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一种有美感的生活

上周,我抽空参加了一个公益讲座:过一种有美感的生活。

工作的忙碌、生活的压力,常常让我们忘却了欣喜和想象,生活缺了不少灵气和美感。

讲座的分享人是致力于文学、艺术、美学多年的台湾同胞、大学教授赵孝萱老师。

她首先分享了绘画艺术,关于莫奈的印象派画作,让像我这类无美术基础看不懂印象派作品的人豁然开朗。

噢,原来莫奈的印象派作品是弱化轮廓、擅长光与影的表现,常常在不同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做多幅的描绘,从自然光线的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比如:他会一整天甚至连续很多天画教堂,画它迎着清晨日光的样子、画它中午烈日当头的样子、画它披着晚霞的样子、画它雨中的样子、画它雾中的样子……同样一个教堂,由于外界自然光线的变化,你看着它所得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莫奈正是擅长发现美、感受美、然后表达美。

关于绘画的分享对于我来说,很是欣喜,像给生活打开了一扇窗。因为我以前很少接触到美术、艺术教育,几乎是个“美盲”。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过同样一个事物,会有这么多不同的美的感受。


而接下来关于生活美学的分享,更是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赵老师认为:美食不如美器、漂亮的童服奠定一生最初的审美情趣、优雅的家具家装让生活更从容。赵老师偶然翻到自己家的老照片,让她恍然大悟:哦,原来我之所以成为现在的我、走上现在的路,跟从小的家庭熏陶是分不开的。

她的外公外婆,是1949年从大陆到台湾的,保留了很多传统。比如:照片里的外婆六七十岁了,到女儿女婿家去吃饭,仍然穿着旗袍、梳着精致的发型。外公则一身笔挺西装。而外公外婆的家里,墙上是书画作品、桌上是精美桌布和盆栽。

“如果你有两片面包,那么一片用来吃,另一片要把它换成玫瑰花”。面包代表物质、玫瑰花代表精神。没有内在的精神,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剥露出最务实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就是越来越粗糙。

想要吃到可口好吃的食物,就不要怕制作食物过程的麻烦。慢慢泡茶慢慢喝,才能感受到茶的清香甘甜。即便是租的房子也要布置得特别整洁温馨,因为“房子是租来的,可是我的生活不是租来的!”生日节日纪念日,特殊的日子就是要用充满仪式感的方式来纪念。

你精致地过生活,生活回报你幸福;你粗糙地过生活,生活也会敷衍你。

我理解了我家奶奶的“讲究”,在孙女的周岁生日上,奶奶穿着一身漂亮的旗袍裙子,盘起头发,以一身美好的形象接待客人,代表了她对这个日子的重视、对孙女的爱。反思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后要过的更加精致才是。

感谢元培学堂的公益讲座,也庆幸那个不甘于乏味生活的自己,去积极参与外面的活动,获得了精神的食粮和满足。

过一种有美感的生活_第1张图片
赵老师在分享

你可能感兴趣的:(过一种有美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