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

丰富多彩的七夕

2017.8.31  星期四  阵雨

乞巧节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菜场东边靠马路的入口处,三三俩俩摆了几个卖油饺的摊位。恍然想起明天竟是七夕了。一年一度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也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情人节。

社会发展到了如今,情人节已经成了一个关于爱 、浪漫、鲜花和巧克力的节日。有情男女互表爱慕,倾吐思恋,进而是朦胧灯光下的共进晚餐,互诉衷肠!

如今的情人节已经不再单纯单一,快餐式的爱情文化已经袭击了无数的男男女女。情人节已经向更深层面发展和延伸开来。情人节已经变质变味。

七月七也称为乞巧节。织女是一个心灵手巧,美丽聪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向她乞求织布缝衣的手艺和智慧,向她求赐美满姻缘。

传说在七月七这天,在夜晚明亮的星空下能看到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静静地躲在葡萄架下,能听到牛郎织女的脉脉情话呢!

关于七夕的诗,最为出名,最脍炙人口的就数秦观的那首《鹊桥仙》“纤云弄巧 飞星传恨  银河迢迢暗度  金凤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 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

这是一首有着浪漫情怀的理想主义的诗篇,堪称经典。

小时候,乡下人家的房前屋后种满了灿灿的凤仙花。粉红的,大红的,白色的凤仙花都是我们的最爱。每到七月七这天,从凤仙花茎上捋下大小、颜色不一的花瓣,加入少许明矾,放入砵中,细细捣碎,研磨,捣成的花汁把它敷在指甲上,用布包裏,扎紧,一夜下来,指甲就染成了粉红或者是鲜红色。

这大概是我们那个时代最纯天然的指甲油和最原始的染指甲的方法了。

前几年,对于指甲还停留在用指甲油擦擦涂涂抹抹的境况。

近二三年,忽然之间就兴起了一股美甲之风,而且逞愈演愈烈的态势。大大小小的美甲店遍布了镇上街道的角角落落。美甲已经成了一种文化创意的产业了。到美甲店泡个几个小时,便得到了你心仪的效果。大热天穿着凉拖,光着脚走在街道上,手脚熠熠生辉,给人更多的精神和自信。

七月七除了在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的脉脉情话和少女们染指甲臭美的趣事外,便是做美味的吃食了~做饺氽饺。

把面粉用水搅拌均匀,揉成一整个面团,揉的时候手上要用劲,揉好的面团才会有筯道,然后用擀面杖擀成厚薄均匀的一层层面皮,手起刀落,切成一张张的面皮,再用剪刀把面皮上剪个细长的口子,把皮子的一边往口子里一塞,穿过去,就成了饺的形状。

做成的饺先在筛子里一只只摊好,等全部完工以后,就可以氽了。

乡下的土灶,大大的铁锅,自产自销的菜籽油金黄欲滴。待油锅烧开,把做好的饺往锅里一掷,油锅里顿时泛起了“噼里啪啦”有节奏的乐声。用笊篱翻几个回合,氽的金黄酥脆的饺立马笊起,滤滤干油 往灶台上一放。没等完全冷却,站在灶角边的我们已经迫不及待的伸手了,刚起锅的油饺已然成了我们姐弟口中的美食了!

过了几年,生活条件稍微好点了,面粉做的饺已经升级成了米粉做的粉兰花了。用蒸熟的米粉揉捏成花朵似的形状,放油锅里一炸,金黄朵朵,馋涎欲滴。咬一口,松软糯韧。

做好的粉兰花,晒干,收拾进袋子,几时想吃,几时氽点,方便的很。

在现代化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纯手工的饺,粉兰花已经成了机器的产物了。大到超市,小到菜场角落都有它们的身影了。你要贪个懒,买点现成氽好的;你要嫌弃锅里的油不干净,那就买点生的,回家加工一下。

小时候吃油饺解的是一股子馋劲,吃的是一种年少的情怀;现如今吃油饺吃的是一种节日的氛围,是中年对少年的一种悠远绵长的回味。

七夕不仅仅是儿时的回忆,也成就了许多的有情人,更是一种历史文化汇集而成的沉淀和积蕴。

你可能感兴趣的:(乞巧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