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深度、实用的财经资讯都在这里
从房产中介做到自称的“百亿规模”,85后“地产私募大佬”肖建海掌控的深圳轩鸿的“爆雷事件”又有新进展。
上周,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在官方微信发布了关于深圳市轩鸿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深圳轩鸿”)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案情通报。
警方称,已对24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对该公司关联的10处不动产依法进行了查封。经初步审计,该公司共募集资金57.22亿元,支付募集端团队提成佣金总额约3.7亿元……
近年来,以集团化为依托的私募基金非法集资风险事件日渐增多,投资者往往因私募机构的所谓“集团背景”和私募基金产品的“高息回报”诱惑而放松警惕,掉入陷阱。
自称累计资产管理规模上百亿
警方通报显示,已对24名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包括深圳轩鸿实际控制人肖某海、财务总监肖某银、业务部总裁叶某辉等。目前案件正在持续侦办中。
根据《证券时报》援引《国际金融报》的报道,2019年6月19日,深圳证监局向深圳轩鸿的投资者出具了一份答复函,显示深圳轩鸿在私募基金产品募集与管理过程中,存在私募基金产品募集完成后未到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办理备案手续、向不特定对象宣传推介、向投资者承诺投资本金不受损失或承诺最低收益、未完成对投资者进行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的评估等问题,深圳证监局已对肖建海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天眼查显示,深圳轩鸿成立于2014年1月,由深圳市轩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轩鸿集团”)持股60%,深圳轩鸿法定代表人肖建海持有轩鸿集团90%的股权。
轩鸿集团的官方资料显示,其业务涉及产业园区孵化、商业地产运营、物业大宗交易、长租公寓和资产管理等领域。“旗下子公司拥有证券、股权、其它类全牌照私募基金管理人牌照,依托资本的造血能力,实现城市产业的聚合与升级,为城市高净值人群提供科学、高效的资产受托管理服务,累计资产管理规模超过100亿人民币”。
仅有6只产品备案
2019年5月初,轩鸿集团出现多只产品逾期。这些产品均号称投向真实底层资产,如高档小区、学位房、人才公寓、赎楼基金等实物资产,但却无法退出。
众多投资人随后于去年5月中旬和6月初分别向经侦和证监局报案。2019年6月初,肖建海通过公众号“轩鸿集团”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承认“部分产品逾期未能按时兑付”。深圳轩鸿爆雷后,一些投资额较大的投资者组建了投委会,与肖建海等人进行了多轮谈判。据公开报道,去年肖建海曾做过至少三项资产处置提议,但均遭否决。
而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网站查询信息显示,目前轩鸿集团旗下有两个基金管理人,一为“深圳轩鸿”,机构类型为“其他类”;另一家“轩鸿资本”成立于2013年11月,属于证券投资类基金,两公司的法人代表均为肖建海。轩鸿资本仅备案过一只产品“轩鸿恒富成长型私募基金”,而深圳轩鸿作为私募基金管理人备案了5只产品,其中有3只是物业并购类。
“轩鸿系”部分私募基金公示
对此,宁人律师事务所金融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马军表示:“此类案件中,出问题的项目主要是没备案的那些产品。而即使是备案的部分项目,也可能用作他途,资金投向不明,存在被挪用、侵占的可能。”
防不胜防 如何识别骗局?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去辨明这些私募的真伪呢?
有业内人士支招,投资者可通过5个方面识别“真假私募”:
一看是否公开宣传推介。通过电话推销、网络宣传、在公共场所摆摊设点、拉横幅宣传等方式的,均不是合规的私募行为。
二看是否履行登记程序。私募基金管理人必须在中国基金业协会登记,私募基金在募集完成后亦会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备案。投资者可在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查询管理人登记信息,如果私募机构没有登记,则不是真正的私募。
三看是否进行风险评估。基金销售人员在明知投资者不符合合格投资者标准时仍坚持推介基金产品,或未进行风险承受能力测试即销售产品,则不是合规的私募行为。
四看是否打破投资限额。通过拆分、团购等形式,打破单一客户最低100万元的投资门槛,则不是合规的私募行为。
五看是否承诺超高收益。动辄承诺年利率20%以上,或是使用所谓的“冠军光环”“历史高收益”“保证收益”“包赚不赔”“保证上市”等宣传噱头的,不是合规的私募行为。
编辑:孙放
往期回顾 |
前“腐”后“继”!恒丰银行原董事长蔡国华今受审!前任一审被判死缓
本期责任编辑:张晓光
监制:浦泓毅
▼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热线:王老师 021-38967805;版权合作:范老师 021-38967792。
好看,你就点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