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创造性接纳,是改变的开始》听后感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宋·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时,我还在读初中,每年暑假必播一轮的《还珠格格》里,当尔康对着紫薇说出这句话时,我感动的一塌糊涂。

一直以为这是一首情诗,但是当有一天读到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时,被这样的说法打动了,他写道: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听了同事丽蓉的讲座让我有了“蓦然回首”的触动。“创造性接纳,是改变的开始”,这是丽蓉讲座的主题。“创造性接纳”,我感觉自己似乎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在听到的那一刹那已经有些激动了。

创造性接纳就是把一切的障碍都转化为助力和资源

这几年一直奔波在学习心理学的路上,我也在不断的试图接纳,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多重身份,接纳孩子,接纳家人,接纳周围的很多人。这样的接纳过程中有时也会有不愉快,会有纠结,会有反思,甚至委屈,但是一直在给自己积极的反馈。当听到“创造性”接纳时我突然有些释然了,也突然间觉察到了自己的不愉快、纠结、反思、委屈这些情绪的由来。也许有的时候我把接纳当成了负担才会有这些情绪的产生。

作为老师,我时常在反思自己走过的路。

我在教第一届学生的时候,出了不少蛮力,也生了不少气。“眼里揉不得沙子”,这是对当时自己态度的一个概括,其实现在一想,这又何尝不是自己的不接纳造成的。确实,我用自己“吃过的盐”教导学生如何“吃饭”,我用自己“过来人”的标准要求“未走过”的学生,甚至我用自以为对的人生观鞭策学生。我觉得这样是对他们好,所以坚持了三年,这三年里我几乎很少在教室笑,虽然也和学生谈心,但大多数时候在谈“我的心”,我用我印象中老师的形象陪伴了他们三年。

第二届学生,我开始学会接纳。我试图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来看待问题,我虽然不和他们“打成一片”,但是我们变得亲近。我会在很多时候放下老师的身份和他们相处,老师这重身份不再是一个“包袱”,我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们依旧有规定和原则,甚至比别的班级更多,但是这些规定和原则慢慢变得柔软,不再那么冰冷,反而是柔软的原则我们坚持的最久。

现在这一届学生应该是第四届了,面对他们的调皮我已经可以“心平气和”了。我发现自己能够愉快的接纳是在讲《与妻书》这篇课文的时候,备课的时候我自己已经被课文里的“儿女深情”和“民族大义”感动到,这种感动涌在心头,让我浸在课文里不能自拔。讲课的时候刻意找了赵立新在《见字如面》中的诵读,我在走廊里听得眼泪都快涌出,喉头发紧,深怕自己控制不住在学生面前失态。可是回过神看学生却是另一番景象:有的在笑着讨论什么,看神态分明离课文很远;有的在忙着和周公约会,压根没有在听;还有的虽然在听,但是笑得一脸灿烂。我在教室的走廊里绕了两圈,突然就想通了:这一群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并不知道爱情是什么,他们并不了解夫妻间的惺惺相惜,他们不明白生离死别是怎样的感受,甚至连我自己都未曾弄明白在死面前坚持自己的信仰需要怎样的勇气,他们可能觉得这样直白的讲爱是一件羞涩的事情。这样想着我接受了这样的场景。我接纳了自己的感受,也接纳了学生的状态。

我知道自己一直试图在接纳,但也总有一些学生一直留在灰色地带让我束手无策,“创造性接纳”一下子点亮了我,我想到自己曾经送给喜欢画画的学生精美的笔记本,让他在实在不愿意听课的时候画喜欢的图片;我曾鼓励爱看书的学生,不愿意听课的时候看自己喜欢的“闲书”;我曾建议实在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买上字帖练字,原来我一直在“接纳”,一直在试图“创造性的接纳”,只是在这条路上我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耐心。

是不是因为我们不没有能够带着创造性接纳的观点来看待问题?
是不是因为我们作为父母的视野不够开阔?
是不是因为我们本身看待生命的高度还不够?

丽蓉最后的发问引发了我的深思,答案是肯定的。可能有的时候我更应该跳出“教师”这重身份去看待问题,贴着“教师”这样的标签有时会让自己置于迷雾当中,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而作为自己,我需要不断地去完善,开阔自己的视野,让自己看得更远。

前一段时间给家里的小朋友讲绘本《我有一个想法》,把自己讲得特别激动,现在想想,当时的感觉何尝不是和此刻一样。“蓦然回首”间,我可能并未真的看到“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人”,但这“蓦然回首”已经让我心动不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