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读文科

方良金

历史翻开一九七五年,自我封闭、贫穷落后的中国,终于开始重视教育了。这年,阿金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在时任大队(现在的村)小学——大港小学校长陈绍宽先生的关爱下,兴趣浓厚倘徉于知识的海洋之中。一年之后,阿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当时港路全公社唯一的一个重点班。

一九七七年,教育喜迎“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个春天。高考中考制度恢复了!

一九七八年,新中国改革开放元年。少年阿金再次以优异成绩顺利考入通山一中首届重点班。那年,全县招生200人。

报名了。阿金在父亲的护送下来到了通山一中。

这是一所校园面积很大的学校,一切都是崭新的。行李由父亲看着,阿金四处转悠,看看这里,好玩;瞧瞧那儿,有味。这是一座颇具吸引力的大学校,一棵棵参天的大树,一排排整齐的房屋,想到即将就要在这里学到知识,学会做人,阿金内心的海洋泛起了层层涟漪。

“看见了,看见了,我在高一(4)班!”阿金手指墙上的名单,高兴地大声叫着。很快,阿金把这激动人心的消息告诉了父亲。

父子俩迅速安顿好了行李。阿金带着父亲找到了教室,看见了班主任老师——郑老师,四十出头,人有点瘦,长长脸型,戴着一副眼镜,显示出文化人的形象。讲着一口外地口音,听起来,阿金显得有些吃力。

这是阿金第一次见大世面。居住两万人口的小县城,在少年阿金的心中,是那么的大,那样的繁华。在这里,听到的再也不是百分之百的纯土话。就这一点,弄得阿金云里雾里。

说来有趣。这时的阿金就连普通话也听不懂。 一日,老家小山村安上了全县覆盖的电台播音喇叭,外型十分简陋。傍晚,安在几米高墙上的喇叭

响了。阿金颇为好奇,便邀阿成,阿起,金流等一大批伙伴去听。阿金像猴子爬树一样,上去了,阿成也上去了。二人耳朵紧贴喇叭,听着,听着,两人分析后,才知道播音的那句话是“通山人民广播电台”。阿金,阿成咯咯笑着跳了下来。

上课了。第一节是班主任郑老师的课。郑老师用他那不标准的普通话在跟学生交流:“同学们,我叫郑仁发,教你们的政治兼班主任。以后有事就找我。。。。。。”一下课,阿金跟班上同学交流,说还有百分之十左右的话听不懂。

最令阿金失望的事情来了。物理课是一个姓韩的老师教。高高的个子,浓黑的头发,白皙的皮肤,加上一嘴漂亮的牙齿。一看让人有点感兴趣。可韩老师口一开,就急坏了那求知欲特强的少年阿金。无奈的阿金不停的摇着头,心里念着:“完了!彻底完了!碰上了一个讲着土不土,洋不洋,不知道像啥口音话的老师!”就这样,第一次,阿金跟物理学科无缘了,哪怕一年中做了千倍的努力,最终的效果也是甚微的。

记得念初中的时候,阿金是多么的喜欢理科一类的科目啊。数学老师程先鉴先生经常夸他头脑灵活,有出息。将来是个读理科的材料。。。。。。可眼前这位浑身上下都充满了热血的有志少年,因为语音障碍,致使他经常陷入苦苦思索之中:是读文科呢?还是读理科好?百思不得其解!思想斗争越激烈,阿金显得愈茫然。想着,想着,阿金内心深处萌发了读文科的念头。可语文学科又是阿金最弱势的科目。

分文理科的时候来了。阿金显得十分的孤独和无奈。内心苦楚找父母诉说,可他们都是文盲,谈不出令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好建议。找哥哥说去,恐怕就连这“文啊”“理啊”也分不清。路被逼到了尽头,情被冰到了零点。一气之下,阿金做出了历史性的决定,走出了犹豫很久的人生十字路口。最终选择了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的答案:读文科!

高二开学的第一天,带着人生美梦的少年阿金走进了文科教室。。。。。。

2014年10月17日晚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阿金读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