Whey protein denaturation of UHT processed milk and its effect on rheology of yogurt. Journal of Texture Studies, 2007. 12(3):365-374
[5]Datta, Nivedita, Deeth, Hilton, C. et. al., Australian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Vol. 57: No 3. (October 2002), Ultra-high-temperature (UHT) treatment of milk: comparison of direct and indirect modes of heating.
[6]Williams, R.P.W., Australian Journal of Dairy Technology, Vol. 57: No. 1 (April 2002),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of milk and the properties of bulk milk properties.
[7]Datta, Nivedita, Deeth, Hilton, C., Food and Bioproducts Processing: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Chemical Engineers, Vol. 79: Part C, Age Gelation of UHT Milk: A Review.
[8]Fry, M.R., Institute of Food Technologists Annual Meeting, 1995, Relaunching an old product and awakening consumer interest in improved technology: the Parmalat experience.
[9]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od Chemistry, Vol 52, pages 3702-3070, 2004.
科学审核云无心
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系 食品工程博士
——
更多美好生活
来看丁香生活研究所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