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势的原生家庭是能挣脱的,阶级也是可以突破的

英国BBC电视台拍摄过一部记录片——《7UP》,片中追踪了14个来自于各个社会阶层的孩子。

从他们7岁开始,每隔七年拍摄一次,一直到56岁,这部片子整整拍摄了49年。被追踪的人员也从孩提被拍到晚年。

最终的结果是,多数人并未能摆脱掉原生社会阶层的烙印。往小处说,即原生家庭的烙印,穷人继续是穷人,富人亦然。结果是令人唏嘘的,世界开始关注原生阶层、原生家庭的影响。

原生家庭是指父母的家庭,儿子或女儿并没有组成新的家庭。

心理学也研究证明:一个人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原生家庭,对个人性格、行为、心理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会产生长期、深远的影响,甚至会影响一生的幸福。

原没有褒贬意味,但不知何时起,“原生家庭”一词却成了臭水沟里的老鼠、垃圾堆旁的蟑螂,但凡出现,准不是什么好事。

我搜索了一下某平台,满眼尽是这样的标题——

高情商的人都会与原生家庭保持边界!

有时,原生家庭是人生的一种病毒。

容易得抑郁症的两类标志,第二类直指: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找回来。

容我爆一句粗口:傻逼!

原生家庭不欠你的。我们现在所拥有的生活,很可能已经是踩在父母他们肩膀上,所能得到的最好的生活。

心理学家李子勋曾经说过:“成年以后对父母的抱怨,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需要这种抱怨,这些抱怨可以使我们的某些问题合理化,轻而易举地把账记到父母的头上。”

凭什么,一个人表现得体优秀就可以有“书香世家”“家学渊厚”等溢美之词形容,由个体上升至整体,俱荣;而种种瑕疵失宜,事不关己,通通是“原生家庭”的错?这锅不背。

弱势的原生家庭是能挣脱的,阶级也是可以突破的_第1张图片
自己牌技烂,还怨人?

不能否认,每个人出身的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当你尚没有判断能力时你最基本的认知来自那里。

作家周冲的短篇《人间味》,里面有这样一段描写:“母亲此生积怨颇多,贫困、卑微、辛劳与冷漠使她无从舒展,我的蠢笨令她失望,父亲的美貌又令她紧张,她日益敏感易怒,神经如履薄冰,微薄小事便轻易令她发作。”

她的家庭,父母长期处于歇斯底里的状态,对孩子的关心止步于吃饱穿暖,基本没有任何精神层面的交流。

她曾经郑重地发誓,不想成为这样的父母。

但有一天,她悲哀地发现,自己的个性和行为中鬼使神差地充满了来自原生家庭的暴戾,它仿佛一条寄生虫潜伏在她体内,无声无息。等着在某个时机忽然露头,邪恶又黑暗,好似瞬间就要把她生生毁掉……

但后来,她又怎样呢?

04年获“中行杯”选美比赛冠军;

08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同年开始写作,隔年加入江西省作家协会;

11年被江西文联推荐至鲁迅文学院学习;

在众多刊物发表约几十万余字,作品被《青年文摘》转载,入选《江西当代散文家作品选》等。

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数值,来自于你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对比较量。

周冲说:“任何人的归宿都是自己,你配得上更好的世界。”

弱势的原生家庭是能挣脱的,阶级也是可以突破的_第2张图片

每个人都有一个家庭的自我,还有一个生物的自我,随着你后来受教育还有一个教育的自我。

在受教育的阶段,我们有机会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到世界跟家庭给我们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你有机会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和追求。

如果能够形成这种独立的认知,你会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个时候原生家庭的影响会越来越小。

人就是环境的产物,诚然,病态的原生家庭每天的耳濡目染,就能把一个先天还不错的孩子生吞活剥。同样,如果自己内心不甘于此,有挣扎有努力,也能挣脱这样病态家庭的桎梏,从大世界吸收到新鲜力量。

一个人会成为什么样子,决定于他内心深处相信自己是谁;一个人能做成什么,取决于他深信自己能做到的程度。

母亲没有上过小学,父亲没有上过中学,小时的家庭,不夸张的说就是战场。女孩儿瑟瑟发抖的身影,依旧还留在门后,怕父亲冲进来两人一顿扭打,怕母亲冲出去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这是我家的故事。

姐妹五人,当我们长大成人,都已经不再抱怨这个家庭,而是真诚地选择理解和原谅,并尝试着寻找全新的途径去改善关系。

原本讳疾忌医,现在也寻着上医院寻求医疗手段帮忙;

原本胡吃海喝,现在也注重养生饮食搭配偶尔尝着新菜;

原本默不交流,现在也开着啤酒坐在阳台有话好好说慢慢说;

原本少不交际,现在也知道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会礼尚往来……

我们小时候以为,将来的日子就是柴米油盐,上班下班,把一日重复过上数十年。

等我们长大了,日子确实是如此。但我们又不甘心,于是姐姐搞摄影,我学西厨,妹妹冲咖啡,我们尝试着父辈没有接触过的领域,并且反馈原生家庭。

现在,妈妈也知道了红色箭头是升是赚,绿色箭头是降是损,虽然她对着的是港股。

我们没有大富大贵,还在原来阶层兜兜转转。只是,看似周而复始,看似从起点到终点画了一个圆圈,但是每次都积累下了经验,不管是失败还是成功,都不再是原点。这不是圆圈,而是螺旋。在一个地方兜转,每次却有不同,或上或下或横着延伸出去,我们画的螺旋,相信每次都在不断变大。

弱势的原生家庭是能挣脱的,阶级也是可以突破的_第3张图片

最后我还要再讲一个故事。

我们回到开头《7UP》,

底层社会的Tony 、Jackie 、Simon 等等,无一例外地早早辍学,结婚,养活一堆孩子。

而上层社会出身的Bruce 、Andrew 、John 则顺理成章进入私立中学,上牛津、剑桥等名校,延续上流社会的地位。

而7岁时就打算探求月球秘密的Nick ,虽然出身乡村,也不泯小孩子的天真浪漫,他最终过得如何?

他最终成为威斯康星大学的教授。

这个来自苏格兰农场的农民小孩,考上了剑桥大学作物理研究。

Nick剑桥毕业,28岁时在美国作研究访问学者,35岁时仍然坚持研究,42岁面对研究无果的残酷现实,转作威斯康星大学本科生教育教授,成功逆袭了。

42岁时他接受采访,谈起处境,满眼噙泪地说,一个人的独自成长要承受着很多困难,这种困难是远在苏格兰乡下农场的家人无法帮助的。

然而他的成绩,不仅荣耀了家人,也鼓舞我们,弱势的原生家庭是能挣脱的,再努力一些,阶级也是可以突破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弱势的原生家庭是能挣脱的,阶级也是可以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