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要是我早遇到这三种思考方法就好了

源丨秋叶大叔

1

我认为我学到的第一个思维方法是来自麦肯锡方法。

这个方法的特点是什么呢?——以假设为导向,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纽带。

你可以假设下一步会发生什么,进一步可能会产生什么结果,在得到这个结果后,又可以以它为假设,又可以判断得出什么结果。这个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把思维打开。

比方说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开饭团?

我其实就是这样做了假设。

假如我开了饭团,那么很多人会关注我的饭团。

经过逻辑推导,我估计我自己能发动的人规模大概在2000人左右,经过各种推广可以达到10000人,这应该就是极限。

得出这个数据的事实依据

【1】萧秋水的饭团运营一个月,突破1500人

【2】我帮敏妈运营“内容创业和社群营销”饭团1个月,突破1200人

【3】弗兰克的阅读饭团经过很成功的推广,刚刚突破5000人

【4】猫叔的饭团经过两个星期推广,刚刚突破2万人

我觉得我怎么努力和卡位,也不可能超过猫叔,也就是10000人规模。

假如50%的人买我的包年饭票199元,50%的人买包月票19.9元,我大概收入110万。

假如我收入110万,估计这10000人里面8000人是通过各种转介绍来的,我大概要分给转介绍的朋友一半收入,也就是44万,我真正能得到的收入只有66万。

假如我文章写得好,一篇文章能得到200元额外赞赏,一年360天,我大概可以多7万收入,算9万吧。

也就是说我写一年的文章大概可以多挣顶多75万元。

为了做好饭团运营,我不得不每天写作,而且要养一个助理。而且这收入可持续增加的空间不大,毕竟饭团人数最多5万人上限,关键是新增困难,还有流失。

我算来算去,这个投入产出回报率不高,等于是大家花钱包养我一年的业余时间,我要问自己,是所有的机会我都拿不住了么?非要把业余时间投入去做一个饭团,就为了一年挣75万?

养一个全职赚这么多,我也觉得不多啊。完全可以找到回报率更好的方式,所以对于我而言,玩玩可以,投入不约。

如果事实靠谱,再找一个合理的标准来衡量推导的结果,很多决策就简单了。

2

我认为我学到的第二个思维方法是来自丰田的“问五个为什么”

为什么发生这件事情?哦,是因为A,那为什么会出现A?哦,是因为B。那为什么是B?这样一层层问下去,事情就会水落石出。

比方说武汉市交通为什么拥堵?

因为到处在修路。

为什么武汉到处在修路?

因为车多了,路不够开。

为什么武汉车多了?

因为人民收入高了,都想过上有车的生活。

为什么武汉人都想过上有车的生活?

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才是中产阶级的生活,奋斗成功的标配。

为什么武汉人都认为有车是混得不错的标配?

因为他们在各种场合收到的信息暗示都是如此。

为什么武汉人都接到这种信息暗示?

因为汽车厂家投放的广告都是这样的。

......

这样思考到一定程度,至少我就意识到解决拥堵问题有修路,限车,改变生活观念三个模式了。

改变生活观念这一点至少我们可以选择租车、打车等不同的解决方案,而不一定是自驾了,这就是我目前的生活模式,不开车,用公交。

多问问背后的为什么,有时候靠谱的答案自己会冒出来。

3

我认为我学到的第三个思维方法是来自“场景模拟法"。

假设你是一个导演,我只是一个演员,假如我是你,我在这种情况下会怎么做。这样会更好的产生同理心。

比如昨天晚上到处传的武汉某男离婚,给老婆50套房,给女儿13套房,自己只拿100万,相当于净身出户。

大家纷纷猜,其实很简单,假设我是这个男人,为什么舍得净身出户?

离婚好买房?对于有63套房的人的,多买一套没价值。

婚内过错方?那得有多大过错才愿意放弃身家?而且越是过错方越是人品不好,要撕逼抢家产。

提前转移资产避免日后清算,这个可能性挺大的。

你看,把这些场景一合计,你心里就会有了判断。

场景里面用符合人性的常识去思考,答案也许就出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贾跃亭:要是我早遇到这三种思考方法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