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的两面 0328欧阳飞雪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娱乐方式不断增多,再加上主播为了刷流量用大尺度的表演吸引观众,导致人们的偏好越来越“重口味”,即更注重对于感官的刺激,不会过于深究其中的内涵,哈哈一乐,什么都没剩下。这也间接导致了需要观众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文化类节目的日渐衰落,似乎传统文化在这个娱乐至死,高速发展的时代已经没有立足之地。但《中国诗词大会》为中华传统文化发声,大声说出了“不”。

《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娱乐至死的时代中的一股清流。它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诗词作为出发点,采用了多种比赛机制去吸引观众的眼球,再以四位老师的点评为观众们拓宽眼界,积累知识,在社会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引领了市场潮流。《中国诗词大会》终于把群众的目光从无聊的某音和肥皂剧中移向了文化类节目。之后的节目诸如《朗读者》也得益于此,获得了不错的收视率。总的来说,它一方面掀起了全民诗词的热潮,鼓励群众学习诗词,引导群众感受诗词的美,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它不仅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还能鼓励更多资本家投资拍摄出更多优质文化类节目,更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群众的审美能力。毫无疑问,《中国诗词大会》是文化类节目的一个里程碑。

但是,在文学方面是不会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雅俗共赏的。真正高端的文学,是需要细心品尝的,诗词中的内涵,是需要慢慢挖掘的,诗词中的哲理,是需要人生经验的积淀的。背书,只不过是其中一个最最基础的环节,但是诗词大会对于选手的考验也就止步于此。只要背得多,我甚至都不用理解它,就能取胜。理解诗词,只是为了更好地去背诵。这就把学习诗词的初衷彻底丢失了,所谓饕鬄盛宴,也只不过是紧张的比赛环节能吸引观众而已,刺激过后能留下的文化知识少之又少。大家不妨回想一下,看过那么多季诗词大会,它在你的脑海中留下了多少知识。大家记住的,绝大部分是谁晋级了,打败了多少人,很少能记住那些文学常识。所以说,它终究还是一个面向大众的,普及类的文化节目,对于高端的,诗词的解读和赏析,也是最精华的部分却很少涉及,即使有涉及,也不足以让观众们记住。

即使《中国诗词大会》正如刚才所说的不是十全十美,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全盘否认它作出的杰出贡献。其实,对于诗词的理解不是唯一的,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也无法作出统一的标准去考察。尽管有一点点瑕疵,但这不足以遮盖住它耀眼的光辉。再者,它只是一个起点。我相信,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必然会涌现出更多的好节目,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助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诗词大会》的两面 0328欧阳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