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的后冠
1061年的一个黄昏,西夏皇帝谅祚不知为何忽然心绪不宁。他在自己的寝殿坐立不安,后来,干脆抛下了正在读的书,开始绕室徘徊。
稀薄的阳光穿过雕花的窗棂照在他的脸上,那是一张英俊而又异常青涩的脸。他太年轻了,只有14岁。不过,他可不是寻常少年,他在襁褓中就登基为帝,从小就耳闻目睹了无数次围绕皇权的血腥争夺,他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与冷静。
就在这时,一个侍卫禀报说梁夫人来了。谅祚闻报一惊,随即向大殿门口奔去,差点与同样步履匆匆的梁氏撞在一起。他追问梁氏-这是他的表嫂,也是他深爱的情人,到底出了什么事?怎么会这时候跑过来?
梁氏喘了口气说:"陛下,不好了,国舅没藏讹庞发现了我们的事,商量要谋害您,另立新君!"梁氏虽然口中这么说,目光却灼灼闪动,根本不是想息事宁人-此次若能一举拿下国舅,梁氏就有可能名正言顺地成为新皇后。
"真的?"谅祚的语气低沉冷酷,眼神中却充满迟疑。
谅祚的这一神态让梁氏情不自禁打了个寒战,一瞬间她无法判断眼前这个少年天子想的是什么。不过,开弓没有回头箭,梁氏咬了咬牙说:"是啊!是我亲耳听到的,绝不会有错!陛下,您不能就这么认输。这些年,国舅根本忘了您才是一国之主……"
谅祚闻言骤然起身,传下两道命令:封锁消息,任何人不许泄露梁氏进宫的事情;另派手握军权的大将即刻进宫。
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
这一夜,没有星光月色,只有人影幢幢。谅祚多年来暗中培植的势力终于派上了用场,这个遗传了父母铁血基因的少年,早就有了深沉的心机与权谋。他一直想解决掉国舅,此时已是万事俱备,唯缺一个借口。梁氏的闯宫告密恰逢其时。
第二天,一个惊人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兴庆府(今宁夏银川),所有官员、百姓无不震惊惶恐:从谅祚即位以来一直牢牢掌控西夏大权的国舅以谋反罪被杀,整个没藏家族无论男女老幼也全部被诛杀,除了国舅的儿媳梁氏。
此时,从即位起就有名无实的少年天子谅祚终于收回了全部权力,开启了属于自己的执政之路。更重要的是,他和梁氏终于不用再偷偷摸摸地在一起了。
紧接着,梁氏被封为皇后,戴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后冠冕。当美丽的梁皇后对着明亮的铜镜微笑时,心中只有梦想实现的无限欢喜,浑然不觉那上面有着看不见的血腥蔓延。
不断更新的梦想
梁氏出身于西北的汉人大族,天生不肯安于现状,她还像党项女子一样学习骑马射箭。西北强烈的风沙不仅没能侵蚀她的容颜,反而让她的身体更加丰腴健美,笑容更加灿烂飞扬。转眼小姑娘到了婚嫁年龄,无数与之门当户对的求婚者纷至沓来,她却一个也没看上,她的梦想是嫁入党项贵族家庭。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一次打猎时,她遇到了国舅没藏讹庞的儿子,她的美貌与阳光让这个官二代一见倾心,回来后就备礼求婚。梁氏如愿以偿,嫁入了西夏最有权势的家庭,成为国舅的儿媳。
走进当朝最显赫的家庭,触目所及是雕栏玉砌的庭院,是万众拜服的权威,梁氏真是心满意足。然而,她很快发现,自己的见识实在太少,就在身畔眼前,还有更精彩的人生,让她目眩神迷。那就是当今皇帝的母亲-没藏太后。
没藏太后与梁氏一样,本是某权臣家的儿媳,后来虽然因故被迫出家为尼,却最终成为西夏开国皇帝夏景宗的情人,生下了私生子谅祚。不久,夏景宗死于宫廷政变,没藏氏在弟弟没藏讹庞的策划下,抱着儿子登基,直接从尼姑一跃成为皇太后,主政西夏……这样的传奇人生实在让梁氏羡慕不已。她忍不住想,自己也有美貌、有智慧啊,也是权臣家的儿媳啊,难道命运就不能复制吗?
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们找出各种借口相见相会,感情迅速升温,很快就突破了底线。
这样的禁忌之恋无疑充满了危险,但一心向往权势的梁氏才不管这些呢。她无所顾忌地和谅祚走到了一起……
事情的发展令梁氏很满意:她赌赢了,成了高贵的梁皇后。并且,她的运气真是太好了,就在成为皇后的当年,她生下了谅祚的长子秉常-他是皇帝的嫡长子,被理所当然地立为太子。
梦想拐了个弯
登上了最高权力舞台,梁太后首先把自己的弟弟封为国相,然后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踌躇满志地要做一番事业。
由于当地的汉人长期与党项人杂居,在众多党项大臣将军心中,汉女当皇后、太后,大家也就忍了,现在,汉女竟然来发号施令,这让党项贵族情何以堪?"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啊!他们纷纷抵制梁太后,对她的命令明顶暗抗,根本不当回事。她也不敢像丈夫谅祚那样举起屠刀立威,因为反对自己的人实在太多了,仅有的几个亲信都是她上台后提拔的,根本左右不了大局。
她有一架华丽高贵的屏风。这是早年两国讲和时,北宋赠送给西夏皇室的礼物,高贵典雅,华丽非凡。梁太后入主西夏后宫后,就将其陈放在自己的寝宫,她不仅对那些栩栩如生的花鸟仕女爱不释手,更喜欢屏风柔美折叠中的无限风情意蕴。侍女们都知道,那是太后的最爱,她每天都精心擦拭,从无一丝灰尘污垢。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天,梁太后竟然手持利刃,亲手毁了这架精美绝伦的屏风。
这样一想,她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快意的微笑……
为了表明自己的亲夏立场,她随即下令,废除谅祚在世时推行的所有汉化政策,全部改回党项原有的制度番礼。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权力也是需要交换的。身为异族皇后,她必须主动排斥汉化,以此向众多党项人输诚讨好,以换取他们的支持。紧接着,她开始连年攻宋,这既是向党项人表明她的仇汉立场,更想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平息臣民对她的抱怨和质疑。
西北的花草荣荣枯枯,边塞的烽火时燃时灭,无数将士血染疆场,千万边境百姓奔走流离。杨柳等不到春风,却只闻羌笛声声怨,时光就在西夏和北宋反复拉锯的争夺中流过了一年又一年。
与他父亲一样,从小在母亲的强势压制下,秉常的内心也充满叛逆。他刚一亲政,就改变了母亲的施政方针,下令废除番礼,改行汉礼,同时谋划与北宋停战修好。如此,梁太后怎么能容忍?她已经努力了那么久,儿子这样做无疑要将她全盘否定,她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发生,决定像之前控制儿子那样,将权力重新牢牢抓在手里。
母子之间的权力争夺战开始了……
母子争权
1081年,汉将李清的突然被杀让梁太后和儿子的矛盾不再遮遮掩掩,而是彻底白热化了。
所以当汉人李清建议以土地换和平时,秉常立刻就同意了,并派李清为特使去北宋议和。不料消息被执政多年、耳目众多的梁太后侦知,她立刻意识到这是自己夺回权力、再次实现主政西夏的绝好机会,当即派人杀了李清,随后将秉常也囚禁起来,自己再一次摄政,声称秉常出卖国家利益,要将土地送给北宋,自己岂能坐视不管?
她以为,自己如此维护西夏国家和党项民族的利益,不惜与亲生儿子决裂,一定会赢得大家的支持。可对这个汉人太后,党项贵族有一种天然的抗拒,他们还是看秉常更顺眼。得知皇帝被囚,各地将领纷纷起兵,有的声称要救出皇帝,有的干脆就是浑水摸鱼,想从中谋求利益。
几乎是一夜间,西夏大乱。
一心求权的梁太后万万没想到会变成这种局面,她只能一边安抚一边派自己的亲信弹压,然而毫无效果,大家依旧打得热火朝天,各自扩展地盘。
面对危局,有着多年政治经验的梁太后保持了冷静的头脑,她接受一位老将的建议,坚壁清野、诱其深入,再采取水攻,一举击溃了宋军。在正确的战术下,西夏军队在各个战场都取得了胜利,北宋最大规模的一次伐夏以失败告终。
理想抵不过现实
但这个规律在梁太后这里并不适用。汉人出身是她摆脱不了的原罪,无论她怎么为党项人拼命卖力,危机过后,党项贵族依旧不太信任她,支持秉常的将领继续拥兵自重。
与此同时,大战过后的西夏满目疮痍,能打仗的梁太后并无有效手段恢复昔日的繁荣,与北宋断交更让西夏的经济面临崩溃,臣民们怨声载道。北宋也趁机介入,他们或者当面提出,或者暗中施加压力,希望名正言顺的皇帝秉常出来执政,至少他是亲宋派,便于向北宋求和……
经历了多年争权、苦战的梁太后此时已不复当年:长期在权力漩涡争斗让她的身体迅速衰老,她每日晨起睡前,已经离不开各种药物了。她曾经的权力梦想的确很丰满诱人,可惜现实总是不遂人愿。
想到这里,争权夺利了大半辈子的梁太后反而有些释怀了,荒草漫漫,何处才是心灵的皈依呢?不如让所有的梦想与野心都随风而去吧……
秉常复位后,再次向北宋奉表求和,北宋也借坡下驴,重新恢复两国贸易,双方都有了一段难得的休养生息的时间。
此后,梁太后回到了安静空旷的后宫,把全部的精神都放在孙子身上。偶尔在身体好时,她牵着孙子的小手,走过一座座幽深华丽的宫殿,仰望着广阔清澈的蓝天,给他讲述党项人血与火的经历,西夏王朝的历史,当然还有她自己的传奇。
归政后第二年的冬天,梁太后因病去世,自此结束了一个异族皇后的权力梦。
本文作者|郭利
文章来源|《百家讲坛》杂志
2017.08.04.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