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祥林嫂似的诉苦

远离祥林嫂似的诉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鲁迅笔下有一个人物叫祥林嫂。

祥林嫂是个命苦的人。年纪轻轻就守了寡,后被婆家卖到山里,嫁给了第二个丈夫,生了儿子阿毛。好不容易生活有了起色,丈夫却病死了,之后祸不单行,阿毛又被狼衔走了。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除了她悲惨的身世,还有就是文中的一段描写:

她泣不成声地向她的主人诉说着她的阿毛的悲惨的故事。祥林嫂也可能没估计到,她的故事 居然有这么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她反复地讲起她那令人心碎的故事。但话讲了一遍,就不是新闻了。讲了两遍,就是重复,重复的东西也就没人喜欢听了。在那样的旧时代,人们的同情心也是有限的。当祥林嫂三番五次喋喋不休地讲她的阿毛的故事时, 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这段描写很有意思,令人十分玩味。感叹人们态度的转变,从开始的关注和同情,到后来的冷漠可能还带着些许嘲讽。

如文中所说,那个旧时代人们的同情心是有限的。难道现在这个时代就不一样了吗?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极其迅速,好像每天都充斥着悲惨的故事。人们同情心来去的速度也变得越来越快了。今天还让人深恶痛绝、义愤填膺、肝肠寸断、同情心泛滥的故事,一周后就没人再提了。

时代在变,人性却没怎么变,没人喜欢炒冷饭。你想通过诉苦得到关注,博取同情,获得安慰,他们却是来看热闹和新鲜的,顺便流下几句话、几滴眼泪。

说说几句观后感而已,表达一下内心的感受而已。你别想多了,你也别太当真。

祥林嫂却当真了,在第一次诉苦获得了“没估计到的那么好的社会效果”后,她受伤的心仿佛有了一丝宽慰,于是她一次次地重复,想得到更大更多的同情和怜悯,可最终“连最慈悲的念佛的老太太们,眼里也再不见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真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想想我们的周围,或多或少都存在类似祥林嫂一样的人吧。

他们在遇到了挫折和苦难之后,就特别有倾诉的欲望,逢人便说,恨不得人们都知道他的苦,希望人们都理解他,同情他。

可是然后呢,这样苦难就能消失了吗,生活就能变好了吗?

短暂的心里舒爽后,还是要回到现实。于是有的人就开始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诉苦来缓解内心的痛苦。这就像吸毒一样,让你有短暂的快感,但快感消失后是更大的空虚。然后就上瘾了,根本停不下来。

祥林嫂似的诉苦最大的坏处是,这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它不会让你的苦难消失,更不会让你的生活变好。

它只会让人们看到你的无能和无奈。即便刚开始得到人们的同情,时间长了也会让别人厌烦。

如果是亲人,可能会出于爱,对你抱有极大的耐心。可是其他人就不好说了,人家有自己的事,有自己的生活,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来操你的心。

有句话叫“家丑不可外扬”,其背后有类似的道理。把家里的丑事告诉别人有什么用?别人最多同情你一下,说几句所谓的公道话,然并卵,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别人跟你过日子吗,说完就走了,日子还得自家人过。

祥林嫂似的诉苦还有一个坏处就是会传染。这是负面的情绪,这是负能量。诉苦的人心里痛苦,因为他的每一次诉说都在向自己不断强化和暗示自己很痛苦;听的人也会痛苦,谁愿意自己老是被负面的情绪所包围?

如果你自己出于这种状态,那你的心思都在你的痛苦上了,都在如何向别人诉苦上了,除了让自己更加痛苦外,你根本没心思和精力去改善自己的现状。

如果你身边的人处于这种状态,那么必然会影响到你,会把这种负面情绪传染给你,让你的心情也跟着变糟,会让你感到压抑,甚至会导致你行为的消极。

所以要让自己远离祥林嫂似的诉苦。不要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痛苦上,而是要把它放在解决问题和改善现状上。

问题解决了,现状改善了,你的心情自然就变好了,痛苦自然就消失了,那还会有到处去倾诉的必要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远离祥林嫂似的诉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