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的关键是什么?反正肯定不是意志力!

养成一个习惯,21天就够了吗?

1.培养习惯的“21天效应”真的靠谱吗?

坊间传言,21天就能养成一个习惯,听起来就好像只要熬过了21天就是一片光明未来似的。

于是乎,网路上到处都是以21天为限的训练营。什么21天早起、21天阅读、21天写作、21天慢跑,基本上只要关乎个人成长的都能找到相应的21天训练营。

但养成一个习惯21天真的够了么?很遗憾,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所谓的“21天效应”更多是被商家拿来作为营销手段而已。

21天习惯养成来源于行为心理学的一种说法,即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

每个人都能在身边找到参与过21天习惯养成的朋友,尤以健身者为众。

KEEP大火的时候朋友圈简直是一片刷屏,人人都在晒自己的训练记录,然而一个月后还在做KEEP的人寥寥无几。

慢跑之风兴起时,多少人在晒自己新买的健身装备:跑鞋、训练服、压缩裤、带GPS的运动手环……跑完之后再晒上一张自己的跑步路径图,好一幅热爱生活的图景。只不过随着天气转凉(其实更多是慢跑热的转凉),“慢跑爱好者们”也逐渐销声匿迹。

2.21天习惯养成的真相

坚持的关键是什么?反正肯定不是意志力!_第1张图片

说真的,要是21天真的能养成一个习惯,当年你念小学、初中、高中坚持了十几年的早起,进入到大学后还不是天天赖课?

事实上大多数人的21天习惯养成路径是这样的:立一个大志愿→ 满腔热血地投入→ 慢慢有些懈怠→ 鼓励自己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养成习惯了→ 终于熬到了21天,开始欢呼雀跃庆祝自己又养成了一个好习惯,然后就再也没有然后了……

是不是觉得膝盖有点痛?

在坚持培养习惯的圈子里,各种“打卡”app非常流行,而通过观察参与者的打卡习惯,基本就能判断一个人是不是会真正坚持下去。

一种人,每次打卡后都会写上一段长长的感悟,甚至同步到微博和朋友圈等着别人来点赞:

刚刚跑步回来,感受着鸟语花香,整个人都焕然一新,干巴爹!

刚刚做完冥想,体会到了心灵的宁静,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禅意!

刚刚读完XX书,被书中的人物深深地打动,不经意间居然已被泪水模糊了双眼……

这种人基本不会存在超过半个月。

另一种人,只是在运动后打个卡,或是发一下当天看过书的页码。甚至什么都不说,你以为他已经放弃了,却偶然在社群里发现他已经默默打了一整年的卡。

刚开始用力过猛,就基本上注定会失败。

用短跑的方式去跑长跑是什么结果大家都很清楚,所以有写长篇感悟的时间还不如去做点正经事。

3.坚持的要诀是什么?

坚持的关键是什么?反正肯定不是意志力!_第2张图片

坚持有很多种方法,而放弃的时候大都会把原因笼统地归结为“意志力不足”。但靠意志力真的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并不尽然!

刚开始要做一件事时,大家的方向都没有错——立一个目标,比如靠慢跑减掉10公斤体重,或是靠晨读来练习英语口语等等,都是于己有利的好事,但最后为什么放弃了呢?原因就在于缺少“正向反馈”。

这里说的正向反馈不是你把状态发到朋友圈吸引别人点个赞带来的心理满足感,而是真正的进步带来的快感。

《谢谢反馈:有效得到反馈的科学与艺术》的作者Sheila Heen 说过,“会去寻求反馈的人不只是期待赞美。他们所表达出的满足感更高。他们会更快地适应新的角色,得到的表现评估会更高,也对别人表现出自己对于工作的义务。”

设想一下,当你通过坚持运动改变了自己的桶形身材,身边的人见到你都夸身材诱人时;当你通过训练口语,能够帮到迷路的老外,甚至与他们谈笑风生时;当你通过冥想开启了自己的元认知能力,遇到问题思考更为深入时,你怎么会坚持不下去?

当你在靠意志力坚持跑步,整个人感觉生不如死的时候,接收到正向反馈的人虽然看起来也是面目狰狞、咬紧牙关地举最后一组哑铃,但他们看到的是穿衣显瘦脱衣有肉的未来。

当你挣扎着对单词书一遍遍背“abandon”,最后真的“abandon”了的时候,接收到正向反馈的人虽然看起来也是辛辛苦苦的一个词一个词地抠英语文章,但他们看到的是更广阔的英语世界。

所以在坚持做一件事的时候,向内——你应该更敏锐的观察自己的改变,并为自己每天一点点的小进步而欢呼喝彩;向外——你应该更积极地展示自己,寻找每一次能够运用自己新技能的机会,然后大方地接受他人的赞美——不用感到不好意思,You deserve it!

End.

你可能感兴趣的:(坚持的关键是什么?反正肯定不是意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