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书丨《夜行者梦语》

《夜行者梦语》是出自韩少功先生笔下的一篇随笔集,也是《当代中国作家随笔》从书中的一种。全书分为“我思”、“我闻”两辑共36篇。表达了作者对世事的思考和人生经历感想,同时蕴含着作者对中华文化强烈的归属感。

在作者的自白中这样写到:“真实与美好并没有死亡。作为人类的终极关怀,它们是语言这位流浪者在永无锚地的航途中吟唱的童谣,温暖而灿烂。”

其实许多时候判断一本书的经典性,标准是由你定的,因为只有影响和启发你的书才是一部好作品。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对于真情实感的表露,语言似乎富有魔力,清晰地记录着作者的一切思考。

在“我思篇”中《灵魂的声音》 、《文学的“根”》 、《记忆的价值》等追踪的是小说的灵魂和文学的“根”,探索的是精神空间的圣战和人生价值观,这部分理性思辨性极强。

写到“文学有‘根’,文学之‘根’应深植于民族传文化的土壤,根不深,则叶难茂。”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流淌着传说的血液,从古至今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但自始至终都离不开那文化的‘根’。

荐书丨《夜行者梦语》_第1张图片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韩少功先生表现出对中华文化的担忧,同时也表明了自己的看法:“我写过西式的,也写过中医式的。目的只是一个,养身治病,不敢说治社会,首先治自己。”

是啊,一位健康的作者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尽力去治愈本民族的顽疾。其中对于现代佛庙的解释则想到假期里村里进行祈福活动,其实许多人并不单纯出于信仰,而是掺杂了许多主观功利因素。并且希望通过这一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通过作者的思考,笔者也有了自己的“梦语”,一个民族强大的因素有很多,但至关重要的是精神,构成这个精神最根本的要素是民族文化不变的“根”。即便是信息化的时代,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归属感依然存在。

对于外来作品的翻译,笔者很赞同韩少功先生的看法:“美不可译”。

的确,对于不同国家的不同语言及文化,翻译似乎是难以表达作者最真实的情感。好在美总是相通的,况且那些富有责任感的作家愿与其他民族进行交流。比如文章中提及到的米兰·昆德拉及作品《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多人闻名而读却难以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

韩少功先生这样总结道:“反对媚俗而无法根除媚俗,无法选择的历史又正在被确定地选择。”“只要公众在,就免不了媚俗”。萨宾娜的痛苦正源于此,也许我们常人的烦难也源于此。尽管我们是间接性的去与西方优秀作者进行交流,但至少我们总能收获些什么。

荐书丨《夜行者梦语》_第2张图片

在“我闻篇”中《笑的遗产》 、《海念》等14篇,洋溢的 是人间的真情和诚挚的友谊,充满着生活的气息和人生哲理。

先生这样写道:“我们全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大海里蕴藏着对于一切谶言的解释,能使我们互相恍然大悟”。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于人生经历的沉淀感,是一种豁达,也是一份希望。

写作在现代可以多样化和自由化,题材与情感也取决于你,但试问能为读者解惑的作者又有几人?我们的时代不缺写作者,但我们怀念能真正写出民族魂的作家。(文/ 赣南师范大学 七林拉姆)

你可能感兴趣的:(荐书丨《夜行者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