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

1.什么是DTS?为什么要引入DTS

DTS即Device Tree Source 设备树源码, Device Tree是一种描述硬件的数据结构,它起源于 OpenFirmware (OF)。Linux 2.6中,ARM架构的板极硬件细节过多地被硬编码在arch/arm/plat-xxxarch/arm/mach-xxx比如板上的platform设备、resource、i2c_board_info、spi_board_info以及各种硬件的platform_data,这些板级细节代码对内核来讲只不过是垃圾代码。而采用Device Tree后,许多硬件的细节可以直接透过它传递给Linux,而不再需要在kernel中进行大量的冗余编码。

每次正式的linux kernel release之后都会有两周的merge window,在这个窗口期间,kernel各个部分的维护者都会提交各自的patch,将自己测试稳定的代码请求并入kernel main line。每到这个时候,Linus就会比较繁忙,他需要从各个内核维护者的分支上取得最新代码并merge到自己的kernel source tree中。Tony Lindgren,内核OMAP development tree的维护者,发送了一个邮件给Linus,请求提交OMAP平台代码修改,并给出了一些细节描述:

1)简单介绍了本次改动;2)关于如何解决merge conficts。有些git mergetool就可以处理,不能处理的,给出了详细介绍和解决方案。

  一切都很平常,也给出了足够的信息,然而,正是这个pull request引发了一场针对ARM linux的内核代码的争论。我相信Linus一定是对ARM相关的代码早就不爽了,ARM的merge工作量较大倒在其次,主要是他认为ARM很多的代码都是垃圾,代码里面有若干愚蠢的table,而多个人在维护这个table,从而导致了冲突。因此,在处理完OMAP的pull request之后(Linus并非针对OMAP平台,只是Tony Lindgren撞在枪口上了),他发出了怒吼:

     Gaah.Guys, this whole ARM thing is a f*cking pain in the ass.

之后经过一些讨论,对ARM平台的相关code做出如下相关规范调整,这个也正是引入DTS的原因。

1、ARM的核心代码仍然保存在arch/arm目录下

2、ARM SoC core architecture code保存在arch/arm目录下

3、ARM SOC的周边外设模块的驱动保存在drivers目录下

4、ARM SOC的特定代码在arch/arm/mach-xxx目录下

5ARM SOC board specific的代码被移除,由DeviceTree机制来负责传递硬件拓扑和硬件资源信息。

本质上,Device Tree改变了原来用hardcode方式将HW 配置信息嵌入到内核代码的方法,改用bootloader传递一个DB的形式。

如果我们认为kernel是一个black box,那么其输入参数应该包括:

a.识别platform的信息  b.runtime的配置参数  c.设备的拓扑结构以及特性

对于嵌入式系统,在系统启动阶段,bootloader会加载内核并将控制权转交给内核,此外,还需要把上述的三个参数信息传递给kernel,以便kernel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在linux kernel中,Device Tree的设计目标就是如此。

2.DTS的加载过程

如果要使用Device Tree,首先用户要了解自己的硬件配置和系统运行参数,并把这些信息组织成Device Tree source file通过DTC(Device Tree Compiler,可以将这些适合人类阅读的Device Tree source file变成适合机器处理的Device Tree binary file(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DTB,device tree blob。在系统启动的时候,boot program(例如:firmware、bootloader)可以将保存在flash中的DTB copy到内存(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例如可以通过bootloader的交互式命令加载DTB,或者firmware可以探测到device的信息,组织成DTB保存在内存中),并把DTB的起始地址传递给client program(例如OS kernel,bootloader或者其他特殊功能的程序)。对于计算机系统(computer system),一般是firmware->bootloader->OS,对于嵌入式系统,一般是bootloader->OS。

Device Tree可以描述的信息包括CPU的数量和类别、内存基地址和大小、总线和桥、外设连接、中断控制器和中断使用情况、GPIO控制器和GPIO使用情况、Clock控制器和Clock使用情况。

它基本上就是画一棵电路板上CPU、总线、设备组成的树,Bootloader会将这棵树传递给内核,然后内核可以识别这棵树,并根据它展开出Linux内核中的platform_device、i2c_client、spi_device等设备,而这些设备用到的内存、IRQ等资源,也被传递给了内核,内核会将这些资源绑定给展开的相应的设备。

是否Device Tree要描述系统中的所有硬件信息?答案是否定的。基本上,那些可以动态探测到的设备是不需要描述的,例如USB device。不过对于SOC上的usb hostcontroller,它是无法动态识别的,需要在device tree中描述。同样的道理,在computersystem中,PCI device可以被动态探测到,不需要在device tree中描述,但是PCI bridge如果不能被探测,那么就需要描述之。

注:DeviceTree(以下简称DT)用于描述设备信息以及设备于总线之间的层级关系,DT可用于描述绝大多数板级设备的细节,包括CPU、内存、中断、总线以及外设等,与DT相关的Objectdtsdtsidtcdtbdt.img

dtsDT源文件称为dts文件,Ascii文本文件,一般一个dts文件对应一个MachineARM架构下dts文件存放于arch/arm/boot/dts/目录下

dtsi多个Machine/SoC公用的dt文件,i代表includedtcDeviceTree Compile,用于将dts文件编译成二进制dtb文件dtbDeviceTree Bolb,由dtc编译dts文件生成的二进制目标文件

dt.img:多个dtb文件打包形成dt.img,以适配多个Machinedts/dtb的结构是标准化的,dt.img有头信息和多个dtb组成,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厂商头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dts文件是一种ASCII 文本格式的Device Tree描述,此文本格式非常人性化,适合人类的阅读习惯。基本上,ARM Linux中,一个.dts文件对应一个ARMmachine,一般放置在内核的arch/arm/boot/dts/目录。由于一个SoC可能对应多个machine(一个SoC可以对应多个产品和电路板),势必这些.dts文件需包含许多共同的部分,Linux内核为了简化,SoC公用的部分或者多个machine共同的部分一般提炼为.dtsi,类似于C语言的头文件。其他的machine对应的.dts就include这个.dtsi譬如,对于HI3519V101而言, hisi-hi3519v101.dtsi就被hisi-hi3519v101-demb.dts所引用,hisi-hi3519v101-demb.dts有如下一行:

和C语言的头文件类似,.dtsi也可以include其他的.dtsi,譬如几乎所有的ARM SoC的.dtsi都引用了skeleton.dtsi,即#include"skeleton.dtsi“或者 /include/ "skeleton.dtsi"

正常情况下所有的dts文件以及dtsi文件都含有一个根节点”/”,这样include之后就会造成有很多个根节点? 按理说 device tree既然是一个树,那么其只能有一个根节点,所有其他的节点都是派生于根节点的child node.其实Device Tree Compiler会对DTSnode进行合并,最终生成的DTB中只有一个 root  node. 

device tree的基本单元是node这些node被组织成树状结构,除了root node,每个node都只有一个parent。一个device tree文件中只能有一个root node。每个node中包含了若干的property/value来描述该node的一些特性。每个node用节点名字(node name)标识,节点名字的格式是node-name@unit-address。如果该node没有reg属性(后面会描述这个property),那么该节点名字中必须不能包括@和unit-address。unit-address的具体格式是和设备挂在那个bus上相关。例如对于cpu,其unit-address就是从0开始编址,以此加一。而具体的设备,例如以太网控制器,其unit-address就是寄存器地址。root node的node name是确定的,必须是“/”。

在一个树状结构的device tree中,如何引用一个node呢?要想唯一指定一个node必须使用full path,例如/node-name-1/node-name-2/node-name-N

dtb文件传递给内核后,内核会把dtb文件扩展为device_node结构体链表,最终这些结构体会由设备驱动来使用进行device注册,device_node结构体中一些字段对应的含义如下:

struct device_node {

    const char *name;------------------name属性对应的值

    const char *type;------------------device_type属性对应的值

    phandle phandle;-------------------phandle属性对应的值

    const char *full_name;-------------节点的全名(:/cpus/cpu0:V1-3;cpu0:V16)

    struct  property *properties;------属性链表

    struct  property *deadprops;-------removed properties

    struct  device_node *parent;-------父节点

    struct  device_node *child;--------子节点

    struct  device_node *sibling;------兄弟节点

    struct  device_node *next;---------type下一个节点

    struct  device_node *allnext;------所有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struct  kobject kobj;

    unsigned long _flags;

    void    *data;

};

dtb转换为device_node是通过函数drivers/of/fdt.c->unflatten_device_tree->unflatten_dt_node完成的;系统初始化时会初始化platform总线上的设备(有simple-bus来决定),具体操作在drivers/of/platform.c->of_platform_populate函数中,函数会把device_node转换为platform_device,然后加入到platform_bus的devices链表中。

int of_platform_populate(struct device_node *root,const struct of_device_id *matches,const struct of_dev_auxdata *lookup,struct device *parent)

3.设备树中dtsdtsi文件的基本语法

它包括一系列节点,以及描述节点的属性。

“/”为root节点。在一个.dts文件中,有且仅有一个root节点;在root节点下有“node1”,“node2”子节点,称root为“node1”和“node2”的parent节点,除了root节点外,每个节点有且仅有一个parent;其中子节点node1下还存在子节点“child-nodel1”和“child-node2”。

注:如果看过内核/arch/arm/boot/dts目录的读者看到这可能有一个疑问。在每个.dsti和.dts中都会存在一个“/”根节点,那么如果在一个设备树文件中include一个.dtsi文件,那么岂不是存在多个“/”根节点了么。其实不然,编译器DTC在对.dts进行编译生成dtb时,会对node进行合并操作,最终生成的dtb只有一个root node。dtc会进行合并操作这一点从属性上也可以得到验证。这个稍后做讲解。

在节点的{}里面是描述该节点的属性(property),即设备的特性。它的值是多样化的:

1.它可以是字符串string,如①;也可能是字符串数组string-list,如②

2.它也可以是32 bit unsigned integers,如cell⑧,整形用<>表示

3.它也可以是binary data,如③,十六进制用[]表示

4.它也可能是空,如⑦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1张图片

在/arch/arm/boot/dts/目录中有一个文件skeleton.dtsi,该文件为各ARM vendor共用的一些硬件定义信息。以下为skeleton.dtsi的全部内容。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2张图片

如上,属性# address-cells的值为1,它代表以“/”根节点为parent的子节点中,reg属性中存在一个address值;#size-cells的值为1,它代表以“\” 根节点为parent的子节点中,reg属性中存在一个size值。即父节点的# address-cells和#size-cells决定了子节点的address和size的长度;Reg的组织形式为reg =下面列举例子,对一些典型节点进行具体描述。

1)chosen node

chosen {

bootargs = "tegraid=40.0.0.00.00 vmalloc=256M video=tegrafb console=ttyS0,115200n8 earlyprintk";};

chosen node 主要用来描述由系统指定的runtime parameter,它并没有描述任何硬件设备节点信息。原先通过tag list传递的一些linux kernel运行的参数,可以通过chosen节点来传递。如command line可以通过bootargs这个property来传递。如果存在chosen node,它的parent节点必须为“/”根节点。

2)aliases node

aliases {

i2c6 = &pca9546_i2c0;

i2c7 = &pca9546_i2c1;

i2c8 = &pca9546_i2c2;

i2c9 = &pca9546_i2c3;

};

aliases node用来定义别名,类似C++中引用。上面是一个在.dtsi中的典型应用,当使用i2c6时,也即使用pca9546_i2c0,使得引用节点变得简单方便。例:当.dts  include 该.dtsi时,将i2c6的status属性赋值为okay,则表明该主板上的pca9546_i2c0处于enable状态;反之,status赋值为disabled,则表明该主板上的pca9546_i2c0处于disenable状态。如下是引用的具体例子:

&i2c6 {--------------这里&i2c6到底是label还是alias???

status = "okay";

};------------------*.dtsi中大多默认为设备为disable,然后在*.dts中将其enable,进行重写使能。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3张图片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4张图片

3)memory node

memory {

device_type = "memory";

reg = <0x00000000 0x20000000>; /* 512 MB */

};

对于memory node,device_type必须为memory,由之前的描述可以知道该memory node是以0x00000000为起始地址,以0x80000000为结束地址的1GB的空间。

一般而言,在.dts中不对memory进行描述,而是通过bootargs中类似1G@0x00000000的方式传递给内核。但3519的chosen node中没有体现。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5张图片

4)Reg属性

在device node 中,reg是描述memory-mapped IO register的offset和length。子节点的reg属性address和length长度取决于父节点对应的#address-cells和#size-cells的值。例: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6张图片

在上述的aips节点中,存在子节点spda。spda中的中reg为<0x70000000 0x40000 >,其0x700000000为address,0x40000为size。这一点在图 中有作介绍。

这里补充的一点是:设备节点的名称格式node-name@unit-address,节点名称用node-name唯一标识,为一个ASCII字符串。其中@unit-address为可选项,可以不作描述。unit-address的具体格式和设备挂载在哪个bus上相关。如:cpu的unit-address从0开始编址,以此加1;本例中,aips为0x70000000

reg的组织形式为reg = ,其中的每一组addresslength表明了设备使用的一个地址范围。address1个或多个32位的整型(即cell),而length则为cell的列表或者为空(若#size-cells = 0)。address和length字段是可变长的,父结点的#address-cells和#size-cells分别决定了子结点的reg属性的address和length字段的长度。

5)compatible属性

在①中,compatible属性为string list,用来将设备匹配对应的driver驱动,优先级为从左向右。本例中spba的驱动优先考虑“fsl,aips-bus”驱动;若没有“fsl,aips-bus”驱动,则用字符串“simple-bus”来继续寻找合适的驱动。即compatible实现了原先内核版本3.x之前,platform_device中.name的功能,至于具体的实现方法,本文后面会做讲解。

上述.dts文件中,root结点"/"的compatible 属性compatible = "acme,coyotes-revenge";定义了系统的名称,它的组织形式为:,。Linux内核透过root结点"/"的compatible 属性即可判断它启动的是什么machine。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7张图片

在.dts文件的每个设备,都有一个compatible属性,compatible属性用于驱动和设备的绑定。compatible 属性是一个字符串的列表,列表中的第一个字符串表征了结点代表的确切设备,形式为",",其后的字符串表征可兼容的其他设备。可以说前面的是特指,后面的则涵盖更广的范围。

注:对于“/”root节点,它也存在compatible属性,用来匹配machine type。具体说明将在后面给出。

6)interrupts属性

Linux驱动开发23之设备树dts的由来及部分属性_第8张图片

设备节点通过interrupt-parent来指定它所依附的中断控制器,当节点没有指定interrupt-parent时,则从parent节点中继承。上面例子中,root节点的interrupt-parent = <&mic>。这里使用了引用,即mic引用了②中的inrerrupt-controller @40008000root节点的子节点并没有指定interrupt-controller,如ahb、fab,它们均使用从根节点继承过来的mic,即位于0x40008000的中断控制器。

若子节点使用到中断(中断号、触发方法等等),则需用interrupt属性来指定,该属性的数值长度受中断控制器中#inrerrupt-controller值③控制,即interrupt属性<>中数值的个数为#inrerrupt-controller的值;本例中#inrerrupt-controller=<2>,因而④中interrupts的值为<0x3d 0>形式,具体每个数值的含义由驱动实现决定。

<>中第一个u32表示中断类型,第二个是中断号,第三个是中断触发条件。

7ranges属性

ranges属性为地址转换表,这在pcie中使用较为常见,它表明了该设备在到parent节点中所对用的地址映射关系。ranges格式长度受当前节点#address-cell、parent节点#address-cells、当前节点#size-cell所控制。顺序为ranges=<前节点#address-cell, parent节点#address-cells , 当前节点#size-cell。在本例中,当前节点#address-cell=<1>,对应于⑤中的第一个0x20000000;parent节点#address-cells=<1>,对应于⑤中的第二个0x20000000;当前节点#size-cell=<1>,对应于⑤中的0x30000000。即ahb0节点所占空间从0x20000000地址开始,对应于父节点的0x20000000地址开始的0x30000000地址空间大小。

注:对于相同名称的节点,dtc会根据定义的先后顺序进行合并,其相同属性,取后定义的那个。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驱动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