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比较看我国创造性人才培养

创造性只属于精英吗

    提到“创造性”,人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影响社会生活的种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远到中国的四大发明,·近到克隆技术、计算机网络等等,还可能会想到诸如霍金、张衡、爱迪生、富兰克林这些和发明发现息息相关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创造性,在人们心中似乎不是普通人能够具备的特征,而是少数人类精英分子的天赋特征。事实果真如此吗?普通人的身上真的不具备创造性吗?创造性无法通过后天培养获得吗?这就涉及我们如何来看待创造性。

    什么是创造性?一直以来,对于创造性的探索集中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探索有创造力的人的智力过程,例如研究儿童、青少年的发散思维过程。有不少研究表明创造力与智力有一定关系,但并不是高智商的人就一定有高创造力。另一个方面是探索富有创造力的人究竟是什么特点。例如,有研究发现有创造力的人更有自信心、对待事物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他们也更为勤奋等方面。即有创造力的人和缺乏创造力的人存在着人格特征上的差异。基于对以往创造性研究结果的分析,我国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提出了“创造性人才=创造性思维+创造性人格”的观点。也就是说创造性包含了思维和人格两个方面的内容。

    那么,创造性是否仅为少数人所特有?近30年来的研究表明,创造性是一种连续的而不是全有全元的品质,人人都可以拥有创造性,只不过不同人的创造性可能表现在不同领域,表现的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人擅长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另辟蹊径,有的人则可以凭借想像力编织生动逼真的故事。有的人能够表现出相当高的创造性,以致创立自己的理论流派;有的人则可能较少表露创造性,也许只有平常生活中偶尔的灵机一动。因此,不能轻易做出一个人缺乏创造性的武断定论,尤其是在青少年创造性教育过程中,更需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尽可能地发掘个体的创造性潜能。

    青少年创造性的跨文化比较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青少年的创造性是何表现?我们从科学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两方面进行了跨文化比较。

    所谓科学创造力,是指在学习科学知识、解决科学问题和科学创造活动中,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或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能品质或能力。它实质上属于创造性思维。科学创造力由创造性的过程(包括思维和想像)、创造性的品质(包括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创造性的产品(包括科学问题、科学现象、科学知识和技术产品)构成。

    2001年,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了中英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特点。分别有1087名12-18岁的中国学生和1087名11-15岁的英国学生参加了调查,我们主要比较了中英双方12-15岁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特点。

    问卷包括7个题目。第一题是物体应用,旨在考查青少年列举物体的科学应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科学创造力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第二题是提出问题,测量青少年对科学问题的敏感性;第三题是产品改进,目的是考查青少年对技术产品创造性的改进能力;第四题是科学想像,测量青少年创造性的科学想像能力;第五题是解决问题,旨在测量青少年创造性问题的解决能力;第六题是科学实验,用于考查青少年创造性的实验能力;第七题是产品设计,测量青少年创造性的产品设计能力。

    调查结果发现:第一,英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明显高于中国青少年的科学创造力,特别是发散思维和技术领域,差异较大。第二,两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力发展的趋势相似,12-13岁上升:13-14岁下降,14-15岁又上升。第三,除了在问题解决项目上,中国青少年的得分高于英国青少年外,在其他项目上的得分,中国青少年均低于英国青少年。

    2000年,我们选取了412名中国中学生、432名美国中学生以及28名英国大学生,就青少年对自身创造性人格及创造力的评价进行了调查。英国学生人数偏少,不能直接比较,但我们可以从百分数的差异中看到某些现象。

    我们请青少年就好奇心、毅力、进取心、质疑精神、审美感、想像力这几项对自身个性特征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除了质疑性以外,中国青少年在其他各项上的自我评价均低于美英青少年。而自评具有初步创造性人格特征的青少年(同时选择上述6项内容的被调查者),中国有5.696,美国有85%,英国有14.3%。中国青少年对自身创造力的评价也普遍低于美国、英国青少年,特别是在深入探究、善于观察和联想、攫取多种信息、不断尝试新方法等几个方面。

    我国创造性人才培养建议

    从跨文化比较的结果来看,我国青少年表现出的创造力要比英国青少年低,对自身创造力和创造性人格的评价低于西方国家青少年。但是中国青少年的在校学习成绩确比英国、美国学生好,在中学生奥林匹克数理化竞赛中也经常获奖。出现这样的反差,这其中有文化传统、社会氛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等诸多原因。如何正确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注重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

    我国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学习,基础知识教育十分扎实。这种学校教育主要是对认知因素的训练,而对意志、情感等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和训练相对薄弱。从前面的跨文化比较中我们已经看到,中国学生较美英学生缺少探究精神、独立性差、意志不够坚强、审美感不够高。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我国学生较之西方国家学生缺乏创造性,更多的是由于缺乏创造性人格特征造成的。

    因此,我国的学校教育在青少年创造力培养方面更应注重学生非认知因素的培养。应重视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培养学生对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内在动机,培养学生不怕挫折的坚强意志,保护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意识,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等,以便促成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

    2.将创造性的培养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

    创造性的培养是单独设立一门创造性训练课程好呢,还是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中好?创造性的发展涉及知识、操作、个性、兴趣等各方面的内容,如果单独设立一门创造性训练课程,一来如何具体操作,二来难免有“形式化”之嫌。应将创造性的培养过程渗透到各学科教学当中,实施全员、全科、全过程的培养模式。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全部学科都应高度重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将创造力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随时随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创造性人格。

    3.创造性评价体系应当多元化

    创造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涉及层面颇广,包括了思维过程、动机、个性特征、产品结果等因素。如果仅从一个方面或是依靠某一项指标(如是否产生了创造性的产品)来评价个体是否具有创造性,必然会以偏概全,低估学生的创造性。因此,要正确评价创造性,必须要有多元的评价体系。不仅是评价指标多元化,评价主体、评价方式都应实现多元化。除了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外,也要鼓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自评。评价方式除了常用的量表评价、考试评价等,还可以利用观察、记录、发表、扮演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创造性进行评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跨文化比较看我国创造性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