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126) ——心理相容效应 福州心在线·心理咨询·EAP

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126) ——心理相容效应 福州心在线·心理咨询·EAP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心理相容效应:所谓“心理相容”,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吸引和相互信任,呈现出不分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这样一种相容的心理气氛。当一个群体的成员在心理和行为上彼此协调一致,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共鸣和高度的心理相容现象时,这个群体便会产生一种高度的某种狂热信仰以及是非判断观。


经典案例:

        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末的香港电影《古惑仔》系列,以一种都市暴力美学、少年反叛社会的黑帮童话色彩蛊惑了一批青少年。在吉林市就有五名中学生模仿电影里五个古惑仔的行为。一开始,这五人都是在学校周边的小混混,经常欺负和敲诈学生。结识后觉得联合在一起更厉害,就学习了港片《古惑仔》,19岁的郑某是老大。五个人还特意模仿《古惑仔》海报,上身裸露,下穿牛仔裤,叉着腰,摆好海报上的姿势,合影。之后,他们买刀,准备闯荡江湖,抢够三万元后就开个碟吧做生意。做足了这些准备,五个人自认为已经是生死相交的义气朋友,随后果真展开了抢劫、盗窃的生涯,并在一次抢劫中残忍地刺杀了受害者。在刺杀了受害者以后,五人非但没有收敛,还继续模仿《古惑仔》,开始亡命天涯的旅程,最终在逃亡仅几日之后便被警察捉拿归案。

        正处于青春反叛期的青少年,极其容易产生重度的逆反社会心理。而一旦这样的青少年三五成群地聚焦在一起,产生了心理相容的群体反应,就更加会形成小团体内部的某种反叛狂热,从而最终滋生出犯罪以及越轨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为了义气,和朋友在一起做什么事情都是对的,于是这时也是滋生“交友险情”的一大危险时期。就是说,你所选择、结交的朋友是“益者”还是“损者”,取决于你与对方是在什么思想基础、个性品质、人格特征方面的的“相容性”。朋友关系作为人际关系需求的一种深化反映,它显现个体寻求满足需求的心理状态。

        要杜绝这种不良心理产生相容后而被放大效果的现象,就必须注意将心理相容性建立在团结互助、真正有益于双方扮演社会角色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盲目地受情绪支配,以为凡是能与自己“不分你我”的人都是好朋友。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天一个心理学小知识(126) ——心理相容效应 福州心在线·心理咨询·E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