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厕读书》后随笔

          周树人先生的这一文章甚妙,刚看到标题时,我竟有一种找到知己的感觉……

          周先生此文以郝懿行在《晒书堂笔录》中批入厕读书切入,转写到自己颇赞成厕上看书引出下文,点出几处不适合读书的地方后,引用了谷崎润一郎偏爱的厕所式样。“特别在关东的厕所,靠着地板装有细长的扫出尘土的小窗,所以那从屋檐或树叶上滴下来的雨点,洗了石灯笼的脚,润了踮脚石上的苔,幽幽地沁到土里去的雨声,更能够近身听到。实在是这厕所是宜于虫声,宜于鸟声,亦复宜于月夜,要赏识四季随时的物情之最相宜的地方……”(话说有如此风流的厕所,能在里面读书,听窗外雨声,亦不失为一件美事啊!)在文末,周先生提到入厕读书的最佳种类为随笔。

           说到鄙人为数众多的怪癖,其中之一即为好入厕读书,why?私以为,入厕后,人的注意力极为集中。现如今,智能手机长伴我们左右,以致我们上班,学习,走路时都恨不得时时拿出来瞧瞧才好,朋友圈有没有什么新动态?好像又到了什么网上购物节?手机里缓存的视频还没有看?……但,一旦入厕,大概倒真正隔绝了智能时代的骚扰,回到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朴素的活动。(当然,如果有童鞋把手机带入厕所,又另当别论,不过,为了手机的安全着想,还是不这么做为妙)不知大家有没有感受到,入厕以后,人的思考力,反应力会有所提升?在我高中的时候,顶喜欢把物理,数学题带到厕所里解,因为在厕外冥思苦想而不得解的题目一旦进入那个神奇的地方,往往一两分钟内就“升华”了。我想是因为,在平常的地方,人是极度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的,别人的注视,看法;外界总有喧闹声,桌椅声等各种声音入耳。本人是极为害怕别人在我专心投入一件事情的时候呼喊我的名字,所以每当要从事什么喜爱的事情,总恨不得把自己关到小屋子里去。而厕所却实在是一个好地方,它是一个完完全全由私密包裹起来的地方,一个无人打扰,窥探的个人空间,人在此处最为放松,思绪也最为开阔。

          接下来我要说的倒是与题目的关联不大,甚至有一丝丝相左,不过我认为也是极重要的,能说清了这个问题倒也算一桩大美事。 厕所当真为一个好地方,正如我之前提到的,作为一个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活动的场所之一,我们是当真应该好好享受其中的过程的。最好做的事情就是什么也不干,静静地感受。倒不是说感受其它,而是体验一种身心结合的感觉。现在人大多有远大抱负,时时憧憬着未来,住在怎样的房子里,有着怎样的薪酬,要如何努力奋斗以实现目标,目前的工作却怎样枯燥无味;或者追忆往昔,忆当年粪土万户侯云云;除此之外,还有迷恋与综艺,影视,明星无法自拔的……或许你发现了,以上所有的遐思,我们的思绪都是云游的,忆古思今,展望未来。我们的心并没有和身体待在一起,两者是脱离的,我时常羡慕古人生活的单纯质朴,因他们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多的诱惑。常常,我们就被乱花迷了眼。身,可以去往大千世界,心,却无处安放。为了适应并且更好的生活在当下里,我认为每天还是要留一小段时间给自己,和自己静静呆在一起,不做别的,就感受一呼一吸顺着浑身的血液经脉慢慢洗涤每一个细胞,以此法,每日提醒自己回到本真,不忘初心。最好的方法是每日进行5到10分钟冥想,若不得法,先入厕静静感受一下身心结合也是不错的。

         其实,入厕干什么?想什么?皆视个人情况而定,不问外界,仅问内心,自己需要什么?抛开众人的看法,父母的期待,内心的欲望。自己真正需要什么?想要的不一定是自己需要的,甚至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搞清了这个问题,便得了人生中一大紧要的趣味。想要心绪安定,减轻内心焦躁,改变忙忙碌碌而无所得的境遇?那就好好的抛开杂念,先与身体建立一个联结吧,只有进入一个思绪清空的状态后才能真正地与自己对话。觉得内心安稳,一切恰是自己最喜欢的模样?那不妨带一卷书入厕,让思绪随清风飞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如厕读书》后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